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同飲東江水 共譜紅色情

2020-07-07

【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記者 石華 深圳報道一江水,連三地贛粵港,一家親。作為東江的發源地,江西省尋烏縣平均每年流入東江的水資源總量達18.3億立方米,這條東江,連接着江西、廣東、香港三地居民。在供應4000萬人口生活用水的東江源頭,有一根點燃古田會議的火柴,這就是「羅福嶂會議」。

羅福嶂會議:古田會議的前奏

從山腳驅車繞盤山公路二十公裏,來到隱匿在崇山峻嶺之中的福中村。一下車感受到的寧靜讓人仿佛深處世外桃源:潺潺流水、悅耳鳥鳴、茂林修竹、滋養古村……村落居中的一棟建築略為不同:這座正廳呈長方形、石板木窗的客家居民建築,即是「羅福嶂會議」舊址。

羅福嶂會議舊址(記者 石華 攝)

羅福嶂會議舊址(記者 石華 攝)

毛澤東曾居住的地方(記者 石華 攝)

毛澤東曾居住的地方(記者 石華 攝)

鏡頭拉回到1929年2月3日下午,在這座客家建築裏,因天氣寒冷,廳子中間燒一大堆木柴,一群人圍着火堆開會,有的坐凳子、有的坐柴火,記錄本放在膝蓋上。尋烏當地做的黃酒放在火堆上燒熱後,大家分着吃,這就是「羅福嶂會議」。毛澤東、朱德等同志率領紅四軍從井岡山出擊贛南,來到這裏研究當前形勢,總結下山後幾次戰斗情況,討論了紅四軍的整編方案……

項目總投資將達三千萬元(記者 石華 攝)

項目總投資將達三千萬元(記者 石華 攝)

「『羅福嶂會議』時間比較短,紅四軍在這裏停留的時間也不是很長,但它的意義是很重大的。」江西尋烏縣黨史辦主任曾令忠認為,「羅福嶂會議」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古田會議放光芒」,其中有一部分原因也可從「羅福嶂會議」中尋找到源頭。

「第一點它是古田會議的前奏;第二是黨指揮槍的偉大實踐,在這個地方把當時的軍委暫停辦公,由前委直接領導紅四軍,十天以後在瑞金大柏地戰斗中就取得了勝利,從被動轉向主動,由失敗轉向成功。」曾令忠表示,修繕「羅福嶂會議」舊址是十分重要的工程,對於了解革命和軍隊歷史有着特別的意義與作用。

投入三千萬:再造一個紅色旅游景區

羅福嶂會議之後,紅色資源成為了福中村的寶貴財富。但因為地處偏遠,這段紅色歷史長期以來鮮為人知。2019年,深圳市百合集團董事長凌國強了解到羅福嶂會議的重大意義,就專程到尋烏縣項山鄉福中村考察調研。

在現場,凌國強看到會議舊址破敗老舊、毛澤東舊居已成一片廢墟,深感惋惜,當即決定全額捐資,修復羅福嶂會議舊址,攜手項山鄉共同打造紅色革命教育基地,帶動產業發展,實現福中村振興。

根據估算,項目總投資將達三千萬元,力爭於明年7月1日前竣工,為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獻禮。目前,項目規劃設計已經出爐,首期征收土地房屋330萬元捐款已就位,項目28畝土地也已全部征收完畢。相關工作正在穩步推進中。

福中村整體規劃(記者 石華 攝)

福中村整體規劃(記者 石華 攝)


「『羅福嶂會議』舊址有三塊特色是非常鮮明,分別是紅色文化的底蘊、綠色生態的環境,以及客家建築和客家文化在這裏有着很好的保留,我們通過這三個板塊的組合,共同構成有文化地域性和紅色教育意義的景區。」羅福嶂會議舊址修復工程項目規劃設計負責人溫泉介紹,初步規劃將從「紅色教育」、綠色感受」、「古色認知」三大板塊進行規劃開發和挖掘。

「我們福中村地處三省交界,比較偏遠,村民收入主要是靠外出務工為主,村裏沒有產業,農村留不住人。」尋烏項山鄉福中村支部書記潘劍威介紹,福中村戶籍人口為274戶、965人,但因地處偏遠,常住人口只有102戶、194人。村民以外出務工為主,在家的村民要「靠山吃山」,從事牛羊養殖,中草藥、仙人草種植等,人均年收入大約為1萬元左右。

「項目從醞釀到實施,將對我們當地村民和產業發展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是造福全鄉的項目,感謝布吉街道和百合集團的努力和幫扶,把這裏打造成為精致的紅色旅游教育基地和產業示范基地。」尋烏縣項山鄉鄉長陳錦文表示,尋烏縣已經將羅福嶂會議舊址修復項目列為重點項目在推進,相關配套的道路擴寬工程也正在進行中,未來游客到羅福嶂會議舊址將更加方便快捷。

責任編輯:陳西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