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專訊】「過去5年,教育公平邁出了一大步,而醫療衛生公平只能說是邁出了一小步。」面對記者,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這樣評價過去5年來醫療衛生領域的變化。
在5年之前,世界衛生組織作出了一個醫療衛生公平的排名,我國在119個國家中排在第118位。
過去5年中,看病貴、看病難的民生問題為社會各界所關注,國家相關部門也採取了各種措施,試圖化解這一難題。儘管醫改的方案仍未最終公佈,但目前已經有10套方案可供選擇。
鍾南山不否認醫療衛生領域的進步,認為5年來還是有進步的,表現在重視了農村和社區醫療。比如新農合已經覆蓋農村86%,比如農村、社區醫療衛生服務都出現了好的變化。
「但總體上講,看病貴、看病難的現象沒有得到實質性地解決,醫療衛生的服務公平性還沒有得到真正體現。」鍾南山說。
鍾南山認為,現行體制下要實現醫改難度相當大。「儘管現在有那麼多套方案,但方案只能解決實施什麼,不能解決誰來實施的問題。誰來做的問題不解決,醫改的挑戰很大。」
醫改體現公益性是鍾南山認為的關鍵之處,既要有治,也要有防;既要有醫,也要有藥;既要有服務,也要有保障;既要有中醫,也要有西醫。
「我覺得應該有一個大部委來做醫療衛生。」鍾南山說,這個大部委最起碼要包括公共衛生、醫療服務、藥品供應和醫療保障四個部分。
長時期以來,公共醫療機構的國家投入處在不足的狀態,經濟上的尷尬客觀上推動了醫生拿回扣、開大處方等等行為,激化了看病貴、看病難問題。
在經濟層面上,鍾南山覺得政府很明確,重點還是要投入在社區醫院和鄉村醫院。大醫院可以做一些試點,但國家有限的資金不應該把重點放在大醫院。
「我國的看病結構是倒三角形,越是高等級醫院病人越多,而這跟其他國家的狀況恰恰相反。」鍾南山說,為什麼人們都不願到社區醫院就醫?是因為社區醫院沒有專業醫療設備,更缺少合格的醫療人才。
鍾南山說,政府也提出要培養全科醫療人才,但單純只是鼓勵可能力量還不夠,關鍵要讓全科醫療人才下得去、用得上、幹得好、留得住。
在我國目前的全科醫療人才培養上,一般是要在醫學院讀5年書,然後到大醫院培訓、實踐兩三年,然後再下基層。「現在的培養基本就是為大醫院做後備,學生經過幾年的熏陶就只能到大醫院,或者到了基層醫院也發揮不了作用。」鍾南山說,在待遇上,我國目前基層醫院與大醫院相差五六倍。
鍾南山呼籲政府給培養全科醫生拿出政策傾斜。比如能不能像師範生一樣有學費減免的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