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參與撰寫的學者吳景平在整理全套《中華民國史》。
正面與敵後戰場篇幅3:2
近年來,對國民黨在抗戰正面戰場的作為的披露在書中也得到體現,在篇幅上大於敵後戰場。從《中華民國史》第9卷(1937-1941)的目錄來看,第二章《抗戰爆發初期的對日作戰》、第四章《正面戰場的繼續作戰》和第六章《相持階段的正面戰場》除個別小節穿插了中國共產黨敵後戰場的戰事外,用了約140頁篇幅講述國民黨在正面戰場上的作用。專門講述敵後戰場的除了第七章《相持階段的敵後戰場》39頁篇幅外,在第二章中有20餘頁篇幅的專節《第二次國共合作的推進與華北敵後戰場的開闢》。
吳景平說,當時國民黨是執政黨,擁有百萬大軍,而中國共產黨長期處於非法狀態之下,第二次國共合作之初只有3個師的編制,在戰爭爆發初期,日本的主要兵力投放在正面戰場,就特定的戰鬥和戰役的規模而言,肯定是正面戰場來得較大。共產黨主要是在敵後戰場的配合,如游擊隊在側翼騷擾主力日軍的行動,破壞日軍的交通線和供給線,在直接打擊日軍的同時,減輕了正面戰場的壓力等。
吳景平認為,想全面認識和客觀評價歷史並不難,只要超越單個黨派的立場,從中華民族的角度來看待問題,就能客觀介紹每種力量在抗日戰爭中起到的作用,也不會使《中華民國史》的抗戰部分變成中國共產黨的敵後游擊戰。「無論『國軍』還是『共軍』,都是中國軍隊,這是不可改變的歷史事實。」
展現對國共關係的新理解
書中展現出對國共關係的新理解,吳景平介紹,新理解體現在《中華民國史》的歷史觀上,它將日本侵華戰爭作為一場每個中國人都無法迴避的災難,除了堅決抵抗,沒有退路、沒有其他出路。在此前提下,無論國共兩黨還是無黨派人士,雖然在表達方式上有所不同,如共產黨在日本入侵後,馬上要求華北和平津的民眾起來抵抗,而國民黨方面則經過長時間的猶豫和彷徨,但從整體來看,都是從民族大義的立場出發,堅決抗戰。
「這是我們力圖把握和表現的。」吳景平說,撰寫者通過盡可能多地掌握史料,從中挑選核心內容,客觀體現中國社會各界、各種力量對抗日的反應,「書稿平實地體現了這個過程。」
平實的態度,也表現在不迴避兩黨在現實中確實存在的矛盾,有時甚至會發生相當激烈的衝突。如對皖南事變發生的必然性和歷史過程,均通過詳細的史料予以闡述,當中包含相當多的新引用史料。
《中華民國史》主編之一、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長汪朝光表示,這套書無論是對於清末民初報紙材料的利用,還是對於台灣地區和海外所藏史料的利用,都彌補了以往民國史研究對於史料利用的不足。對許多具體問題的論述及看法和結論,無論是北洋時期的政治外交,還是國民黨時期的內外關係,都有新意和突破。對民國時期的若干政治人物,如蔣介石有全面深入的論述,評價較以往更全面、立體、平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