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專訊】四川省將力爭通過3年左右的時間,使人民群眾的生活生產條件達到或超過災前水平,重建安居樂業、生態文明、安全和諧的新家園。記者從昨日(7月1日)舉行的省政府與美國國際開發署、美國企業及非政府組織代表座談會上獲悉,目前,全省已組織了800多位專家深入災區,進行地理條件分析、恢復重建選址等基礎性工作,並在此基礎上啟動了「1+9」重建規劃,即災後恢復重建總體規劃和城鎮體系、農村建設、城鄉住房建設、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生產力佈局和產業調整、市場服務體系、防災減災和生態修復、土地利用等專項規劃,這一攬子重建規劃預計將在本月10日前完成,全省災後重建的總投資預計將超過1萬億元人民幣。
據介紹,目前我省已確定災後重建將遵循四大基本原則:
原則1以人為本民生優先
關注點:學校醫院將提高抗震設防標準
堅持以人為本,民生優先,即優先恢復重建關係民生的基本生活和公共服務設施,優先解決與災區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基本問題。
首先是全省要加緊修復和重建損壞房屋,按照安全、經濟、適用、省地的原則選新址,建新房,擬規劃重建350萬套農村居民住房、100萬套城鎮居民住房。恢復縣鄉兩級醫療衛生機構,全面恢復市縣鄉村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合理佈局市縣鄉村四級文體設施的恢復重建。恢復和增強縣鄉兩級社會福利、就業服務等社會保障功能。
學校、醫院等公共服務設施將把最牢固、最安全、最放心作為重建的原則,要提高抗震設防標準。全省按受災在校學生141萬人測算,將規劃重建校舍面積1797.9平方米。規劃重建基層衛生機構1.1萬餘個,重建面積700多萬平方米。
原則2尊重自然尊重科學
關注點:優先恢復旅遊業扶持節能環保建材業
堅持尊重自然,尊重科學,即在認真評估地址地理條件、地震斷裂帶狀況和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的基礎上,綜合考慮人口、資源、環境等因素,科學編製災後重建規劃。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合理確定人口佈局、城鎮佈局、產業佈局,注重產業優化升級、公共服務能力提高、基礎設施完善和生態環境修復,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
全省將優先恢復旅遊業,加快恢復農業、林業、畜牧業生產能力,扶持為恢復重建直接服務,符合節能環保要求的建材產業。在生態脆弱區要堅決淘汰一批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的落後產業,大力發展一批技術含量高、環境污染小的優勢特色產業。
原則3統籌兼顧協調發展
關注點:修復生態系統實行自然恢復與人工治理相結合
堅持統籌兼顧,協調發展,即把抗震救災與促進經濟發展、保持社會穩定結合起來,把災後重建與結構調整、重振經濟結合起來。統籌恢復重建與發展提高,統籌生活生產條件重建與就業機會重建,統籌農村重建與城鎮重建,統籌生活家園重建與精神家園重建。
加強防震減災和生態修復,促進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發展。堅持自然恢復與人工治理相結合,逐步修復生態系統的功能。協調推進工業化城鎮化、新農村建設和主體功能區建設,促進災區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原則4創新機制協作共建
關注點:擬規劃恢復重建15條國省級幹線公路
堅持創新機制,協作共建,即建立「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多元投資」的重建機制,把自力更生、生產自救與多方支持、對口支援結合起來。積極爭取外界人力、物力、財力、智力支持,廣泛吸引社會各界參與災後重建。
全省將積極恢復災區工農業生產,盡快修復交通、能源、供水、供電、通訊等基礎設施。擬規劃恢復重建15條國省幹線公路4290公里,其他重要經濟幹線715公里,農村公路2.2萬公里;恢復重建通信幹線網工程,重建業務用房42萬平方米,移動通信、大小靈通基站5000餘座,通信線路51000皮長公里;恢復重建城鄉城鄉電網、受損水火電設施、受損煤礦,修復加固成品油輸油管道和天然氣場井設施及輸氣管道。(來源:成都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