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揚子晚報報道,美國紐約的「佔領華爾街」抗議活動進入第三周。紐約警方1日下午逮捕超過700多名在布魯克林大橋堵塞交通的示威者,但抗議活動2日繼續,誓言持續過冬。在10月最初兩天的週末,美國境內多個大城市出現響應紐約活動的抗議,如洛杉磯、舊金山、華盛頓、波士頓等重要城市。
美國抗議升級
紐約示威繼續
新人加入,「抓一個就冒出來倆」
目前,仍有千餘名示威者2日在華爾街附近的祖科蒂公園聚集,舉著標語、喊著口號,聲稱代表美國99%的社會,抗議華爾街金融機構的貪婪腐敗,指責政府對少數金融機構的救助導致美國絕大多數人的經濟困境。
1日遭短暫拘捕後獲釋的前建築工人羅伯特·卡米索斯告訴法新社記者:「抓了我們一個人,就會有兩個人冒出來。我們是軍團,因為我們人員眾多……大多數人都回來了。」
來自紐約的教授澤弗·蒂奇奧特說,這是她第三次在週末參加這場抗議,考慮當晚留在公園,以前從沒這麼做。蒂奇奧特承認,抗議活動「不大可能」確保實現示威者向金融系統提出的要求,但「我們應當去嘗試」。
活動現場,一些青年人舉著標語寫道:「不要害羞,加入我們!」一名示威者說,他發現最近抗議活動中增添了一些新面孔。
2日,來自紐約一所公立學校的教師團體加入了抗議,據稱該校絕大多數學生都生活在貧困線以下。一名女教師表示,是華爾街造成了國家經濟出現嚴重問題。「我的學生們是美國未來的工作者,但他們的人生卻在不斷地滑落,這是很多問題導致的,包括失業和犯罪。」
據報道,示威者5日還會再次走上華爾街,進行抗議示威。
紐約市長暗示「不容忍」
紐約市長布隆伯格上周暗示,不會無限期容忍示威行動,其他人也「有權走在街上而不受騷擾」。他批評說,示威者不應針對華爾街那些「年薪4萬至5萬美元勉強維持生活」的人,但此舉惹來輿論質疑。
紐約市警察局表示,並未因抗議活動而增派人力至示威者宿營現場。警方也不會改變對示威的處理方式,會繼續正常巡邏和監控。
示威者稱被警方「誘捕」
警方1日大量逮捕阻斷交通的示威者,人數超過700名。紐約警方說,1日大多數被捕者收到擾亂秩序罪的刑事法院傳票後當晚獲釋。但有報道稱,仍有大約20人沒有獲釋。
示威者抗議紐約警察沒有事前警告就實施拘捕。
紐約市警察局2日公佈視頻資料說,1日在實施拘捕前,警察曾多次警告示威者不要阻礙公共交通,在數次警告無效後才開始拘捕。
有示威者質疑警方是「誘捕」,認為警方把他們騙入了圈套,先允許他們走上布魯克林大橋,甚至還護送他們過橋,然後在幾百人上橋之後,警方把遊行隊伍切斷,再用橙色的隔離網圍住人群的兩端,開始抓人。
全美多城響應
示威者聲言「佔領洛杉磯」
始發於紐約的抗議活動,經歷半個多月後,蔓延至美國境內多座城市,從西海岸到東海岸,洛杉磯、舊金山、丹佛、芝加哥、華盛頓、波士頓、西雅圖等城市均出現針對金融系統的規模不等的抗議活動。
《洛杉磯時報》報道,洛杉磯在上週末成為抗議者的舞台。約800名示威者在美國洛杉磯市政廳前的草坪安營紮寨,聲援紐約「佔領華爾街」的抗議活動。示威者從1日晚間開始聚集,他們帶著毯子、帳篷、床墊、食物等物品,手舉抗議牌,當夜便駐紮在了市政廳前,一些人還圍成圈子召開臨時會議。一些過往車輛鳴笛以示支援。
示威者效仿紐約「佔領華爾街」的示威活動,發出「佔領洛杉磯」的口號。許多示威者打出「我們是99%」的口號,抗議政府的經濟政策只使1%的人成為真正受益者。他們要求改變這種現狀,要求得到好的工作和福利保障。
洛杉磯警察局發言人透露,2日下午,警方沒有對示威者進行干涉,也沒有逮捕任何人,並正在就是否允許示威者繼續在市政廳前宿營的問題與之進行談判。
一名美軍退伍軍人舉起的標語上寫著「4477=99%」。前一個數字代表美軍在伊拉剋死亡的人數。
2日下午,一些行為藝術者在市中心街道遊行,還有一些藝術者分別組織抗議活動,表達類似情緒。
示威者表示,他們正在製作大型的標語橫幅,在3日市政府工作人員上班後,他們會舉行更大規模的抗議活動。
在波士頓,上千人在上週末參加抗議活動。按活動組織者說法,大約3000人參加1日在美國銀行辦公樓外的抗議遊行,抗議金融系統貪婪、要求制止銀行對抵押品取消回贖權。24名示威者被警方逮捕,被控犯有侵犯行為。
此外,芝加哥有近百名示威者包圍芝加哥聯邦儲備銀行。舊金山亦有數百人在金融區集會,多人被捕。西雅圖等地也有超過百人上街,抗議企業操控政府。
探訪大本營
示威者做好過冬準備
誓言要打「持久戰」
「佔領華爾街」抗議活動自9月17日開始,抗議者從早到晚都駐紮在華爾街附近的祖科蒂公園,每天都舉行示威遊行,在華爾街金融機構外舉標語、喊口號,抗議華爾街「貪婪」無止境、指責政府救助少數金融機構而使多數人陷入經濟困境。
組織形式鬆散
沒有明確領導者
事實上,「佔領華爾街」運動由加拿大反消費雜誌《Adbusters(廣告剋星)》7月的一篇文章發起,文中號召2萬人在9月17日佔領華爾街,通過和平靜坐等形式,聲討華爾街金融業者。之所以選擇9月17日,是因為當天是美國憲法日。
這一提議迅速在網上散播開來,運動真正主力是由紐約一班社會活躍分子、藝術家與學生組成的「紐約市人民大會」,他們稱這一示威模式受西班牙馬德里市中心近月的紮營示威啟發。
「佔領華爾街」活動以一個鬆散組織的形式出現。目前,「紐約市人民大會」已成為這場活動的實質決策機制,它並沒有明確領導人,而是依據人人平起平坐的原則作協商。示威者則來自四面八方,從最初的200人發展到數千人,其中還包括音樂系的博士生、穿西裝的中產男子、從市郊駕車來撐場的家庭主婦……
做好過冬準備
有醫院圖書館還出報紙
「佔領華爾街」在活動初期的聲明中就聲稱,示威者將在公園營地過冬。如今,公園裡鋪滿床褥,卻亂中有序,在帳篷林立的小社區,食物站、IT資訊中心、圖書館、醫療站等設施齊備,似乎已準備抗爭至入冬。
公園中心的食物站擺放了民眾捐出的炸雞及薄餅等食物。大會把當地一個薄餅店的電話放上twitter,導致全國各地的支持者致電薄餅店叫外賣送到公園,薄餅店生意大增,老闆乾脆推出名為「OccuPie」(與佔領的英語occupy同音)的食品向示威者「致敬」。大會目前已因食物太多,呼籲外界暫停贈送薄餅。
公園裡有一座臨時醫院,還有數名心理治療師,開導深受失業困擾的示威者;IT科技資訊中心則有電腦讓示威者得到最新資訊,並可使用便攜式發電機為筆記本電腦提供電源;在圖書館,可以借閱各方捐來的書籍。但公園沒有廁所,示威者只能借用附近麥當勞的廁所。
為了打持久戰,公園每天舉行兩次大會,籌備行動,講目標。示威者還分成各委員會,包括糾察委員會、行動委員會等。
示威者認為主流媒體對他們的報道存在誤導,於是自行籌款出版《佔領華爾街日報》,上週六開始印刷5萬份免費派發。
當被問及「示威什麼時候才結束」?有人說,待天氣降溫至零下吧。「當局以為我們待不了多久就會散去,但我們沒有,」一名19歲的抗議者說,「我們要一直待下去!」另一名來自俄勒岡州的女性抗議者告訴記者,活動正在變得越來越有秩序。「我們的目的不是要佔領華爾街,也不是簡單的窮人反對富人,而是抗議那些金融寡頭決定哪個政客當選和哪個項目該獲得資金援助。」
「我們是99%」
運動反映美國社會分裂
示威者自稱代表99%的社會民眾,要和1%的所謂精英階層對話。當地分析人士認為,抗議活動反映了美國普通民眾對經濟低迷的失望情緒,是當前美國社會矛盾的一個寫照。
來自緬因州的碩士畢業生哈里遜只能出賣勞力賺錢,他說:「博士、碩士、學士生現在要為咖啡店侍應生這樣的工作爭破頭。」
紐約布魯克林區的30歲社工沃斯特舉起的標語上寫著:「伊拉克戰爭。失業。阿富汗戰爭。誰在賺錢?華爾街的投機分子。」另一名示威女子的標語牌寫著:「銀行被拯救。我們被出賣。」
有分析稱,這些都反映了美國經濟社會的分裂狀態。
示威規模擴大
會否達「騷亂級」難測
民眾對於「佔領華爾街運動」是否會演變成騷亂的擔憂越來越強烈,但觀察家們認為華爾街遊行不可能「翻版」8月份的英國騷亂。
今年是示威遊行和社會騷亂頻發的一年。歐洲的希臘雅典爆發政治騷亂,西班牙馬德里出現靜坐示威,英國倫敦則發生了打砸搶事件。南美洲的智利也爆發了大規模的學生與工會遊行。而南亞的印度則有數千名示威者出現在街頭,支持社會活動家與絕食抗議者哈扎爾。出現騷亂的國家出現了一些共同的社會與經濟趨勢:國家經濟不景氣、貧富差距不斷拉大、中產階級生活水平面臨威脅,以及民眾對於政治與商業精英階層的憤怒。
目前,美國具備了這些騷亂發生的客觀條件。難怪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等媒體認為,小規模示威愈演愈烈,有可能演變成類似於8月倫敦發生的騷亂。
然而華盛頓觀察家指出,美國的文化特點決定了短期內美國還不會出現社會騷亂,對「美國夢」的追尋是建立靠自己努力來追求自由和幸福,在這點上美國人還是理性的。
有分析稱,示威者多數都是年輕人,他們的目標主要是為了反對華爾街的這種金融腐敗,反對大公司濫用金錢施加政治影響,同時也反對奧巴馬向銀行機構提供這種大規模的援助,因為這一部分會影響到他們個人生活。從下一步演變來看,雖然現在規模有變大的趨勢,而且示威者也通過網絡向外面散佈了一些信息,獲得一定的影響力,但是要再進一步發生大規模暴力騷亂這種形式的可能性,目前說應該還不是特別的明顯。
另有觀察者指出,紐約抗議活動與最近倫敦發生的騷亂不同,雖然都是年輕人,但紐約的示威者比較自律,希望以合法途徑表達訴求。
政治影響難料
對小奧連任可能造成麻煩
不過,奧巴馬已經開始進行他的競選連任籌資之旅,在美國金融心臟發生這樣大規模的示威,對他來說顯然不是什麼好消息,美國的失業率仍然居高不下,會成為奧巴馬競選連任過程中一個非常大的麻煩。
「佔領華爾街運動」能否發揮政治影響力,難以預料。美國主流傳媒極力營造「佔領華爾街運動」無組織、無目標。而美國茶黨運動初時亦是零星抗議活動,最終異軍突起,左右主流政治生態。「佔領華爾街」參與者以自由派居多,《紐約雜誌》便指本次運動是自由派對茶黨的回應。自由派早已不滿總統奧巴馬「放生」華爾街,工會近日開腔撐「佔領華爾街」,希望壯大自由派聲勢,這對爭取連任的奧巴馬禍福難料。
歐洲也不消停
葡萄牙18萬人大遊行
反對政府財政緊縮政策
據報道,因抗議政府在援助貸款協議下採取的財政緊縮措施,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和第二大城市波爾圖1日爆發遊行示威活動,約18萬民眾走上街頭,抗議政府。其中,里斯本有13萬人參與示威,波爾圖有5萬人。
據報道,在里斯本,包括工人、學生、公司職員、政府公務員等在內大約13萬名葡萄牙民眾,手舉著「反對貧窮與社會不公,反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入侵」、「要求增加就業」等橫幅,紛紛走向位於市中心的自由大道,舉行大規模遊行抗議活動。示威者高聲要求「工作、勞動者、養老金和社會權利」。與此同時,葡萄牙第二大城市波爾圖也有約5萬名民眾舉行了街頭抗議遊行。兩座城市的抗議民眾加起來達到18萬,這樣大規模遊行活動,對於人口只有1084萬左右的葡萄牙來說,已經是非常罕見的了。
根據當地媒體報道,這次抗議遊行主要是由葡萄牙最大的工會擁有70萬名會員的葡萄牙勞工總工會(CGTP)發起的。工會負責人在遊行當天表示,此次大規模遊行,一方面是為了向政府爭取葡萄牙工人更多的權益保障,一方面也是為了向執政已經百天的葡萄牙新政府所推出的財政緊縮政策給葡萄牙國內造成的低迷狀況表示抗議。葡萄牙勞工總工會秘書長希爾瓦說:「是時候改變路線了。我們需要另一套政治方案。」
葡萄牙勞工總工會發言人宣佈,工會還將於10月20日到27日在里斯本和波爾圖舉行規模更大的遊行和罷工活動。
今年4月,葡萄牙成為繼希臘和愛爾蘭後第三個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申請緊急財政援助的歐元區國家。5月初,葡萄牙政府與IMF和歐盟達成協議,將在今後3年有望獲得780億歐元援助貸款,前提是必須削減開支。因此,葡萄牙政府隨後推出一系列財政緊縮措施,包括大幅提高稅率、凍結養老金和工資增長、減少失業救濟金等,使國民生活大受影響。
英國3.5萬人示威
保守黨年會在抗議聲中開幕
同樣在10月2日,在大西洋對岸的英國,執政黨保守黨的年會在3.5萬名示威人群的抗議聲中開幕。遊行隊伍高喊著「保守黨下台」等口號,要求卡梅倫政府停止緊縮預算政策。
2日,英國執政黨保守黨在曼徹斯特舉行年會。在開會的大樓外面,英國工會聯盟組織了3.5萬名來自全國各地的教師、工人和學生舉行抗議,反對聯合政府有關削減公共開支的舉措。
在現場,大量警察嚴陣以待,防止有極端分子利用抗議製造事端,但沒有逮捕任何人。
英國勞工聯合會秘書長麥克拉斯基表示:「我們需要一個龐大的抵抗聯盟,包括工會組織、社區團體、宗教組織、學生和老年公民。我們尤其要讓年輕人做先鋒,去年這個時候有6萬到7萬學生走上了倫敦街頭。」工會聯盟另一名領袖馬克警告說,11月30日英國多個工會將組織大規模罷工行動,屆時每個城市都會拉起警戒線。「如果你不鬥爭,那你每次都是輸家。現在正是奮鬥的時候。」
艱難時日·現象
希臘
出現「以物易物」替代貨幣
歐洲債務危機愈演愈烈,希臘民眾面對減薪、加稅、希臘能否留在歐元區的窘境,已有好幾個組織推動「以物易物」替代貨幣,會員人數快速增加。
據《紐約時報》報道,待業男子馬瑞迪斯和其他5人在濱海城市佛洛斯創辦在地貨幣交易網,會員一年來從50人暴增到400人。馬瑞迪斯的網絡基本上靠「以物易物」的想法運作。當地人上網註冊即可成為會員,每個人的賬戶一開始是零,提供物品或服務可獲得和歐元等值的替代貨幣。組織發給會員類似支票簿的票據,可用來購買其他會員的物品或服務。
據報道,會員最多可借300替代貨幣,但要在一定期限內償還。佛洛斯有幾名自營業者(包括獸醫、裁縫、驗光師)也接受替代貨幣,可是要折價。
馬瑞迪斯的組織每個月辦一次露天市集,由當地農民會員供應新鮮食品。
克里特大學政治經濟學教授史塔瑟吉斯表示,債務危機出現後,以物易物的組織就陸續在希臘出現。希臘的社會福利不足以照顧全部有需要的民眾,以物易物組織可填補缺口。
希臘目前失業率超過16%,而且經濟還在萎縮。佛洛斯以物易物組織創辦人之一荷琵絲說,他們的構想是讓會員在艱難時期互相幫助,萬一希臘退出歐元區,替代貨幣組織可讓日常交易繼續運作。
另據報道,希臘內閣預計在當地時間3日凌晨通過在年內裁減3萬名公務員的計劃,以便減少國家開支,履行2010年5月獲得歐盟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救援貸款時作出的承諾。目前希臘政府的自有資金只夠用到10月中旬。
法國
沒空慢慢享受,改吃快餐
法國人一向以懂得享受生活而自豪,即使上餐廳吃一頓午餐,動輒要個半小時,但隨著經濟衰退日益嚴重,不少人勒緊褲頭,改變這種慢慢享受的傳統飲食文化,改吃快餐,而法國打工一族也很少去餐廳。
日前公佈的一項有關法國人飲食習慣的調查結果,打工一族平均只花22分鐘吃完午餐;29%民眾為了省錢,改在家中吃午飯,帶飯盒上班的人數顯著上升,吃快餐比率更升了9%。難怪一些名廚近年都開設大眾化快餐店,售賣三明治,搶攻平價餐飲市場。
分析認為,法國人改變飲食習慣始於2008年的金融海嘯,法國人逐漸減少到餐廳進膳的開支,即使到餐廳用膳,也不吃頭盤菜和少喝紅酒,加上近年不少打工仔工時增長,上班地點又遠離住所,以致沒時間好好吃午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