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憑什麼美國物價比中國賤?


http://news.wenweipo.com   [2011-07-02]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文匯網訊】 在韋森看來,物價背後更深層次的問題是國家經濟發展路徑的選擇,「一種路徑是選擇政府主導投資拉動為主的發展策略,稅負的增加無可避免,另一種路徑則是通過減稅的方式藏富於民,同時走上降低物價刺激內需的發展道路」。

近日,一條微博在互聯網上瘋狂流傳:中國,工資5000元,吃一次肯德基30元,下館子最少100元,買條Levis牛仔褲400元,買輛車最少30000元——夏利;美國,工資5000美元,吃一次肯德基4美元,下館子40美元,買條Levis花20美元,買輛車最多30000美元——寶馬。

孫笛毫不猶豫地轉發了這條微博。

一周前,她剛剛結束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一個學期的研究生課程,特意穿著嶄新的行頭回國——9.9美元的CROSS鞋,39.9美元的Levis牛仔褲,30美元的Tommy Hilfiger牌T恤衫。孫笛發現,這些東西在國內的價格分別是499元,799元和799元。

「真不知道是美國太便宜還是中國太貴了!」孫笛向記者感歎。

她清楚地記得,出國前她和朋友在漢拿山餐廳吃了一頓烤肉,點了3個菜,一共120元。回國後還是在同一家店,點同樣3個菜,價格卻變成了240元,「盤裡的肉還少了」。

這個,這個,和這個,我不要,其他的都包起來

著名財經評論員時寒冰與孫笛有同感。他最近還養成了一個新習慣——托人從海外買東西。最新的成果是一台折合人民幣24000元的尼康單反相機,在國內,這台相機的價格是4萬元。

事實上,在去年年底的美國之旅以前,他從沒想過中國的物價居然比美國還高。

動身之前,一個因生意原因多次往返美國的朋友提醒他:「去美國除了鈔票什麼也不要帶,東西很便宜。」對此,時寒冰半信半疑,畢竟,他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個數據是,「美國的人均收入是中國的34倍」。

但很快,時寒冰就受了「第一次刺激」。在洛杉磯一家中餐館,他們4個人點了份量很足的魚、蝦、蟹,結賬的時候卻只需49美元,「比上海便宜得多」。

時寒冰以為老闆算錯賬,特意又問了一遍,結果朋友笑他說:「這有啥奇怪的,你要是去商場,就更覺得離譜了。」



123下一頁

內地多措並舉穩物價
      責任編輯:delia
韓國預期經濟增長降速物價上漲偏高      [2011-06-30]
油價回升可能加劇韓國物價波動      [2011-06-28]
韓國物價上升率在OECD中靠前      [2011-06-28]
溫總與默克爾會晤 談中國通脹      [2011-06-28]
中央連續表態:有能力調控物價      [2011-06-28]
曾俊華料香港通脹將進一步上升      [2011-06-27]
韓國「開倉價」效果不彰引消費者不滿      [2011-06-27]
溫總:如通脹與腐敗結合 或影響政權穩定      [2011-06-27]
財爺警告:通脹續上升      [2011-06-27]
溫總英報撰文談通脹 外媒熱評      [2011-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