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專訊】據人民網報道,3月9日上午10時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將在人民大會堂一樓新聞發佈廳舉行記者招待會。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部長田成平、副部長孫寶樹,民政部部長李學舉、民政部常務副部長李立國就就業和社會保障問題答記者問。人民網進行現場實時報道。
[主持人曹衛洲]:女士們、先生們,大家好!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現在舉行記者招待會。我們今天非常高興地請來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田成平部長、孫寶樹副部長;民政部李學舉部長、李立國常務副部長。請他們就我國的就業和社會保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下面請各位朋友提問。
[人民日報記者]:有一個問題想請教勞動部有關領導,近年來,我國的就業整體形勢不斷好轉,就業總量不斷增加,但是現在有一個問題,有些地方的群眾反映就業依然很難,有些地方的企業招工難,尤其是招不到足夠的技術工人。請問勞動部有關領導,應該如何看待當前的就業形勢,下一步會有什麼舉措?謝謝
[田成平]:首先,正像您剛才講到的,本屆政府這五年來,各級政府都非常重視就業工作。這五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5100萬人,年均超過1000萬人,去年城鎮新增就業1204萬人。而且,城市還接納了大量農村富餘勞動力到城鎮轉移就業。但是也正像你提問中說的,儘管如此,我們當前的就業形勢仍然十分嚴峻。這主要是因為我國的新增勞動力城鄉加起來每年超過2000萬人。所以,新增勞動力的數量龐大,這將會持續很長一個時期。
[田成平]:就城鎮而言,我們每年在城鎮要求就業的,包括當年新增的城鎮勞動力和上一年結轉下來未能就業的人還有2400萬人。但是,我們每年只能提供城鎮就業崗位1200多萬個。再加上每年農村富餘勞動力向城鎮的轉移大約有800萬人,這也要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所以,正像溫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講到的,他講,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解決就業問題是一項極為艱巨的任務,我們要用百倍的努力把這項關係民生之本的大事做好。
[田成平]:按照總理講話的這樣一個要求,為了促進就業,我們將要從六個方面來努力加強工作:
[田成平]:一,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把擴大就業擺在經濟社會發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實現經濟增長和擴大就業的良性互動。
[田成平]:二,繼續完善和落實好積極的就業政策。
[田成平]:三,建立充滿活力的以創業帶動就業的機制。
[田成平]:四,完善覆蓋城鄉的就業服務體系。通過給求職者提供完善的服務,幫助他們盡快地實現就業。
[田成平]:五,推進面向全體勞動者的職業技能培訓制度,解決結構性就業的難題。所謂結構性就業,就是有一批勞動者找不到工作崗位,但是也有一批企業招收不到具有一定技能的合格的勞動者。這種結構性的矛盾只能通過加強對勞動者的技能培訓來解決。
[田成平]:六,加強失業調控,建立失業預警制度,努力保持就業局勢的基本穩定。
[田成平]:謝謝。
[中國國際廣播電台記者]:請問民政部兩位部長,近年來中國政府一直致力於建立和完善覆蓋城鄉的社會救助體系,能否請您介紹一下這方面的最新進展?另外,這個體系的建設過程中還有哪些不足和有待於完善的地方?下一步的舉措是什麼?
[李學舉]:我首先可以闡明這樣一個觀點,古今中外由於各種原因造成生活困難、需要政府和社會救助的困難群眾都是客觀存在的,而且是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所以,政府和社會對這部分困難群眾進行救助,既是一種責任,也是一個長期的任務。
[李學舉]:溫總理在這次政府工作報告中已經宣佈,在我國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基本建立。這個體系是一個什麼樣的體系呢?概括起來可以這樣來表述,這就是:它是一個以城鄉低保制度為基礎,以農村五保供養制度、災害緊急救濟制度、醫療救助、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為主要內容,以住房救助、教育救助、司法援助制度相配套,以臨時救助制度為補充,與慈善事業相銜接的社會救助這樣一種制度。
[李學舉]:下面,我可以回顧一下這五年來有些重點制度進展的情況:
[李學舉]:第一,社會救助體系有了制度保證。目前已經建立了九項制度,這九項制度包括:
[李學舉]:一,城鄉低保制度;二,農村五保供養制度;三,災害應急救濟制度;四,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制度;五,城鄉醫療救助制度;六,臨時救濟制度;七,住房救助制度;八,教育救助制度;九,司法援助制度。
[李學舉]:可以這樣講,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現在在城市,對困難群眾符合低保標準的,已經實現了應保盡保,在農村已經實現了困難群眾制度性的保障。五保供養是實現了制度性的轉型,城鄉醫療救助制度是從無到有。所以,這九項制度已經成為解決困難群眾的一種長效機制。
[李學舉]:第二,社會救助資金有了可靠的支撐。
[李學舉]:現在來看,低保資金的籌措機制日漸健全,中央和地方對城市低保補助資金不斷增加。從2003年到2007年,全國低保資金由151億增加到275億,其中中央財政資金由92億增加到160億。
[李學舉]:另外,為緩解物價上漲給困難群眾生活帶來影響,2007年,中央財政還緊急安排了23.6億元的物價補貼。
[李學舉]:另外,從2006年6月開始,我國農村普遍建立了農村低保制度,當年中央財政安排了30億補助資金。
[李學舉]:2003年--2007年,中央財政還累計補助地方醫療救助資金59.7億元,其中2007年補助了33.4億元,比2006年增長了133%。
[李學舉]:2003年--2007年,民政部又會同財政部安排救災資金224.39億元,其中2007年又大幅度提高了災害救助標準。房屋補助從每間300元提高到1500元,各類生活救助補助從人均30元提高到50元,新增設了旱災救助補助項目。
[李學舉]:這五年,還廣泛開展了社會捐助,共有28億多元,衣被5億多件次。
[李學舉]:第三,困難群眾生活有了基本的保障,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實現了應保盡保,保障水平逐年提高。五年來,城市低保生活保障制度平穩運行,也逐漸在規範。低保對像做到了有進有出,補助水平有升有降,保障對像基本穩定在2200萬人左右。2007年達到了2271萬人。保障水平從149元提高到182元,年均增長了44.4%,低保對像月人均補貼標準由58元提高到102元,年均增長15.2%。今年2月份統計,補助的標準已經達到了123元。
[李學舉]:此外,我們還極力推行分類施保措施,對低保對像中的殘疾人、重病人、老年人、未成年人都給予重點幫扶,適當提高他們的補助標準。農村貧困農民的基本生活也得到了制度性保障。2007年底,全國低保對象是3451萬人,平均低保標準為每人每年840元,平均補助水平為每人每月38元,基本實現了最低生活保障和城鄉均等覆蓋。
[李學舉]:農村五保供養水平也在逐漸提高,目前,五保供養已經完成了由農民集體供養為主向公共財政保障為主這樣的體制型轉變。2007年五保對像已經達到了525.5萬人,比2003年增長了68.5%。集體供養124.2萬人,占23.6%。集中供養人員每人每年的標準是1953元,分散供養的是1432元。另外,這五年民政部還啟動了「霞光計劃」,用福利彩票公益金支持農村五保設施的建設,改善了五保對象的居住條件。
[李學舉]:城鄉醫療救助從無到有,現在也取得了很明顯的成效。農村醫療救助從2003年開始啟動,2006年基本涵蓋了所有涉農縣(市、區),城市醫療救助制度從2005年開始進行試點,2007年已經有90%的縣(市、區)建立了救助制度。2004—2007年,全國醫療救助累計人數2364.7萬人,支出資金87.2億元,其中2007年達到了1171萬人,比2006年增長了111%。
[李學舉]:受災群眾的困難得到了有效援助,2003—2007年緊急轉移受災群眾5520.8萬人次,救助的受災群眾4億人次,恢復重建民房856.8萬間。另外我們還健全了救災社會捐贈的動員機制,受益人數達到了1.5億人次。
[李學舉]:上述所說的內容,可以用「三個基本」來概括:一是社會救助體系基本建立;二是困難群眾生活最後一道保障網基本編織成形;三,困難群眾溫飽問題基本解決。[10:24]
[李學舉]:當然,我國的社會救助體系建立的時間不長,特別是我國還是發展中國家,還存在著城鄉和區域不平衡的問題。我認為下一步應該要繼續完善和加強的工作包括:第一,抓好各項救助制度之間的完善和銜接,讓社會救助的各項制度能夠發揮整體的效益。第二,逐漸提高救助水平。目前在一些地方,救助的標準和補助的水平還不高。我想,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救助的標準和補助的水平是應該逐漸提高的。第三,要加強規範和管理,讓社會救助工作真正做到公開、透明、公正,使社會救助真正惠及到困難群眾身上。
[李學舉]:另外要研究出現的一些新問題,比如介於城鄉低保邊緣的還有相當一部分困難群眾,他們按照低保的標準,還不能成為低保對象,但他們又有很多實際困難,現在我們要加大這方面的研究,目前也採取了一些臨時救助辦法來解決這些人的實際困難。
[美國彭博新聞社]:今年三位農民工代表引起了社會媒體巨大的關注。第一個問題,我想請兩位部長給我們介紹一下戶籍改革的概況。第二個問題,今年浙江代表杭州娃哈哈總經理宗慶後提了一條建議,要放寬戶籍制度,您對此有何評論?
[田成平]:關於農民工問題,當前據有關方面的統計,農民工在全國已經超過了兩億人,其中離開了本鄉本土到城市來做工的大約有1.2億人左右,另外還有8000萬人離土不離鄉,他不從事農業生產了,但是還在本地的各類鄉鎮企業中做工。所以,農民工總量有兩億人以上。
[田成平]:特別是進城務工的這批農民工,他們有許多迫切的要求。
[田成平]:概括起來有兩個方面的要求:一個方面,他們作為一個勞動者、作為一名工人,應當享受到和城鎮就業的工人一樣的工資、勞動條件、勞動保護、社會保險等各方面的待遇,這是一類要求,也就是和他們的工作崗位相關聯。
[田成平]:第二類,他們進入城市以後,要融入城市的生活、要做當地城市的新市民,這就涉及到很多方面的要求,比如他們的一些政治權利,他們的子女要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們生病了,應當在城市得到醫療等等,就是融入城市生活所提出的一些要求。
[田成平]:對農民工面臨的這些問題,黨中央、國務院非常重視,國務院專門下發了《關於解決農民工問題的若干意見》。我想,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對這個文件都應該是瞭解的。我們將按照國務院的這些要求切實落實各項措施,確保進城務工的農民工的各項權益得到保證。
[田成平]:至於剛才這位記者提出的關於戶籍的問題,這確實是過去農民工從城市進城務工的一道門檻。但是現在戶籍問題如何改革,據我所知,有關方面正在進行調查研究,將提出逐步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案。
[新華社記者]:現在人民群眾對加快建立覆蓋城鄉的保障體系有很強烈的需求,請問現在進展如何?特別是在農民工的社會保險和農村居民的養老保險方面,有沒有什麼新的突破?謝謝。
[田成平]: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從總體框架上來講已經基本建立,比如說在城市,我們建立了包括養老、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保險在內的社會保險制度。城鎮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也全面實施。在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經全面建立,正在不斷地擴大覆蓋範圍,農村的養老保險制度正在積極地探索,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制度的改革正在全面推進。城鄉醫療救治制度已經普遍建立。這就是說,我們社會保障的制度框架已經建立起來了。
[田成平]:當然,各項制度在其貫徹的過程中都有一個繼續擴大覆蓋範圍、繼續使制度更加完善、使享受保障的面更廣泛的問題。
[田成平]:為了能夠實現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社會保障體系,我們將從四個方面努力工作:
[田成平]:第一,從制度層面上對城鄉各類居民的社會保障都做出制度上的安排。現在這方面還有一些制度正在調研和建立過程中。
[田成平]:第二,既然建立了各項制度,就要繼續擴大制度的覆蓋範圍,讓更多的人進入到這個制度中來,得到保障,享受到社會保障。同時,社會保障涉及到大量的基金的管理,要加強基金的徵繳管理以及一些基金的監管和投資運營,實現基金的保值增值,建立社會保障待遇的正常調整機制,逐步提高待遇的水平。
[田成平]:第三,要加強社會保障的管理服務,通過我們信息化、專業化的服務,通過我們加強服務隊伍的建設,給全體受保障的居民提供優質服務。
[田成平]:第四,要加快法制建設,特別是要加快社會保障的立法。同時,要加大執法檢查的力度,將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納入法制化軌道,對不為職工提供社會保險等各種違法行為加大查處力度,從而確保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權益。
[田成平]:至於這位記者具體提到的關於農民工、關於失地農民的社會保障問題,現在正在制定農民工各項保障辦法,特別是養老保險辦法。因為農民工的工傷保險和參加醫療保險在制度上都是明確的,就是要加大其參保的力度。但是農民工的養老保險辦法現在還沒有出台,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將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盡快制定出台農民工的養老保險辦法。[10:37]
[田成平]:失地農民的保障問題,現在國務院已經有過通知,下一步我們會繼續抓好落實。
[深圳廣電集團記者]:請問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的負責人。今年兩會上有一些代表和委員提出希望社保卡能夠全國聯網,今年3月3號深圳就在全國率先首發了具有一卡多用和全國通用功能的社保卡。請問您對此有什麼樣的評價?您覺得在全國範圍內的社保「一卡通」什麼時候將實現?請問民政部負責人,去年年底全國民政系統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座談會在深圳舉行,在會上透露,社會工作者在今年上半年將上崗。請問社工的職業化和專業化進程怎樣?作為深圳試點,您希望深圳將為國家建立相關制度提供什麼樣的經驗?
[田成平]:我先回答第一個問題。我剛才講到,我國的社保制度還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還要繼續完善。其中就有你提出的問題。現在我們的社會保障統籌層次比較低,並沒有實現全國統籌或省級統籌。這樣就妨礙了社會保障發揮全社會共濟的功能。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逐步提高統籌層次,比如養老保險,首先要實行省級統籌,不能再由各市、縣各自進行統籌。我們已經制定了時間表,要在2008年、2009年,經過兩年的努力,在全國各省都實現養老保險的省級統籌。這樣,養老保險關係在本省內的人員流動、關係的接續和轉移就可以實現了,就可以在本省內實現你剛才講的「一卡通」。
[田成平]:第二,在實現省級統籌的基礎上,要實現跨省市的人員流動的養老保險和其他保險關係的轉移和接續的辦法。關於這個辦法,現在勞動社會保障部正在進行調研,已經進行了一段時間。我估計在今年內這個辦法就可能成熟出台。在出台了養老保險、其他保險關係跨省市轉移接續辦法之後,再加上全國養老保險信息網的建設,我們就有條件在全國實行社會保險卡的「一卡通」,我們會為此而加緊工作,早日實現。
[李立國]:我來回答關於社工人才隊伍建設的問題。
[李立國]:在我國高等院校恢復社會工作專業教育近20年的基礎上,伴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的進程,社會工作制度應運而生。2006年7月,人事部和民政部聯合印發了《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評價暫行規定》和《社會工作者考核實施辦法》,標誌著以助人、自助為宗旨的社會工作制度在我國開始正式建立。到現在,一年半多的時間裡,民政部會同中央和國務院有關部門已經做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工作。
[李立國]:首先是對我國社會工作的需求、社會工作人才的培養、分佈情況、發展社會工作需要的條件進行廣泛深入的調查研究,將形成對全國的政策性指導意見。同時,還在部分縣、區和市以及民政管理的社會公共服務單位,進行了社會工作制度建設的試點工作,並且從國家層面到地方各地開展了社會工作的大規模培訓,已經培訓三萬多人次。
[李立國]:在進行上述工作的同時,還積極籌備全國首次社會工作人才考試。2月份已經發出通知,將於今年6月28日和29日進行首次社工考試。現在已經完成了編寫考試大綱和指導教材,以及進行考試命題等準備工作。「考試通知」公開發表後,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引起了有志於從事社會工作、並有社會工作專業教育經歷的各方面人才的廣泛響應。通過首次考試,我國建立數量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將邁出關鍵的第一步。
[李立國]:在準備考試的同時,一些地方和一些社會公共服務單位還在進行開發和界定社會崗位的工作,以使有職業化、專業化為特徵的社工人才能夠各得其所,在公共管理、公共服務和社區崗位上盡快地形成力量、發揮作用。
[李立國]:在我國社工制度的建設中,深圳市起了創新和帶頭示範的作用。2006年12月,民政部在深圳市召開了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座談會。會議之後,深圳市委市政府明確提出,深圳是特區城市,在社工人才隊伍建設上也要走在改革開放的前列。所以,去年黨的十七大召開之前,深圳市委市政府率先制定了關於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的政策性意見,並對社工的崗位分佈、工作原則、服務方式、薪酬待遇等相關問題頒布了七個政策性文件,系統地、配套性地建立了地方社會工作人才建設制度,這在全國是率先形成的,因而是起帶頭作用的。
[李立國]:並且,深圳的社工隊伍建設建立在適合我國國情、並同國際先進經驗接軌的高起點上,採用了政府購買服務、民間組織運作、聘請香港督導的起點方式。這個起點是高的,是有創新意義的。深圳的做法已經引起了其他地方的關注,將為在我國普遍建立社工制度設立一個良好的楷模。
[李立國]:謝謝。
[鳳凰衛視記者]:從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的資料來看,中國的城鎮登記失業率已經降到了4.0%,但是今年的目標又恢復到了4.5%,是不是意味著經濟高速增長並沒有帶來充分的就業?而出口一旦放慢,或者大學生大批地走出校門,會不會增加就業壓力?
[田成平]:我剛才講到,我國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採取了多種措施來促進就業。所以,本屆政府這五年來,保持了就業局勢的穩定。從城鎮新增就業的數量來講,去年達到1204萬人,五年實現了5100萬人。從城鎮登記失業率來講,由2003年底的4.3%,降至2007年底的4.0%。
[田成平]:至於剛才曹記者講到的我們新一年的登記失業率指標問題,我可以這樣說,過去這幾年來,我們雖然實現了登記失業率從4.3%、4.2%、4.1%到4.0%,這樣的穩中有降,但是我們每年制定的控制指標是4.6%。正是因為這幾年出現了登記失業率穩中有降的趨勢。所以,2008年我們把原來設定的4.6%的指標降到了4.5%。我們相信,通過我們的努力,我們會在4.5%以下保持這樣一個登記失業率的穩定。這並不是說2008年我們提高了失業率的指標。我們會通過加強就業工作,使城鎮登記失業率仍然保持在4.5%以下的水平上。[10:52]
[田成平]:謝謝。
[中央電視台記者]:請問民政部的領導。今年1月份,我國南方的許多地方都遭受了嚴重的雨雪冰凍災害,為此我國政府提供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用於抗災救災及災後重建。請問民政部的領導,是不是到目前為止災區老百姓都得到了妥善的安置?用於災後重建的資金是不是都已經到位?這些錢夠不夠用?謝謝。
[李學舉]:目前抗災救災工作已經轉入到全面恢復重建階段。民政部在這個方面的職責主要是安排好災民的生活、組織好倒房重建工作。
[李學舉]:這方面的工作,我想請主管這方面工作的副部長李立國同志來回答。他既是這方面的主管,也是這次國家應急中心的成員,又是救災和市場保障指揮部負責人。請李立國同志來回答這個問題。
[李立國]:春節後,應對南方低溫雨雪冰凍災害的鬥爭取得應急搶險抗災重大階段性勝利,在此基礎上,開始轉入全面恢復重建階段。在這個新的階段,民政部按職能承擔受災群眾生活安排和倒塌民房恢復重建的任務。落實好這項任務,我們面對著三個問題:
[李立國]:一是在應急搶險階段,轉移安置了房屋倒塌的受災群眾166萬人。這些群眾的生活安置將延續到房屋重新建好之前。
[李立國]:二是由於這次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持續時間長,農業、林業損失大,導致口糧青黃不接,需要救助的人數增加,需要救助的時段延長。僅就八個重災省區的統計,比常年需要增加救助的人數就達到1700多萬人。
[李立國]:三是由於災害過程中農村居民倒塌房屋48.6萬間,受損房屋168萬間。所以,倒損民房恢復重建的任務很重。
[李立國]:按照上述面臨的問題需要落實的任務,中央對地方救災工作在上述方面給予了有力的支持。對轉移安置的倒損房屋群眾,目前正在利用投親靠友、鄰里互助、借住公房等方式來保障他們的臨時住處,並每天在食物提供上給予資金補貼。
[李立國]:在增加的救助人數和延長時段上,中央財政在已經於春節前安排第二筆17.5億元的冬春救助資金的基礎上,對10個重災省份(原來是8個,後來又增加了2個,這是根據災情評估確定的)前幾天又下撥了專門增加的3.4億元春荒救助資金。同時,春節前還下撥了7.1億元的重災省份城鄉低保群眾人均補助,城市15元、農村10元的臨時補貼,連續補貼三個月。
[李立國]:在受災群眾的倒房重建上,春節前,已經預撥了2.04億元,前幾天又下撥了恢復重建補助資金9.4億元。這些資金對支持地方政府救災和幫助受災群眾保障基本生活、完成恢復重建,將是有力的支持。
[李立國]:在這裡我順便說明一下,我國的救災工作方針是「政府主導、分級管理、社會互助、生產自救」。完成好上述受災群眾生活安排工作,不只是靠中央的救災補助資金,還有各級地方政府的財政投入,還有社會各界為救災工作捐助的資金。
[李立國]:據我們的不完全統計,抗擊雨雪冰凍災害的過程中,全國已經接收了16.02億元的社會捐助資金。不僅在前一階段應急搶險中發揮了支持作用,也將在妥善安排受災群眾生活和恢復重建工作中發揮有力的支持作用。同時,在倒損民房的恢復重建上,各地還普遍制定減免行政收費、批量採購調節建材價格、政府所屬技術性服務單位無償提供服務和機關團體對困難群眾對口幫扶等一些措施,把這些投入和政策措施結合起來,發揮農民自建房屋的積極性,尊重農民的恢復重建主體地位,完成上述受災群眾生活妥善安排和倒塌民房恢復重建任務,我們是充滿信心的。
[李立國]:謝謝。
[日本廣播協會記者]:據我瞭解,中國政府已經就如何進一步保障殘疾人權益的有關法律法規進行了最新的修訂,今年北京將舉辦夏季奧運會和殘疾人奧運會。我的問題是:如何採取更加有效的措施來保障殘疾人奧運會參加人員的各項權益,比如有關籌備方面會不會考慮在北京殘奧會期間使用導盲犬等其他一些為殘疾人運動員提供各項方便的服務?[11:06]
[李學舉]:中國現在已經有8000多萬殘疾人,中國政府對殘疾人的基本權益始終是非常重視、非常關注。現在正在修訂《殘疾人保障法》,我想,不久的將來就要公佈。
[李學舉]:至於中國今年舉辦奧運會和殘奧會,中國政府也非常重視。我想,中國有關部門在相應的新聞發佈會上或者在一些會議上已經對保障殘奧會順利地召開採取的相關措施進行公佈。我相信,在中國政府的努力下,在全國人民的關注、支持下,在國際奧委會大力協同下,我認為,中國的殘奧會一定會像奧運會一樣開得圓滿、成功,也一定能使所有的殘疾人運動員在中國參加這樣一個盛會得到各個方面的保障。謝謝。
[中國新聞社記者]:有個問題想問田成平部長。《勞動合同法》實施以來,社會上出現了許多不同的聲音,有人認為《勞動合同法》有點超前了,是不是應該修改。請問您對此有何評論?謝謝。
[田成平]:孫寶樹副部長在部里長時間分管勞動關係、勞動合同這方面的工作。最近一個時期為了《勞動合同法》順利貫徹實施,他已經到全國許多省市召開了包括企業家、當地政府、當地企業勞動者在內的各方面人員的座談會。我請寶樹副部長把這方面的情況向大家介紹一下。
[孫寶樹]:目前《勞動合同法》實施還不足三個月,我覺得,它不是一個修改問題,而是一個要認真貫徹執行的問題。
[孫寶樹]:《勞動合同法》這部法律,是在全面總結我國20多年關於實施勞動合同方面的實踐經驗基礎上制定的,它有著堅實的實踐基礎。
[孫寶樹]:在起草審議期間,廣泛聽取了社會上方方面面的意見,也研究借鑒了國外的一些經驗和做法。在審議過程中,又經過反覆論證和修改,在人大常委會上獲得了高票通過。
[孫寶樹]:《勞動合同法》的立法目的就是要進一步明確勞動者和企業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實現勞動關係雙方利益的平衡,構建和諧穩定的勞動關係。
[孫寶樹]:《勞動合同法》頒布以來,應該說,廣大職工群眾是非常擁護的。大多數企業在貫徹實施當中也是主動的、積極的、認真的,很多企業組織宣傳、學習,規範用工制度,進一步促進了企業對職工的凝聚力和職工對企業的向心力。但是,我們也注意到,在貫徹《勞動合同法》的實施中有一些不同的意見、不同的看法。
[孫寶樹]:我歸納主要是三方面:
[孫寶樹]:第一,認為《勞動合同法》當中籤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會導致用工機制的僵化;
[孫寶樹]:第二,認為實施這部法律會大幅度提高企業的用工成本,使企業無法維持正常經營;
[孫寶樹]:第三,認為實施這部法律會影響投資環境和就業。
[孫寶樹]:我認為,這幾種認識都是對《勞動合同法》沒有全面理解,或者是理解片面、理解不正確造成的。
[孫寶樹]:關於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實際上,在許多國家,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恰恰是勞動合同的主要形式。為了用工能進能出,我們在制定《勞動合同法》當中對解除勞動合同提出了幾種情形。實際上,和《勞動法》相比,放寬了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所以,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不是「鐵飯碗」。企業貫徹《勞動合同法》也不會導致用工機制的僵化。我們也認為,如果很好地貫徹《勞動合同法》,也可以促進企業對員工的凝聚力和職工對企業的向心力。
[孫寶樹]:換句話說,如果大量的勞動者職業不穩定,對於企業的發展和創新也是不利的。
[孫寶樹]:第二個問題就是關於貫徹和實施《勞動合同法》會大幅度提高企業的用工成本問題。實際上,從《勞動合同法》的制度設計上,企業用工方面增加的用工成本是非常有限的。主要是兩塊:第一,由用人單位終止勞動合同的時候要付補償金;第二,企業在職工試用期期間要付給勞動者約定工資的80%。這些都是潛在的,也是非常有限的。企業之所以認為《勞動合同法》增加了用工成本,實際上是因為這些企業過去沒有為職工履行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法定義務,現在《勞動合同法》明確了這一規定,因此一部分企業感到壓力很大。我們認為,如果用不履行社會保險費這種義務、損失職工的合法權益所形成的這種低成本來追逐高利潤,是不正確的,也是違法的。從公平競爭的角度看,如果一部分企業不為職工繳納社會保險費,並以此來降低成本,參與市場競爭,對於那些守法的企業、管理規範的企業也是不公平的。
[孫寶樹]:關於法律實施對就業和投資環境的影響問題。我們覺得,認真貫徹實施《勞動合同法》,構建和諧穩定的勞動關係與擴大就業和改善投資環境不僅不是矛盾的,而且完善的法律制度與和諧的勞動關係更會進一步改善投資環境和擴大就業。
[孫寶樹]:《勞動合同法》的貫徹實施,不僅涉及到政府職能的轉變,也涉及到用人單位、勞動者的思想觀念、行為方式、利益格局的調整。應該說,當前的貫徹實施還是一個非常艱巨的任務。
[孫寶樹]:為了推動《勞動合同法》的全面貫徹實施,下一步,勞動保障部首先要進一步加大對《勞動合同法》的宣傳力度,使廣大的勞動者和企業全面地、準確地理解和貫徹這部法律。第二,協助有關部門抓緊制定《勞動合同法》的實施辦法和有關配套法規,加強對企業用工的指導。第三,加大勞動監察的力度和勞動爭議調解的力度,切實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謝謝大家。
[中國社會報記者]:請問民政部兩位部長,今年的清明節再過20多天就要到了,今年國家首次將清明節設為法定節日,往年有些地方在清明節掃墓的時候出現過人群擁擠、亂燒祭品的現象,也存在一些安全隱患和不文明、不環保的現象,請問民政部今年有何應對措施?
[李學舉]:提到清明節,大家可能馬上就想到唐朝大詩人杜牧有一句名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可見,清明節在中國是有比較長歷史的。
[李學舉]:今年的清明節和以往確實有些不同,國務院首次把清明節作為全體公民放假的節日,這體現了我們政府對民間祭祀的重視,對傳統風俗的尊重。今年的清明節可能是4月4、5、6日連續休息,就很可能出現上億人出行祭掃,再加上三天集中的祭掃,就可能會造成很短的時間內出現人流、車流高度集聚的情況。
[李學舉]:我認為,政府就應該為滿足人民群眾文明、平安祭祀創造條件,民政部將採取這樣的措施:
[李學舉]:一,要建立應急管理體系;二,要加強指導協調,民政部將成立民政部清明節工作辦公室,實行24小時值班,同時在全國也將設立150個清明節觀察點;三,強化服務管理,努力為祭祀的群眾提供周到的服務;四,要做好宣傳引導工作,清明節期間民政部也將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一次以文明祭祀、平安清明為主題的集中宣傳活動。
[李學舉]:我們也衷心地歡迎新聞媒體的同志能夠大力協助,配合我們搞好這樣的宣傳和引導。另外,民政部也積極倡導和推廣居家祭祀、網上祭祀、社區公祭、電視公祭、集體公祭等現代、時尚的祭祀方式。謝謝。
[主持人曹衛洲]:今天的記者招待會到此結束。謝謝各位部長,謝謝各位的光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