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7月24日新聞發佈會結束後,媒體將王勇平團團圍住。 關鍵詞·王旭明的信
王旭明網上致信是朋友之間溝通
FW:事件發生後,有很多相關的新聞隨即出現,比如教育部原新聞發言人王旭明在網上致您的一封信,你怎麼看?
王:王旭明和我是朋友,他曾是教育部的發言人。他對我的這次新聞發言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議,我覺得這是同行、朋友之間的溝通,並沒有什麼。
FW:朋友之間為什麼不私下溝通?
王: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風格,不同的行事方式。
而無論什麼方式,如同我前面所說,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我都會把其中有益和善意的部分認真汲取。
FW:家裡人有沒有為此感到緊張?
王:這段時間,很多同事、朋友都非常關心惦念我,我感到很溫暖。我的家人,特別是我的老母親尤其擔心我壓力大、太勞累。
關鍵詞·信心
對中國高鐵仍充滿信心
FW:作為發言人,你是鐵道部和媒體以及媒體背後的民眾溝通的橋樑,橋樑就意味著承受,你對這個崗位還有信心嗎?
王:我的言行從來沒有表示出對自己的工作沒有信心啊,而且我一直在不斷完善中充滿信心地努力做好工作。
FW:面對外界的譴責,如何調節?
王:緊張繁忙的工作會讓人忽略掉一些個人的榮辱毀譽,獲得一種緊張的充實感。平時也都是緊張的工作,關鍵時刻尤其要努力工作,不辱使命,少考慮一些個人得失。
FW:這個問題雖然重複了很多次,但還是想代表普通乘客問一下,高鐵的安全性是否有保證?
王:我不僅對自己的工作有信心,而且仍然對中國高鐵有信心。這是200萬鐵路職工日日夜夜的辛勤付出,有教訓我們要汲取,但不能失去對中國鐵路的信心。因為無論一個人、一個行業,乃至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失去信心——哪怕是在最嚴峻的時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