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個疑問:
到底聽誰的?
1.為什麼碎盤被疑為贗品?
可能是爆料人發錯圖片了
這兩天,網上出現一個質疑:為什麼央視播出的受損盤子,與故宮官網上的盤子外觀不一樣,難道央視播出的這個盤子是贗品嗎?。對此,故宮方面的解釋是,這不是同一隻盤子,受損的盤子為南京出土的;而故宮官網上的那只盤子還在展出呢。
而對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誤解,南京的文物專家昨天也進行了推測:「原因很可能出在這位爆料人龍燦身上。他在微博上第一個爆料時,只是聽說一隻哥窯盤子碎了,於是就在故宮官網上找了圖片放上去,哪知碎的是另一隻盤子,造成了信息不準確。」這位專家同時指出,從網上的圖片判斷,故宮官網上的那件葵瓣口盤確實是哥窯盤。而從南京調撥去的這件盤口略有凹凸形狀的葵瓣盤,細看下來其實與官網上的那件哥窯盤外觀差異很大。「放在一起,再外行的網友也都能看出,兩件東西完全不一樣。」
2.為什麼朝天宮說「一級」而故宮說「一級乙等」?
各地定法不同,故宮更細
至於為何故宮稱破碎的盤子為「一級乙等」,而朝天宮展出的卻說是一級文物呢?
這位專家解釋,各地的定法有所不同。南京市博物館把汪興祖墓出土的這12件官窯盤定為國家一級文物,對一級文物不具體分等級。而故宮則定得很細,分甲乙丙。雖然這件破損南宋官窯盤被故宮定為一級乙等,但還是屬於國寶級文物。
揭秘
當年故宮主動提出
用明清瓷器「換」走兩隻盤子
談起上世紀70年代出土的汪興祖墓,南京市博物館這位文物專家說,自己是上世紀九十年代才到館裡的,只知道當年主持發掘的是李蔚然先生,「當時他是文物保管委員會副主任,是一位著名的文物考古專家。不幸的是,他已經去世多年。」
經過打聽,記者瞭解到原江蘇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明史研究專家季士家先生曾參與過當年汪興祖墓考古發掘。電話中,他還氣憤地表示,昨天他看見有媒體報道說採訪過他,還把他名字搞錯了。
他告訴記者,當年他就在朝天宮工作,「那時叫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員會。記得是1970年的10月,中央門外張家窪附近一小土山的南麓上,也就是現在的小市附近發現了這座墓,而當年還是農田。當時一位農民報告,說在自家地裡平整土地時,意外發現了一座古墓,當時我和李蔚然一起立即趕赴現場。」
季士家說,他們用了好幾天時間,才發掘完古墓裡的文物,「這批瓷盤就是我清理出來的,當時整齊地摞在墓室的右牆角。同時,在墓室裡還出土了一批精美玉帶。」
季士家回憶說,當年考古條件很差,沒有專車運送,「我和李蔚然把出土文物包了兩個大包,用肩膀扛著走下了山坡。」
「不得了呀!這批東西在考古簡報公佈後,震驚中外。故宮方面得知消息,主動提出要用明清瓷器和我們交換。」對於前天故宮方面有人稱是以「調撥」形式從南京將兩件瓷盤調撥到北京,季士家澄清說,「事實不是這樣的。故宮沒有調撥權力,調撥文物必須要經過文化部,國家文物局批准。」他說,故宮當年是用一堆明清瓷器換得了其中兩隻盤子。
40年前發掘的這座墓
墓主人汪興祖是什麼人?
盛華傑介紹,汪興祖出生於元代中期,死於明代初期(公元1371年),安徽省巢縣(今巢湖市)人。他是明朝初期著名的軍事將領,朱元璋的紅人。他跟隨朱元璋,出生入死,建立了卓著功勳。死後,朱元璋賜葬於南京中央門外。
早先,汪興祖跟隨朱元璋,大敗張士誠的部隊,後來又擊敗了陳友諒的部隊,升任湖廣行省參政。隨後,平定武昌、廬州,升任大都督府僉事。再後,跟隨徐達,下淮東、浙西等地,升任同知大都督府事後,汪興祖統帥大軍北征,攻破徐州等地,招降五萬餘人,並順利拿下濟寧、濟南等大城市。
洪武元年,汪興祖以都督兼右率府使身份,攻克汴梁、洛陽等地。後跟隨徐達,攻佔德州、元大都(元朝首都)。之後,又攻下永平、大同等地,任晉王武傅,兼山西行都督府僉事。
汪興祖在與傅友德進攻四川時,身中飛石陣亡。汪興祖死後,朱元璋十分悲傷,封其為東勝侯。
汪興祖墓都出土了些啥?
記者從汪興祖墓發掘簡報中瞭解到,位於南京中央門外張家窪小土山南麓上的汪興祖墓,出土文物有宋、元官窯和哥窯瓷、金器、銀器和鑲金托雲龍紋玉帶。
據悉,其中出土的14塊玉帶更是精美絕倫,堪稱中國古代玉雕工藝之傑作。這是迄今為止,所見明代職官最高規格的賜授玉帶。目前,這組玉帶正在朝天宮《玉堂佳器》精品廳展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