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專訊】據中新網6月27日報道: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眾多建築物的損毀也產生了大量的建築垃圾。據環境保護部網站消息,重慶大學的一位研究人員依據這次地震損毀房屋的數字估計,按平均每間10平方米,每平方米產生1噸建築垃圾計算,由此產生的建築垃圾約3億噸。研究人員稱,地震所造成的建築垃圾量遠遠超過中國每年建築施工所產生的建築垃圾的總和。
據國務院新聞辦公佈的數字,這次8.0級的地震已造成倒塌房屋530多萬間,其中四川災區倒塌損壞房屋超過440萬間,損毀程度空前慘烈。這樣的損毀程度,會產生多少建築垃圾?到目前為止,尚無準確的統計數字。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專家委員會環境衛生專家、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總工程師徐海雲認為,從這次受災人口和倒塌裂損房屋的數量初步估計,建築垃圾量有可能超過5000萬立方米。
日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近日制定並發佈的《地震災區建築垃圾處理技術導則》(試行)提出,對四川汶川大地震產生的大量建築垃圾要盡量做到資源化利用。實現重建過程中資源最大程度的節約是政府部門和專家學者們的一致意見。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制定的《地震災區建築垃圾處理技術導則(試行)》在評估部分給出以下經驗數據:城鎮地區磚混和框架結構的建築物,建築垃圾產生量約為1.0~1.5噸/平方米;其他木質和鋼結構的建築物,產生量約為0.5~1.0噸/平方米。農村地區建築垃圾產生量參照上述數據的低限。
研究人員稱,不論估計數字是多少,地震所造成的建築垃圾量十分龐大,遠遠超過中國每年建築施工所產生的建築垃圾的總和。據資料顯示,中國每年施工建設所產生的建築垃圾有4000萬噸。
徐海雲指出,堆放地震後的建築垃圾需要大量地皮,每10萬立方米的建築垃圾至少需要6萬平方米的堆放場地,一般臨時建築垃圾堆放場地高度在3米左右,堆放場地還需要留有50‰以上的面積用作道路、緩衝區以堆放分揀的其他垃圾等。簡單的處理方法對土地、人力資源的消耗十分巨大,運輸成本高。這對地處山區的災區來說,是非常不利的。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一位官員說,震後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是一個新的課題,也是一個挑戰。這一問題的提出,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具體體現。此次震後建築垃圾的資源化利用,將為中國今後對這一問題的處理,起到良好的示範作用,進而提高我國建築垃圾的綜合利用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