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專訊】據《中國青年報》報道:汶川地震災害中,出現較多未成年獨生子女遇難的情況,不禁惹人擔憂:失去唯一孩子的父母們,如何寄托他們對未來生活的希望?我國計劃生育政策會否因此出現鬆動的可能?此前由於人口老齡化問題,社會各界對現行生育政策的爭論就一直不絕於耳,日前,在復旦大學舉行的2008年上海論壇上,人口學家就此問題進行了探討。
一些學者對國家有關機構每年頒布的人口統計數據表示質疑。據官方統計,2004年以來,我國生育率又出現回升,而據學界一些小規模調查顯示,近幾年來,由於性別選擇流產、社會經濟發展帶來的競爭效應等抑制生育因素,生育率實際呈下降趨勢。
另外,不少專家也認為,要改變目前低生育水平所帶來的一些問題,生育政策並不再是決定因素。中國社科院人口研究所曾在去年底對江蘇省進行了生育意願調查,所長鄭真真在論壇上發言指出,通過對江蘇6個縣近2萬個樣本的問卷調查,發現新一代婦女生育觀念發生了極大轉變,呈現了孩子中心弱化、理智性等特點,滿足精神需求是他們生育孩子的最主要動因。獨生子女的平均理想子女數是1.45。目前統計得到的生育現狀是,這些符合生育優惠政策可生兩個孩子的夫婦中,有90.1%擁有一個孩子,只有4.4%選擇生兩個孩子,可見總體意願生育水平很低。她同時認為,不要把計劃生育和控制人口簡單地畫上等號,「是不是控制人口的結束,就要終止計劃生育,現在還不好說」。
也有專家提出不同看法。南京大學社會系教授陳友華把計劃生育政策比作蕭何,「成也由它,敗也由它」。他表示,全國各個地區已面臨或即將面臨低生育率與出生人數的不足所引發的一系列新的人口問題。他特別指出,上海等大城市面臨的低生育率導致的人口問題,只是由於大量人口遷入與流入,而沒有充分暴露。
專家們在交流中達成的共識是,低生育率已造成未來人口總量下降,這是不可避免的,由此產生的人口年齡變化也是迅速的。美國加州大學社會學系王豐教授指出,估計到2043年左右,中國的中位年齡會達到48歲,也就是說,有一半人在48歲以上,每4個人裡,就會有一個是65歲以上老人,人口老化程度急劇增大。而因此產生的老齡化加速,會對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帶來巨大影響,也會使經濟結構產生變化,比如交通方式、居住模式、醫療模式等。(來源:羊城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