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專訊】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原新華社香港分社常委、副秘書長(副省級)牛釗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07年12月28日14時30分在南京逝世,享年80歲。牛釗同志的遺體於2008年1
月3日在南京石子崗殯儀館火化。
牛釗同志1928年10月生於甘肅省通渭縣。從青少年時代起,他就積極追求革命真理,投身反飢餓、反內戰、反獨裁的愛國學生運動。1948年底牛釗同志在蘇州參加黨的外圍組織「生活讀書會」,1949年1月參加地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1949年5月參加蘇州市團訓班學習,1949年7月在蘇州團市委工作。
新中國成立後,牛釗同志先後任新蘇州報編輯、蘇州地委辦公室秘書、省委辦公廳秘書。1952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文革」期間,牛釗同志受到衝擊,被下放到「五七」干校勞動,他始終沒有動搖對黨的堅定信念,相信組織,堅持原則。1973年5月他到江蘇人民出版社工作,任歷史編輯室副主任。「文革」結束後,牛釗同志調回省委辦公廳工作。1977年9月任政策研究室主任。他認真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十分注重開展調查研究,經常深入工廠、農村、學校等基層一線,認真傾聽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形成了許多有價值的調研成果,為省委決策提供了重要參考依據。他負責組織起草了許多重要文稿,為江蘇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傾注了大量心血,付出了艱辛勞動。1984年1月,牛釗同志調新華社香港分社工作,擔任常委、副秘書長(副省級)。他堅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高舉愛國主義旗幟,廣泛團結港澳各界人士,努力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壯大愛國愛港愛澳力量、保證香港回歸前的平穩過渡、促進港澳的繁榮穩定作出了積極貢獻。在新華社香港分社工作期間,他還積極宣傳江蘇經濟社會發展的成就,為促進江蘇對外交流和外向型經濟發展做了大量工作。
1990年3月牛釗同志經中央批准回江蘇離職休養後,仍念念不忘黨和人民的事業,關注江蘇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他長期筆耕不輟,多年來撰寫了大量的詩歌、散文、小說。他非常重視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和優秀傳統文化,精心創作了新編歷史京劇《精忠報國》和數部昆曲。他始終心繫百姓,掛念困難群眾,先後資助多名貧困大學生完成學業。他生前多次表示後事從簡,充分表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寬廣胸懷和崇高境界。
牛釗同志在長期的革命生涯中,始終不渝地忠於黨、忠於人民,具有強烈的革命事業心和政治責任感,模範遵守黨的紀律,組織觀念強,嚴於律己,為人正派。他善於學習,勤於思考,工作勤奮,認真負責,兢兢業業,具有紮實的理論功底和深厚的文史造詣。他謙虛謹慎,艱苦樸素,清正廉潔,胸襟豁達,待人謙和,團結同志,受到同事們的敬重。牛釗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奮鬥的一生,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生。他的逝世,使我們失去了一位學識淵博、德高望重的老同志、老領導。
牛釗同志逝世後,李源潮、顧秀蓮等中央領導同志和彭沖等老同志發來唁電並送花圈。
中央組織部,江蘇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協,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以及省委辦公廳、省人大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省政協辦公廳、省高級人民法院、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省委統戰部、省委研究室、省級機關工委、省委老幹部局等單位發來唁電或送了花圈。
在牛釗同志患病期間和逝世後,前往醫院看望或以各種方式弔唁、志哀並向家屬表示慰問的有:省領導梁保華、羅志軍、許仲林、張連珍、王壽亭、馮敏剛、王國生、趙克志、王榮、林祥國、李雲峰、楊衛澤、陳一遠、楊新力、黃莉新、李明朝、柏蘇寧、王湛、李佩佑、張桃林、張衛國、李全林、何權、張九漢、陸軍、公丕祥;國家機關有關方面負責同志曹克明、項兆倫;老同志韓培信、沈達人、陳煥友、儲江、孫頷、金基鵬、曹鴻鳴、顧浩、趙少麟、歐陽惠林、何冰皓、戴為然、李執中、邢白、張耀華、秦傑、高德正、凌啟鴻、吳錫軍、俞興德、曲欽岳、王霞林、俞敬忠、陳克天、王敬群、戴順智、沙人麟、徐方恆、佘孟孝、徐錫澄、韓正卿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