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2007年12月24日,吳儀向出席中國國際商會第一次全體會議的全國工商業界會員代表500人抱拳致謝。她同時表示,在2008年3月份正式退休。本報記者胡雪柏攝
【文匯專訊】昨天(17日),國務院副總理吳儀正式卸任,告別了她頗具傳奇色彩的政治生涯。
51年前,大學生吳儀選擇從國防系跳到石油冶煉系。
畢業後,她從煉油廠車間基層技術員幹起。1983年,45歲的吳儀成為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副經理、黨委書記。5年後,她成為北京市副市長,並最終成為共和國副總理。
球場「智多星」
1938年,吳儀出生於武漢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母早逝,吳儀幾乎是由哥哥一手帶大的。在蘭州,吳儀度過了自己的中學時光。
1956年,吳儀考上位於陝西咸陽的西北工業學院,成為國防系常規武器專業的學生。這所大學的歷史可追溯到1938年,在工科上享有聲譽。
葉文禮曾擔任吳儀機械製圖課老師,在他印象中,這個總是留著一頭短髮的女生非常幹練。「她外語比較好,在學校很活躍,像個男孩子。」
當年,葉文禮和同宿舍的李承先老師都是剛剛大學畢業留校,年齡比吳儀不過大三歲。好學的吳儀經常向兩位老師請教問題。
對於葉文禮來說,吳儀是個好學生———機械製圖課是當時較難的課程,而她學起這個課來卻很輕鬆———所以,當她要請假參加壘球比賽時,幾乎不是個問題。
吳儀入學不久,就被學校女壘教練李福堂看中,並很快成為校隊隊長。
吳儀在上大學前就打過壘球,但她的身體素質並非最好,李福堂讓她擔任隊長,是看中她「用腦子打球」。她擊球時,經常用巧妙的觸擊球破壞對方的防守。「我們都叫她球場上的智多星。」李福堂說。在防守中,吳儀最擅長的是游擊手的位置,這是一個身手靈活的選手才能打好的位置。
在對抗性激烈的比賽中,吳儀也展示出她不服輸的一面。李福堂回憶說,一次他們到西北農學院打友誼賽。兩隊平時練球的大小不同,「我們練的是9寸球,對方打的是12寸,對方堅持要打大球。」
雙方教練僵持不下時,隊長吳儀卻主動應戰,「『那就打大球』,我說,我們可沒投手。她說,『我來投』。」李福堂說。
那場比賽,吳儀率隊大勝對方。
在運動隊中,吳儀也展現了她的組織才華。一次開隊會時,她強調隊員們要做到兩點,一是要有紀律,一是要團結好。此後,李福堂也經常用這兩點要求歷屆校隊。
在外出打比賽時,吳儀更像一個領隊。吃飯時,她會主動向李福堂要來經費,然後安排所有人的飯菜。
1959年,第一屆全國運動會在北京召開,多名前西北工業學院女壘主力代表陝西女壘參加了這屆運動會。「她是隊長,如果她不走,一定能參加全運會的。」李福堂遺憾地說———在全運會的兩年前,西北工業學院進行了大規模的院系調整,並改名為西北工業大學,吳儀轉學到北京。
一個重要選擇
1957年,西北工業學院面臨著一次重大的調整。
對於國防系的學生而言,最大的變化不是學校即將遷到西安,也不是學校要改名為西北工業大學,而是整個國防系將被撤掉,並入其他學校。由於院系調整,當時學校準許學生自由轉系、轉學。
和所有國防系的同學一樣,吳儀必須作出一個選擇———是離開這所學校,還是繼續留在這裡?是改換專業,還是繼續就讀國防系?
「她徵求過我們的意見,是留下來還是走好?」葉文禮回憶說,跟很多人一樣,吳儀也無法很快作出選擇。
作出這個選擇,可能意味著人生將會是另外一條道路。兩名年輕的教師,都不能給她明確的答覆。李承先也只是對她說,北京的環境會比西安更好一些。
吳儀最終自己作出了選擇,她選擇到北京石油學院攻讀煉油工程專業。
雖然專業不同,但都是工科,「一年級都是打基礎,所以沒有問題。」李承先說。
很多年以後,當吳儀出任高級官員,簡歷被官方發佈,細心的人會發現,吳儀在1956年到1962年期間,在兩所大學讀了兩個不同的專業。
1957年寒假過後,吳儀送給兩位年輕教師一個玻璃材質的花燈罩。兩位老師宿舍的燈罩早已壞掉,不能很好地聚光,他們在繪圖時常感亮度不夠。吳儀這個別緻的禮物,也展示出她細心的另一面。
石油系女生
1957年,吳儀來到北京石油學院報到,成為石油煉製系57—1班的班主席。
來到北京,吳儀做事風風火火、幹練有序的特點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比她高一級的師兄周天姬回憶說,在石油學院,她繼續留著一頭短髮。和在第一所大學一樣,她給人的印象是「像個男孩子」。
吳儀開朗明快的性格,使得她在與男同學的交往中毫不拘束。這也曾給她帶來小小的麻煩。吳儀在石油學院的輔導員林世洪曾經在一篇回憶文章中提到,當時,吳儀班上的團支部書記專門找她談話,讓她注意一點。「她有些委屈地說,不接觸怎麼做工作!她工作照常風風火火,和男同學聯繫一如既往。她是『不畏人言仍從容』。」
1958年下半年,大煉鋼鐵、大躍進運動在全國開展得熱火朝天,學校的正常教學秩序被打亂了。石油部動員石油系統大搞土法煤煉油「小土群」。學院派了100多名獨立性強、工作能力強的學生,先行到各地去調查、聯繫、布點。
20歲的吳儀被派往貴州,她獨自一人在偏遠的山區跑了10多個地區。在向林世洪匯報工作時,她說,山路難走,旅店稀少,並且很簡陋,住店人更少。她常把差旅費揣在懷裡,和衣而臥,不安地睡一覺。
林世洪後來也前往雲、貴等地聯繫工作。當他親自走完吳儀曾經走過的路時,不禁感慨萬分。他在回憶文章中寫道:想想吳儀一個20歲的女孩子,隻身一人來探路、選點,並圓滿地完成了任務,多麼不容易!要有多麼堅強的意志和勇氣呀!
吳儀畢業後,1962年被分配到蘭州煉油廠工作,這家著名的企業是新中國石油系統內最有實力的煉油廠之一。在這裡,吳儀從基層技術員開始,實現了事業上的首次成功。
一下基層
1962年,24歲的吳儀來到蘭州煉油廠,這是她熟悉的一個城市。
來到蘭州煉油廠後,吳儀被分配到常減壓車間。這是煉油廠非常重要的車間,在這裡,原油被初步加工為汽油、石油、潤滑油、瀝青原料等。整個車間當時有近80人,7種工作崗位。
第一年,吳儀在車間的所有崗位進行實習。
常減壓車間老主任程斌回憶說,吳儀在實習期間表現非常好,她很快成為技術能手。此外,她「最大的特點,就是跟人關係很好,不管是幹部、工人,跟誰都能說上話」。吳儀的另一個才能也讓程斌非常看重———寫材料。「她寫的材料邏輯性強,能把問題說得生動易懂。當時很多人看了車間的材料,都會問,『這是誰寫的?』」
度過了一年的實習期後,吳儀成為常減壓車間的工藝技術員。一年多後,上級分廠的廠長找到程斌,要把吳儀調到分廠技術科去。「從車間的角度,我們不願意放人,但分廠要調,我們不能反對。」
在程斌印象中,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整個常減壓車間只有兩名技術員被上調至分廠技術科,只有技術骨幹,才能上調。
在分廠技術科一年多後,吳儀被擢升至總廠政治部,政治部是蘭州煉油廠黨委下屬三大部之一(另兩者為生產部和後勤部)。吳儀也從一名技術工作者,轉變為專職的政治管理工作者。
在這個新的崗位上,吳儀開始與石油工業部打交道,她的才華得到更高層面的認可。1965年,她被調至石油工業部,回到北京。
二下基層
1965年,已近「文革」前夕,即將到來的動盪歲月,注定要改變很多人的命運。
來到北京後,吳儀的才幹很快讓她在石油系統內成為一個小有名氣的人。蘭州煉油廠原常減壓車間主任程斌經常會聽到吳儀的消息。一些到北京出差的同事,經常能帶來一些吳儀的好消息。由於工作能力出色,吳儀受到了石油工業部高級領導的認可。
當時,石油工業部部長是在戰爭年代立下赫赫戰功的余秋裡將軍。在他的領導下,中國的石油工業開始取得長足的進步。
然而,「文革」初期,「抓生產、壓革命」的指責,影響了石油工業部的正常運作,包括一些領導人員也受到影響。
1967年,吳儀從石油工業部被調到剛組建的東方紅煉油廠,再次成為常減壓車間一名普通的技術員。這一年,她29歲。
吳儀的老主任程斌說,正常情況下,以吳儀的工作能力,她早應該在石油工業部被提拔為高級幹部。
《鳳凰週刊》報道說,在東方紅煉油廠創業期間,吳儀打眼放炮,開著推土機拓荒;她光著腳,提著油漆桶爬到山坡上刷大標語。在常減壓車間的一次事故中,她被氣浪彈出很遠……
就這樣,她再次從最基層的崗位,一步步幹起,歷任東方紅煉油廠技術員、技術科副科長、科長、副總工程師、副廠長。1983年,45歲的吳儀成為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副經理、黨委書記。
1988年,50歲的吳儀成為北京市副市長,正式步入政壇。
從那時開始,這個上過兩個大學,兩次從基層奮鬥成功的女政治家,開始擁有更廣闊的舞台。(來源:京華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