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皇崗口岸旅檢區重建 將行「一地兩檢」

2020-06-23

【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記者石華深圳報道)23日,皇崗口岸重建項目「三開」儀式啟動,歷經30餘年,皇崗口岸將迎來蝶變。所謂「三開」指的是臨時旅檢場地全面具備開通條件,現口岸旅檢區開始拆除,新口岸綜合大廈開工。

記者了解到,新口岸旅檢大樓將於2022年底建成,定位為「一地兩檢」純旅檢口岸。旅客設計通關流量日常20萬人次/日,高峰日30萬人次/日;車輛日常2萬車次/日,高峰日3萬車次/日。

 皇崗口岸曆經30年風雨 文匯網記者石華攝

皇崗口岸曆經30年風雨 文匯網記者石華攝

臨時旅檢口岸建成僅295天

根據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空間規劃,新口岸將在旅檢區原址重建。項目於2019年6月正式啟動,計劃分三個階段完成,首先在貨檢區建設臨時旅檢場地,其次拆除皇崗口岸片區老舊建築,最後再建設新口岸。目前第一階段工作已經完成,第二、三階段工作同步推進。

臨時旅檢場地建設工程是皇崗口岸重建「三步走」戰略的第一步,建設過程被形象的比喻為「開着汽車換輪胎」。深圳市口岸辦表示,臨時旅檢選址避免對新口岸重建造成影響,減少對貨檢通關影響,以及降低對現有道路交通系統影響。

臨時旅檢口岸建成僅295天 記者石華攝

臨時旅檢口岸建成僅295天 記者石華攝

據深圳市建築工務署負責人表示,建設方案於2019年6月25日確定,3天后即動工;2020年5月13日,臨時旅檢樓完成工程竣工驗收並正式建成移交,總共用時295天,這座臨時通關旅檢樓從無到有、拔地而起,這在深圳口岸改造歷史上前所未有。

臨時旅檢場地建設工程採用全過程諮詢管理和設計施工一體化EPC招標模式,並採用鋼結構為主的快速建造體系。從方案設計階段,就優先考慮採用易於快速建造的鋼框架結構加鋼筋桁架樓承板體系,鋼結構體系比傳統的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節省近2/3的工期,不但現場結構安裝速度快,也為不同專業交叉施工提供便利,90天內實現了樁基開工到主體結構封頂。

據了解,皇崗口岸臨時旅檢場地設置旅客查驗通道出入境各20條,其中自助通道15條,人工通道5條,設置車輛查驗通道出入境各4條,設計通關流量每天3萬人次。值得一提的是,春節後,重建項目率先拿到深圳市第一批「復工證」,自復工首日到建設高峰期,項目現場的管理和作業人員達到828人的峰值,實現了項目「零疫情」。

新口岸定位為「一地兩檢」純旅檢口岸

重建後的效果圖 記者石華攝

重建後的效果圖 記者石華攝

新口岸定位為「一地兩檢」純旅檢口岸,未來取消貨檢功能,釋放土地約50萬平方米,用於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方園區。交通規劃引入深廣中軸城際軌道、穗莞深城際軌道、地鐵20號線及預留港鐵北環線支線接入條件,未來皇崗口岸將成為輻射大灣區、面向世界的超級口岸和綜合交通樞紐。

口岸出入境大廳和客車查驗場地實行分層立體布置,地上四層,地下三層,建築高度達45米。用地面積8.7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超40萬平方米。旅客設計通關流量日常20萬人次/日,高峰日30萬人次/日;車輛日常2萬車次/日,高峰日3萬車次/日。

新口岸設計吸引了國內外35個投標聯合體,81家國內外頂尖設計公司參與投標。最終在中標單位設計出的5個方案中,選出「灣區基石,國之重器」為概念靈感的新口岸設計方案,寄喻口岸為大灣區發展的基石重器。

現口岸旅檢區拆除將於8月底完成

皇崗口岸是我國第一個、也是深港之間目前唯一實行24小時通關的大型陸路口岸,也是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一心兩翼」規劃布局的核心,聯繫合作區深港雙方園區的重要節點,串聯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的重要樞紐。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點工程,皇崗口岸重建將是集約利用土地資源,推動深港創新要素便利流通的關鍵一環,也對深圳服務國家戰略,增強核心引擎功能的有力支撐。據了解,皇崗口岸拆除重建範圍佔地17.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4.22萬平方米,涉及15個用房用地單位,片區建設年代久遠、歷史沿革和權屬複雜,涉遷建築範圍廣、難度大。

口岸部門經過對涉遷片區50餘次的現場勘察及預評估,收集到近800頁的權屬佐證台賬和拆遷安置訴求。2019年底,與片區內15家用房用地單位達成初步拆遷安置意見,2020年5月完成皇崗口岸旅檢區的搬遷安置談判,確保現口岸旅檢區順利開始拆除。

目前,現口岸旅檢大樓開拆,拆除工作將於8月底完成。


責任編輯:Minna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