【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記者 盧靜怡)21日下午,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第一場「委員通道」採訪活動在人民大會堂新聞發佈廳舉行。值得關注的是,在首場「委員通道」亮相的還有來自粵港澳大灣區的民營企業家——全國政協委員、佳都科技集團董事長劉偉。在「委員通道」上,他分享了廣東科技抗疫的小故事和大灣區新基建方面的小故事。「以我生活的粵港澳大灣區為例,『一小時生活圈』這樣一個夢想,今天已經通過智能化軌道交通實現。」劉偉自信地表示,隨着新基建、新技術不斷提升,中國經濟的韌性、活力將進一步增強。
「一位普通老百姓,早上可以在珠海喝早茶,上午到100多公里外的佛山工廠驗貨,中午可以在廣州品着粵菜,招待客人,下午回深圳辦公室辦公,晚上在香港維多利亞港邊接待國際客人。」劉偉在「委員通道」上的這段精彩分享,概括了交通基建互聯互通對大灣區生活帶來的飛躍變化,一時間在廣東市民的社交網絡上被刷屏。
「剛剛很榮幸參加了兩會委員通道並接受了採訪,此刻內心還是充滿着激動。」在首場「委員通道」結束後,劉偉和記者分享了他的心情。為何選擇在首場「委員通道」發言中選擇講兩則小故事?劉偉告訴記者,分享廣東科技抗疫的小故事,是因為這次廣東在抗疫情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其實,重大公共安全事件是檢驗科技效果的真正試金石。「科技必須要深入一線,科技不是紙上談兵,是要實實在在的。」
「這次抗疫情工作中,我能感受的我們民營企業的創新應變能力,也能感受到中國經濟所展現的那種韌性,也非常有信心我們一定能共克時艱,迎頭趕上。」作為來自大灣區的民營高科技企業家,劉偉信心十足地說道。
至於另一個新基建的故事,生動形象地向全國人民「科普」了「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的便捷。「要致富先修路,信息時代,新基建就是中國的橋、中國的路。智慧交通是其中的一個熱點。」劉偉說,智慧交通可以起到引擎驅動的作用,而更重要的是在與垂直應用場景深度融合之下的,自主可控的國產化核心智能技術是築路架橋的「鋼筋混凝土」。「我相信,在此次新基建國家戰略的推動下,中國人工智能將實現彎道超車,而我們的生活也將迎來更加美好、智能的時代。」
責任編輯:一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