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總師:殲10試飛6年未摔一架


http://news.wenweipo.com   [2011-08-13]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據人民網報道,早在1978年以前,美國的第三代戰機——F16就已經發展出十幾個改進型號,但是中國的殲擊機卻還是第二代的水平,已經形成了巨大的歷史落差。第三代飛機的設計技術在我國航空領域還是一片空白。對於設計團隊來說,為了實現戰鬥機的高性能,他們需要做的不單單是填補空白,還要嘗試最先進的設計方案。

宋文驄 (殲-10飛機總設計師):抄人家的或者沿用老的殲七佈局,那個不行的。做這個飛機也有很多風險,事情就是這樣的,如果你前面沒有困難,沒有風險,也就沒有推動力。

殲-10戰機6年試飛無一敗績

1998年3月23日,殲-10戰機首飛。試飛大隊長雷強擔任了首飛任務。第三代戰機的標誌性特點就是電傳操控。因為氣動佈局等特性,飛機上天後是一個不穩定的狀態,傳統的操縱桿連動方式已經無法控制它的飛行,需要成熟的新式電子飛控系統才能駕馭。電傳飛控系統一旦出現問題,飛機便會失去控制,後果無法想像。

雷強 (殲-10飛機首飛試飛員):原來我最擔心的就是咱們電傳系統出問題,那就是飛機不可控。

楊偉 (時任殲-10飛機飛控系統負責人):當時給我安排的任務是在飛機邊上對飛控系統進行全面的檢查。因為是首飛,我們檢查了三輪;確保一切滿足條件。我當時豎了兩個大拇指頭,告訴雷強,說飛機準備好了。

雷強 (殲-10飛機首飛試飛員):當我飛機滑出的時候他一直給我這樣比劃著,兩個大拇指這樣。那個我覺得給了我很大的信心。

飛機滑行——拉升——沖天。這短短的幾秒,空氣彷彿是凝結了一般。飛機的呼嘯聲將每個人的心都懸到了嗓子眼,人們屏住呼吸,臉上沒有任何表情,只是靜靜地仰望。當雷強駕駛飛機安全降落之後,所有人的情緒再也無法控制了。

這個默默落淚的人叫楊寶樹,他被任命為殲-10飛機生產總指揮時已經58歲。而這個場景,是他陪伴著殲-10留下的最後一組鏡頭。從設計、加工到總裝,他陪伴這架飛機度過了十七年,然而在定型試飛的最後關頭,他累倒了。1999年9月9日,這位殲-10研製功臣永遠地離開了。在病情惡化、處於深度昏迷時,他還在喃喃自語:「飛起來……拉高!再拉高…」。

首飛圓滿成功,但這僅僅是戰機研製工作一個新的開始。隨後的每一次試飛,每一項工作,都如履薄冰,都面臨著首飛一樣的艱辛和挑戰。

作為一架戰鬥機型號來說,試飛的週期大約要佔整個飛機研製的三分之一以上。戰機試飛,被稱為是「刀尖上的舞蹈」。從美國的F-16、俄羅斯的蘇-27、到法國的幻影-2000,這些先進戰機都在試飛階段發生過機毀人亡的慘劇。殲-10作為我國自主研製的第三代戰機,能否經受藍天的檢驗,沒有人有百分之百的把握。

周自全 (殲-10飛機試飛總師):有人預言,殲十試飛肯定要摔飛機。而我們這些試飛員,都是很優秀的試飛員,他們自己都說,他說現在就是看輪到哪一位弟兄了。

在外人看來,飛機試飛是個風險性極大的職業。然而對於試飛員來說,這是他們必須忘掉的事情,因為只有通過試飛,才能獲取寶貴的數據,為飛機的研製定型提供科學依據。

張景亭 (空軍某試飛團團長):風險只是試飛當中的一部分,它更重要的工作,還在於飛機從不成熟到成熟,從沒有戰鬥力到有戰鬥力這麼一個過程。

在試飛員的背後,有著一個強大的保障團隊,這個團隊看似尋常,卻在時時刻刻影響著飛行的成與敗,甚至試飛員的生命安全。

周自全 (殲-10飛機試飛總師):有一次咱們的飛行準備過程中,飛機開著車,上天之前要檢測飛機狀態。夏天啊,在40多度的機場,後來檢查通過了,最後有一個機務人員發現,有一滴油從縫裡流出來。那個液壓管在這個時候才破裂,如果說他不是這麼高度聚精會神,他不會發現,如果他沒有豐富經驗的話,他也發現不了,如果這個東西帶到天上去,那個後果是不難想像的。

在歷時六年的殲-10高強度試飛過程中,沒有摔過一架飛機,連飛機大幅損壞的類別事故都沒有發生過,這在全世界戰機試飛史上都是令人驚訝的成績。

2006年,殲-10飛機正式向外界揭開了神秘的面紗,成為世界三代戰機群中一顆閃亮的新星。

3個月完成「飛豹」殲擊轟炸機三維設計

我國第一架完全自主研製的新型殲擊轟炸機,有人稱它為「飛豹」。新型殲擊轟炸機從開始立項,到首飛成功,再到裝備部隊,只用了短短5年的時間。而這,曾經一度被業內人士認為是「無法完成的任務」。

唐長紅 (新型殲擊轟炸機總設計師):幾乎飛機的每一個零件都得進行重新畫圖,重新設計。那這樣的話,時間又要求得非常緊張,如果沒有新的技術手段,用傳統辦法是沒有辦法按期完成這項任務的。

新型殲擊轟炸機的研製和生產恰逢全球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時期。計算機三維設計和數字化裝配,是新時代飛機設計手段的重大革命。經過三個月夜以繼日的技術攻關,新型殲擊轟炸機實現了在計算機上進行飛機的三維設計。這一創舉標誌著我國的飛機設計手段實現了質的飛躍。



123下一頁

      責任編輯:小宇宙
殲10B外形大變 配國產發動機      [2011-08-10]
巴國又獲殲10B 美媒稱不可靠      [2011-08-09]
巴空軍成殲-10B首個海外買家      [2011-08-07]
專家:殲10與西方戰機尚有20年差距      [2011-08-01]
中國殲10基地 首向韓防長開放      [2011-07-19]
韓媒:中方首次公開殲10基地      [2011-07-18]
解放軍報:海軍裝備殲10戰機      [2011-07-10]
軍報披露中國海軍已裝備殲10      [2011-07-09]
新華社:應在巴黎航展展示殲10      [2011-06-23]
歐軍火商:颱風領先殲10整1代      [2011-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