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四十年輝煌歷程 新時代還看深圳

2020-08-26
網頁截圖。

網頁截圖。

【文匯網訊】今天,是深圳經濟特區創立四十周年的大喜日子,一河之隔的香港人對此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有高興,有祝福,有失落感,更有展望。在波瀾壯闊的中國改革開放大潮中,香港與深圳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各自精彩;未來,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最閃亮的「雙子星」,又將各以什麼樣的風采展現在人們面前?

設立經濟特區,是中國為推動改革開放而作出的重大決策,深圳以輝煌的發展成就證明了自己無愧於這個歷史選擇。如今的深圳,是舉世矚目的創科中心、智慧之城、「中國硅谷」,經濟產值超過新加坡及香港,國際傳媒評價深圳時都不吝讚美之詞。近來,由於美國瘋狂打壓華為,中興、騰訊等大企業亦被美國「制裁」,中美科技之爭被笑話為美國與深圳市之爭,更令深圳成為舉世關注的焦點。

四十年間,深圳由南國邊陲小漁村拔地而起,秘密在於摸着石頭過河、大膽探索、突破禁區、勇往直前,以創造多個「中國第一」而載入史冊。內地的第一次股份制改革、第一次土地拍賣、第一次住房改革、第一次行政審批改革、第一次鄉村直選、第一屆高交會等等,全部發生在深圳,而內地第一個股票交易所就是深交所。

深圳變化之大令人目眩,效率之高令人驚歎。「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當年掛在蛇口的標語,至今令人津津樂道。深圳的建設速度尤其快,樓高五十多層的羅湖區國貿中心是當年內地第一高樓,以五天建一層的速度震驚世界,創造出「深圳速度」,成為深圳發展一日千里的代名詞。

沒有什麼地方比香港更能體會深圳的巨變了,短短的羅湖橋就是歷史滄桑的見證。以前香港人北上觀光或接濟親友,提着大包小包在羅湖關前大排長龍的景象,是兩地生活水平天差地別的象徵。深圳成立特區初期,兩地居民的收入差距依然很大,加上港元比人民幣值錢,香港打工仔到深圳消費,都有「大款」的感覺;羅湖區的乞丐及小偷相當多,不少港人有被偷、被劫、被圍困的不愉快經歷,亦因此過了羅湖橋,大家都自動地將背包掛到胸前……

斗換星移,這些都已經是陳年舊跡、飯後談資了。今日深圳與香港都是摩天高樓林立,一樣的富麗堂皇,在不少方面深圳已經後來居上。當年,深圳經濟產值不足香港的零頭,到了前年,深圳經濟產值已經昂然超過香港;當年,深圳拜香港為師,學習香港經驗,現在的深圳早已闖出自己的路。當香港企業仍以幾大地產商稱雄,數十年不變時,深圳幾經轉型,已由低端製造升級為高端研發製造,領風騷的全部是科技公司。雖然大部分香港人仍然覺得「一國兩制」是最適合香港的制度,「馬照跑、舞照跳」是最好的生活方式,但愈來愈多人認為,深圳的生活其實一點都不比香港差,甚至比香港更寫意,在深圳工作及安家的香港人日趨增多。

近年來,不少香港人忽然「發達」,其中不少是當年冒着生命危險從深圳偷渡到香港的,如今則因為老家的祖屋被拆遷發展,獲得一大筆賠償,即時成為億萬富翁,類似故事屢屢成為香港坊間的熱門話題,讓人感歎「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在疫情肆虐全球的當下,深圳在抗疫方面的表現同樣叫人刮目相看。深圳一早控制疫情,感染及死亡人數遠比香港少。早前深圳出現輸入個案,數十小時內,深圳疾控部門就找出所有密切接觸者,切斷疫情傳播鏈,反觀香港爆發第三波疫情已五十多天,至今沒完沒了。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深圳抗疫經驗成為世衞組織專家推介的經典案例,絕對是其來有自。

香港與深圳的故事,其實是中國百年變遷的縮影。香港在上個世紀大放異彩,成為璀璨奪目的「東方之珠」,而深圳作為內地改革開放的領頭羊,成為新世紀的中國傳奇。中國的變革,被視為世界蓬勃發展的動力,深圳就是觀察這個偉大變革的一面鏡子、一把標尺。深圳的成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成功。讀懂深圳崛起這本深奧的書,就等於打開了認識現代化中國的大門。

深圳的四十年無疑是輝煌耀眼的,值得大書特書。但深圳並沒有停下匆匆前進的腳步。四十周年慶典是一次總結,更是一個起點,在新的時代,深圳胸懷天下,擔負起新的使命。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在慶祝特區成立四十年的賀詞中,提出要將深圳發展為創新資本中心及世界一流交易所。中央對深圳寄予厚望,深圳也必將不辱使命,作出新的貢獻。

香港與深圳唇齒相依,是好鄰居,也在暗中比拚;深圳的新使命對香港是機會,也是挑戰。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香港在過去的歲月裏浪費了不少機會,令人嗟歎,必須盡快走出政治攬炒的泥沼,專心一致謀發展,一心一意搞建設,否則香港將會失去競爭力,這顯然不是杞人憂天。

(來源:大公報)

責任編輯:Iris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