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專家稱乳業新國標倒退25年


http://news.wenweipo.com   [2011-07-05]    我要評論

與此觀點針鋒相對的是,內蒙古奶業協會秘書長那達木德稱:「我們國家72%奶牛都是散戶飼養。北方絕大部分地區生產的牛奶,蛋白質含量達不到當初的2.95。這樣會出現什麼問題?乳品企業按照2.95國標來執行的話,這樣的牛奶都要倒掉!」他認為乳品新國標符合中國國情,若執行更高標準將造成七成奶農殺牛倒奶。

目前中國乳品行業處於初級階段,國情決定中國乳品無法達到較高水平,因此降低相關標準有利於行業發展;否則按照較高標準,奶源供應將更緊張,優質奶源將更少。同樣地,該協會常務理事金海隨後稱,「人人有牛奶喝比牛奶標準更重要」。對此,王丁棉尖銳地反駁:「新國標降低標準最終將帶來少數乳業寡頭的壟斷。一些以經營常溫奶為主的大企業可收購更多原奶,從而有足夠資源佔領市場,而對質量要求更高的巴氏奶奶源進一步減少,最終影響市場拓展,加劇壟斷。」

常溫奶和巴氏奶的「南北戰爭」

一般情況下,剛擠出的牛奶不適宜飲用,也不便於保存。所以,日常飲用的牛奶都必須經過加工,採用不同的加工方法生產出來的牛奶,具有明顯的差異。

所謂巴氏奶,是利用72℃∼85℃範圍內低溫滅菌的方法加工而成的牛奶,可最大程度保留牛奶的活性蛋白質和營養成分。常溫奶則是採用135℃∼152℃的高溫將牛奶中的細菌全部殺死,優點是保質期長,常溫下可以保存一個月以上。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巴氏奶已在全球的奶品消費市場中風靡多年,至今仍然是全球95%以上的國家牛奶消費的主導產品。而在中國,情況則非常微妙。目前常溫奶佔據國內80%以上的市場份額,而巴氏奶市場逐漸萎縮,佔有率不到20%。巴氏奶主要集中在南方各城市周邊。如今僅存福建長富、江西陽光、南京衛崗、北京三元和上海光明等企業,常溫奶的代表則是蒙牛、伊利兩大巨頭。

記者先後致電光明、蒙牛、三元等企業,各大企業都婉拒採訪。伊利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首先必須澄清的是,現在媒體關注的2010年新國標(GB19301—2010)取代的實際上是2003年的《鮮乳衛生標準》(GB19301—2003)。它規定的是生牛奶和生羊奶的衛生標準,和消費者直接消費的產品品質雖然有直接關聯,但是不能畫上等號。目前新國標是經過縝密的調研,由國家衛生部、農業部邀請各方面專家及光明、三元、蒙牛、伊利等多家乳業企業進行充分論證,實行這樣的國家標準,對於國家統一管理乳製品行業、乳製品行業規範化發展以及消費者喝上穩定可靠的乳製品都是有好處的,同時也保護了數百萬奶農的利益,是結合中國國情制定的。



上一頁123下一頁

      責任編輯:Rosemary
光明乳業:標準過低損農民利益      [2011-07-03]
乳業標準「國情說」被指不成立      [2011-06-28]
韓國四家操縱奶酪價格製造商遭重罰      [2011-06-27]
內蒙奶協:降乳業標準無損健康      [2011-06-22]
中國整頓乳業 官方擬公佈入行名單      [2011-03-22]
媒體發問內地乳業:生產放心奶粉比登月更難?      [2011-02-21]
祥和乳業擬來港上市      [2011-02-13]
重慶彩民戴面具領1.77億大獎      [2011-07-05]
京鐵故障傷者家屬透露:上行電梯突然下滑      [2011-07-05]
日本漁船撤離釣魚島海域      [2011-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