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11月26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即時新聞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中國擴大內需凸顯民生主題


http://news.wenweipo.com   [2008-11-26]

【文匯專訊】據新華網北京11月26日報道,第四季度新增投入44億元加快中西部地區教育事業發展;今年專項投資48億元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明年再次上調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自11月5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十大措施後,中國政府各部門接連出台具體措施,使百姓在全球金融風暴帶來的寒流中,真切感受著被關注、受關懷的暖意。

 拉動內需,「安民」為先

 十項措施中,第一條即為「加快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在4萬億的整體投入中,保障性住房建設將在3年內使用資金9000億元,占近年平均年房地產開發投資額比重的15%。

 在中國,安居工程是指由政府負責組織建設,以實際成本價向城市的中低收入住房困難戶提供的具有社會保障性質的住宅建設示範工程。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研究總監陶琦評價說:「以如此大的手筆投入安居工程建設,可見政府關注民生的態度和決心。」

 陶琦指出,早在1995年,國務院住房制度改革領導小組提出了安居工程的實施方案,時隔13年,國務院重提安居工程,更加強調了這項工作的民生保障性質,並與中國近年來積極推進的住房保障體系一脈相承。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此項舉措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各地也跟進出台相關政策。

 安居方能安民。「加快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囊括了廉租房、經濟適用房、限價商品房在內的多層次的政策設計,使人不難讀出政府盡最大可能「安民」的初衷,也使人看到政府理性科學地應對經濟問題的能力。

 陶琦說,加快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不僅可以切實解決中低收入階層的住房問題,緩解社會矛盾,還可以積極緩解房地產行業的市場壓力,提振消費信心,擴大住房消費。

 「安民」不僅要讓百姓住得起,還要讓百姓住得好。近年來,「環保為民」的理念逐漸清晰,並在拉動內需的十大措施中再次強化。

 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鋼說,本次擴大內需把民生放在了最優先的位置,如安居工程、基礎設施、環境保護、社會保障等,而這些正是我們迫切需要發展的領域。可以說,這一決策不僅反應快,而且在選擇投入方向上非常到位。它不是臨時抱佛腳的應急之策,而是在「十一五」規劃全局性部署的基礎上做出的科學決策。

 改善民生,「助民」為盼

 十項措施的第4條是:加快醫療衛生、文化教育事業發展。其中關係民眾健康的醫療衛生位列首位。

 衛生部新聞發言人毛群安說,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作為民生工程被列為中國今年新增投資的重要領域,國家為此將安排專項投資48億元,用於支持7300多個農村衛生項目。

 「農民得了病可不敢隨便治。」在京當保姆的安徽籍進城務工人員吳季華(化名)說。這位40歲的農村婦女雖然不能完全理解拉動內需和鄉鎮衛生院之間的關係,但卻巴望著不再為看病犯愁。

 有專家指出,近年來,沉重的醫療負擔往往使中國城鄉一些家庭陷入困境,為了防備疾患,百姓只得儲蓄。雖然中國已在積極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並在城鎮推廣基本醫療保險,但還遠遠不能滿足民眾有病可醫、有病敢醫的需求。

 在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的措施後,各地在以往工作的基礎上,繼續加大助民就醫的工作力度:陝西將重點支持15000個農村衛生室和農村三級中醫藥服務體系建設,農村婦女住院分娩補助政策由26個縣試點擴展到全覆蓋;上海除了將新增醫療資源向郊區傾斜外,要求每個街道、鎮(鄉)必須設置1所政府舉辦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在改善民生中拉動內需,不僅要幫助民眾消除消費的恐懼感,還應使消費變得更有可持續性。

 根據教育部剛剛公佈的措施,今年第四季度中國將新增教育資金44億元,用於加快中西部地區教育事業發展。其中30億元將投向中西部農村校舍改造工程,用於新建或改建1600多所學校,可滿足40多萬新增寄宿生的需求;10億元將用於中等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建設;其餘4億元將用於中西部特殊教育學校建設。

 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副司長劉建同說,應對危機拉動內需,不僅需要對能夠產生一次性需求的項目方面進行投入,更需要對能夠創造新的需求方面進行投入。投入教育,特別是與經濟聯繫最直接、最緊密的職業教育能夠帶來效應。

 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續梅說,對教育事業的新增投入主要用於農村、中西部的老少邊窮地區以及地震災區,可以惠及2000多所學校的100多萬學生。 

 穩定經濟,「富民」為本

 「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快鐵路、公路和機場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這些措施直接讓人聯想到的,無疑是大量新增的就業崗位。

 「就業是民生之本。」胡鞍鋼說:「有了就業才有收入,有收入才能消費,有了消費才有內需。」

 應對金融風暴,立足基本國情,中國決定從明年起上調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同時提高低保標準和低保對像補助水平。在農村,國家繼續較大幅度提高水稻和小麥的最低收購價格,促進農民增收。在城鎮,國家一方面不斷提高最低工資標準,一方面減輕居民稅收負擔,同時也採取一系列措施促進資本市場發展。

 這些措施,在胡鞍鋼看來,其根本宗旨是「富民」為本,是讓13億中國消費者的福利最大化。

 在就業人口集中的廣東,全省已加強對就業情況的監測和調查摸底,健全和落實面向就業困難人員的就業援助制度,在加強技能培訓的同時擴大創業培訓覆蓋面。「讓老百姓有事做,是地方政府最大的『民生工程』。」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區委書記李貽偉說。

 在百廢待興的地震災區,隨著中央「加快地震災區災後重建工作」措施的出台,大量震後無事可做的群眾紛紛就業。截至11月7日,四川全省極重災區已幫助107.2萬名受災群眾重新就業,其中公益性崗位安置14.5萬人,幫助4.9萬戶零就業家庭實現至少1人就業。

 據瞭解,過去地震災區的小工每天工資30-40元,技術工每天70多元。隨著災區重建工作的加快,這兩個工種的每天工資已分別漲到60至70元、120元左右。

 「用人的地方太多了。」忙著搬磚、蓋房的災區民眾,對未來的生活並不焦慮。

 國家要拉動內需,必須先讓百姓鼓起腰包。近日,各地紛紛出台穩定居民收入,振奮消費信心的措施:浙江省已建立物價補貼制度,並正在研究上調補貼水平;廣東南海正考慮拿出一部分稅收收入返回農村;珠三角地區正考慮進一步提高低保人員保障水平和增加農村失地農民的生活保障……

 來自國家發改委的數據顯示,2008年前三季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65元,同比增長14.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5%;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3971元,增長19.6%,扣除價格因素,增長11%。

 學者張思寧撰文稱,將解決民生問題作為擴大內需的重點領域,可以在改善百姓生活中贏得社會的安定與平穩。擴大內需的直接意義在於民生問題的解決,以及對百姓生活的實質性影響,其本質是整個社會文明程度的提升。

  相關「即時中國」新聞
中國擴大內需凸顯民生主題    [26日 17:49]
滬蘇大霧 多條高速封閉    [26日 16:25]
楊佳被執行注射式死刑 臨終見其母(圖)    [26日 16:22]
勞資糾紛釀暴力事件 東莞500人打砸警車    [26日 15:32]
楊佳在上海被執行死刑 刑前神態正常    [26日 15:28]
「中華慈善獎」出爐 李嘉誠最具愛心    [26日 15:19]
楊佳被以注射方式執行死刑 臨刑前見過母親    [26日 15:14]
畫廊取名「狗屁油畫」 工商稱未經註冊    [26日 15:04]
湖南湘西一在建大樓坍塌7死4傷    [26日 14:06]
滬襲警案主犯楊佳今上午執行死刑    [26日 14:03]
溫州男子重病呼叫「SOS」27萬包機轉院    [26日 11:58]
男生吃女生一蘋果 被指早戀遭開除    [26日 11:15]
廣東擬取消「二胎間隔」體現人性化    [26日 10:45]
賣了兩千萬的「公安分局副局長」    [26日 10:13]
官員家中查出千萬現鈔 傳深圳今回應    [26日 10:05]
嫌小學廁所壞自家風水 男子扛煤氣罐炸學校    [26日 10:05]
全民漲工資?專家:希望渺茫 恐為誤讀    [26日 09:58]
博士樓下情歌唱了1小時打動女友    [26日 09:55]
新華人壽前董事長 涉挪用近3億受審    [26日 09:42]
陝西押解3殺人嫌犯遊街引數萬人圍觀    [26日 09:39]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即時新聞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