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台積電宣布斷供華為

2020-07-17

【文匯網訊】7月16日,在台積電二季度業績說明會上,該公司透露,未計劃在9月14日之後為華為繼續供貨。而美國政府5月15日宣布的對華為限制新規將於9月15日生效。

據鳳凰網報道,4天前(7月13日),台媒鉅亨網曾報道,台積電已向美國政府遞交意見書,希望能在華為禁令120天寬限期滿之後,可繼續為華為供貨。

在此之前,根據美國商務部5月15日公布的最新禁令,任何企業供貨含有美國技術的半導體產品給華為,必須先取得美國政府的出口許可。不過,該禁令公布後有120天的緩衝期。

美國新禁令公布後,日經新聞曾在5月28日報道,華為已經儲備長達兩年的美國「關鍵芯片」。

該報道稱,華為儲備工作主要集中在英特爾生產的用於服務器的CPU和賽靈思(Xilinx)的可編程芯片上,這些芯片是華為基站業務和新興雲業務的「最重要組件」。

不過,華為方面對上述報道也未直接回應。

觀察者網查詢華為2017-2019年財報發現,2018、2019年,華為原材料的庫存陡然增加。

其中,2019年末,華為原材料一項較2018年末增長65%,占所有存貨的比重達35%,總價值584.2億元;而該數據在2018年末為354.48億元,較2017年末的190.05億元增長超過86%。

在2019年年報中,華為透露:「在新產品設計階段,從原材料級、單板級、產品級支持多源供應方案,保障原材料供應多源,避免獨家供應或單一地區供應風險,確保產品的持續可供應性。」

事實上,華為輪值CEO徐直軍在今年3月底的財報會上也曾公開表示,如果美國禁止芯片製造商使用美國的設備、材料和軟件來製造海思設計的產品,華為仍可以從三星、聯發科和紫光展銳購買芯片。

而近段時間以來,台媒、日媒也輪番放風,稱華為已開始同聯發科、紫光展銳商討,以擴大芯片的採購,維持其消費電子業務的正常運營。華為同樣對傳言未有證實。

針對美國對華為打壓升級,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6月9日在股東大會上表示,希望不要失去海思訂單,若真的失去海思,還有其他客戶可以填補空缺,但不知道多長時間才能補上。

湊巧的是,今天中國大陸最大的晶圓代工廠商中芯國際正式登陸A股科創板,募集資金總額將達532.3億元。由此,其不僅將成為科創板最大的IPO,也將是A股10年來最大的IPO。

中芯國際招股書披露,在14nm以下技術節點的開發上,全球純晶圓代工廠僅剩其和台積電2家。隨著該公司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其與台積電之間的技術差距正不斷縮短。

調研機構TrendForce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二季度全球前十大晶圓代工廠營收排名中,台積電位列第一,市占率達51.5%,營收為101.05億美元;中芯國際排名第5,市占率4.8%,營收9.4億美元。

責任編輯:Iris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