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專訊】據新華社拉薩報道:不同於藏族姓名中常見的「次旦德吉(長壽幸福)」,30歲的卓嘎給剛出生不久的女兒取名「慈丹德吉」,以避免和別的孩子重名。
「儘管念法相同,藏語中『長壽』的意思也沒有改變,但在漢字的寫法上卻不容易和重名的人搞錯。」卓嘎說。
「另外,從漢語角度來考慮,慈有仁慈的意思,丹有牡丹花的意思。我希望女兒以後善良又美麗。」她說。
隨著西藏社會經濟文化發展和人們思想觀念的變化,如今藏族人的名字也開始變得豐富多彩。由於沒有姓氏帶來的重名現象越來越讓藏族民眾感到困擾,並想方設法彰顯自己和別人的不同,創新地給下一代取一些新鮮的名字。
在某新聞單位工作的拉巴次仁給兒子取名叫索朗尼安。在藏語中,索朗是有福氣、幸運的意思,尼安則是數字25的意思。
拉巴次仁說:「我兒子是25號出生的,而當時在醫院的床位號也是25,我覺得這個數字很吉祥,也很希望這個數字能給兒子帶來幸運,所以給他取名叫索朗尼安。」
給兒子起這個名字拉巴次仁頗費心思,他分別從藏語、漢語、英語三種語言的角度做了精心的考慮。
他說:「索朗尼安從漢語的角度解釋,可以說成索朗祝你一生平安!很吉利!而從英文角度考慮,兒子的名字可以減縮成索尼,和著名品牌sony音同,而據我所知,sony一詞最早來自英文的sunny一詞,意思是可愛的、陽光般的。所以我兒子的英文名就叫sunny,我希望他成長為一個可愛的、陽光般的孩子。」
長期以來,由於藏族姓名中語言與地域變化相對緩慢,因而具有一定的穩定性。過去父母大都帶孩子到寺廟請喇嘛取名字,這些名字的宗教氣氛就特別濃,如「多吉」--金剛,「丹增」--主宰聖教、掌執佛教的人。有的父母因為貧窮,請不起喇嘛取名,則乾脆以孩子降生日作名,如「達瓦」--星期一,「米瑪」--星期二。
最讓藏族青年邊巴次仁頭疼的就是重名帶來的煩惱。邊巴次仁出生在星期六,藏語中,邊巴是星期六的意思,次仁是長壽的意思。他說,在西藏,有太多叫「邊巴次仁」的藏族人。
「我上小學時,班上就有四個叫邊巴次仁的,老師只好按年齡大小在我們名字前加上一、二、三、四予以區分。當時我年齡最小,我是四邊巴。」他說。
據西藏自治區教育廳官員介紹,每年到了中考和高考,重名現象給他們造成許多麻煩,他們最害怕的是給考生寄錯錄取通知書。
以出生日取名不但重名多,而且沒有個性,因而現在很少再有以出生日取名的了。過去由於經濟和衛生條件限制,農村裏出生的孩子容易夭折,有的父母以為是鬼神在與之作對,往往會給孩子取一個很賤的名字。現在,隨著醫療衛生條件的改善,農村嬰兒死亡率已很低,也很少有人起賤名了。
社會學專家說,造成藏族人重名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廣大普通藏族民眾沒有屬於自己的姓氏來區分他們的名字。在舊西藏,只有佔西藏總人口5%的達官貴人和高僧活佛才有姓氏,而95%的藏族民眾只有名字沒有姓氏。
西藏社科院民族研究所所長巴桑旺堆說,西藏和平解放前,藏族的姓氏具有一定特權性質,像阿沛、拉魯等既是姓氏,又是莊園的名稱,而像帕巴拉、策墨林等則是活佛的封號。
隨著西藏和平解放和封建領主的消失,藏族人實現了政治地位和社會地位的平等,代表特權的貴族姓氏也開始淡出藏族人的視線,而姓氏也不再是西藏貴族的「專利」。
世代務農、現為西藏社會學者的格桑為了表明自己和其他叫「格桑」的人的區別,他在發表論文時經常用「堆龍·格桑」,前面是他出生地的名稱,他以此作為自己的姓氏。
西藏社科院民俗專家格桑益西說:「藏族人姓名的變化折射出的是西藏社會的進步和變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