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蛟龍號明年將首赴南海進行科考


http://news.wenweipo.com   [2011-07-30]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按照目前計劃,「蛟龍號」將直接用來獲取「可燃冰」樣品。

面臨三大挑戰

「蛟龍號」自2010年第一次公開深潛就引起巨大的關注。目前,它每次公開下潛都由三名人員組成駕駛小組。與第一次兩名駕駛員、一名科學家的組成不同,此次試驗有一名駕駛員、兩名科學家。這顯示,中國的深潛器駕駛員隊伍已經趨向成熟,不再需要佔用有限的空間來豐富駕駛員經驗。

周懷陽曾乘坐美國的「阿爾文號」深潛器進入深海,他說:「中國目前坐過國外深潛器、有深潛經歷的科學家尚不到10人,而國際海洋研究領域的先進國家起碼有深潛科學家幾千人。」

「『蛟龍號』能作業是根本,不能研製完就束之高閣。『阿爾文號』一年的下潛紀錄最高可達兩百七八十次,乘坐載人潛水器深入海洋開展科研活動在一些發達國家已是一種常規性的工作。」周懷陽說,「我們仍任重道遠。」

在他看來,「蛟龍號」2012年赴南海執行第一次科考任務還需要應對三個挑戰,「科學裝備需要添置,據我所知目前可用的科研設備還是很少;其次,專業潛航員技術是否熟練、經驗是否老到對深海科研至關重要,『蛟龍號』肩負著培養專業潛航員的重要任務;『蛟龍號』本身的部件性能是否穩定,也是令人關心的問題。」

他介紹說,儘管最近幾年國家對深海探測十分重視,但由於中國在該領域基礎薄弱,科研人員能力有待提高,出於中國威脅論,「國外某些媒體對我們的研究能力往往過於渲染了」。

和目前中國所有的重大科技項目一樣,周懷陽認為,想在深海探索領域取得突破也要著手解決兩個體制性問題。

「一是各科研行政部門各自為政,缺乏一個國家級別上的協調指導委員會,統一規劃和指揮。二是,科學技術兩張皮,科學要用到技術很難,也沒有後續機制保障技術得到實際的應用檢驗。」

「蛟龍號」總設計師徐芑南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我的腦海中,經常想像這樣一幅畫面:我們的潛航員駕駛著我國自主建造的深潛器,帶著科學家在大洋深處航行,帶回各種礦物資源、前所未見的物種,造福我們的社會和人民。」



上一頁123

      責任編輯:蘭草風格
蛟龍號第三次深潛再創紀錄      [2011-07-28]
外媒聚焦蛟龍號 日再提華威脅      [2011-07-27]
蛟龍號破5千米海深 可達70%海底      [2011-07-26]
蛟龍號海試成功 可達逾7成海底      [2011-07-26]
蛟龍號今晨1時30分第二次海試      [2011-07-26]
蛟龍號吹響中國進軍深海號角      [2011-07-24]
蛟龍號7000米海試後 將赴南海      [2011-07-22]
媒體稱蛟龍號海試後將赴南海      [2011-07-22]
蛟龍號深潛5000米海試被迫推遲      [2011-07-22]
蛟龍號引外媒臆測或存軍事意義      [2011-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