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專訊】據中新社報道,中國地震應急搜救中心主任吳建春研究員二日說,由該中心負責管理的國家地震緊急救援訓練基地已在北京建成,並即將投入使用。
剛剛隨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從四川抗震救災一線回到北京的吳建春當日接受本社記者專訪時透露了上述信息。他說,國家地震緊急救援訓練基地主要針對國家地震緊急救援隊和省級救援隊專業救援隊伍、各級各地應急管理人員、廣大社會志願者特別是骨幹志願者等三部分人群開展培訓和訓練。
吳建春表示,該基地投入使用後,將在充分總結汶川地震緊急救援工作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充分利用並發揮國家地震緊急救援訓練基地所擁有的資源優勢,面向全國做好地震緊急救援的培訓和訓練工作。
這位地震應急搜急專家還結合本次汶川地震救援行動,對中國地震緊急救援工作提出四點建議:一是堅持科學施救,充分利用救援專業人才、技能和裝備,確保廢墟安全,保證在救援過程中救援人員不受傷害、也不會對受困者造成二次傷害。
二是進一步加強專業地震緊急救援隊伍建設,一方面加強專業救援人員的培訓和訓練,另一方面根據中國地震災害特點,對地震多發區域適當增加專業地震救援隊伍數量規模,多震地方的地震緊急救援隊平時可以跟當地消防隊、應急搶險隊等相結合,進行訓練和開展工作。
三是以專業地震緊急救援隊為核心,加強社會志願者隊伍建設,尤其是要加強骨幹志願者在專業救援知識方面的培訓與訓練工作,這兩方面同步推動,促進地震緊急救援工作達到最佳效果。
四是在地震緊急救援隊通訊聯絡、大型運輸裝備方面進行必要補充。同時,還應增添專門的水處理設施、設備隨隊,這在地震災區非常有用,將有利於災區應急搜救和緊急救援工作順利推進。
「五·一二」汶川八點零級大地震發生後,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迅速啟動,首批隊員一百九十人於當晚十時四十分抵達成都,根據國家抗震救災總指揮部指示,該隊先後轉戰都江堰市、綿竹縣漢旺鎮、汶川縣映秀鎮、北川縣城等四個城鎮四十八個作業點,歷時十五天,救援作業共二百一十六小時,成功營救倖存者四十九人(專家六人、學生三十人、其他民眾十三人),清理遇難者遺體一千零八十具,協助指導其他救援隊營救出倖存者十二人,幫助定位三十六人。
吳建春稱,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營救的倖存者雖然從數量上看不多,但他們在地震災區承擔的是最緊急、最困難、最危險、最艱巨的救援任務,發揮出攻堅的突擊隊作用,其在汶川大地震緊急救援中的出色表現,受到溫家寶、李克強等中央領導充分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