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專訊】據新華網天津6月5日報道,又到粽子飄香時。6月8日是我國傳統節日端午節。民俗專家稱,端午節其實是我國最早的衛生防疫節。
天津市民俗專家高成鳶介紹說,端午鄰近夏至,雖然盛夏還沒來到,但持續的高溫天氣已讓人非常難受。這個時候是各種病菌肆意繁殖、傳播的時期。
天津市民俗專家趙之珩研究認為,端午節,在我國古代這個時候是疫情的高發期,民間老百姓認為五月為毒月,初五又是毒日,有「五毒」之說,即蛇、蜈蚣、蠍子、壁虎和蟾蜍。此月多災多難,因此想了不少辦法來應對。避「五毒」也是過端午節的初衷,此時正值初夏季節,多雨潮濕,毒蟲滋生,人很容易得病,所以這天人們要飲雄黃酒驅蛇蟲,要早起收集露水洗眼以明目,小孩佩戴藏有硃砂、雄黃、香草的香囊預防某些傳染性疾病。於是人們漸漸習慣於在這天飲雄黃酒,並插艾草、懸菖蒲、佩香囊、戴老虎索等來驅邪氣。
民俗專家表示,這些習俗在現代人看來既迷信又落後,但卻反映出古人在他們那個特定歷史條件下,所發揮的民間智慧。艾草、菖蒲、雄黃水等,這些傳統習俗,都有益於人們的衛生防疫和身體健康。因此,端午節可以說是全民防疫日,是我國最早的衛生防疫節。
和古代相比,現如今對付各種疾病有了更為先進的治療方法,不過,很多人防病防疫的意識卻淡化了。在此,民俗專家呼籲,在今年的端午期間,不妨舊俗新用,開展全民的夏季愛國衛生活動,提高人們的健康防疫意識,讓端午節成為現代的全國衛生防疫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