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國際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京報:中東大變革 2012仍在進行


http://news.wenweipo.com   [2012-01-01]    我要評論
         

2011年11月27日,埃及開羅,示威者聚集到廣場上,高喊口號。解放廣場上仍有上萬名示威者聚集。

【文匯網訊】據新京報報道,過去的一年,是國際政治、區域政治大變革、大動盪的一年。中東北非地區,因為一名小販怒而自焚,推倒了區域大動盪的多米諾骨牌,且從去年1月至今,依然沒有停息的跡象;拉登的被擊斃,終結了美國主導的十年反恐大格局;而歐債危機拖累歐盟,金磚五國日益用一個聲音說話,則折射了國際格局的新變化。

過去一年中,蝴蝶效應在中東北非上演。

突尼斯一個26歲的年輕水果小販自焚,洶湧的抗議聲迫使執政23年的總統本·阿里流亡海外。影響持續發酵,民眾群起響應,不到一年的時間,中東北非的多個強勢政權紛紛倒台,眾多強人或流亡,或受審,或殞命。

一年過去了,期待中的民主、和平和自由,是否降臨到阿拉伯世界的土地上?曾經深陷水深火熱中的民眾,對他們戮力同心爭取來的現狀是否真正滿意?大中東的變局,下一步會往哪裡去?

劇變接連發生

馬哈魯斯所不知道的是,一個突尼斯小販的死,為自己這一年動盪埋下了深遠伏筆。

巴德裡·馬哈魯斯從利比亞回到埃及已經幾個月了,目前依然每天都在為生計而苦惱。「我早就知道,回來也很難找到工作,所以我開始自己種菜。」這位大個子無奈地表示。

2011年2月17日,利比亞第二大城市班加西突然爆發民眾大規模起義,抗議卡扎菲42年的獨裁統治。局勢霎時一片混亂。班加西恰恰是馬哈魯斯等埃及海外勞工的聚集地。

馬哈魯斯回憶說,剛開始誰也沒想到局勢會惡化到動搖統治的地步,所以並沒有著急回國,但利比亞革命進展神速,2月底所有的工廠項目都停工了,武裝分子動不動就到埃及勞工的宿舍來搶劫或威脅,馬哈魯斯只得考慮離開利比亞。

3月的初春,馬哈魯斯和大批同胞提著廉價的行李箱,沿著班加西到埃及口岸的簡陋公路一直向東,回到祖國。

埃及人大規模返鄉潮來臨之前,他們的同胞早就先利比亞人一步,將自己的統治者趕下了台。

2月11日,統治埃及長達30年的穆巴拉克,在首都開羅解放廣場的血光和槍聲中,被迫交出了總統權杖,軍方接替他組建臨時政府。穆巴拉克一家人從此被軟禁和監視。北非地區最重要的兩個國家接連出現了政治危機,讓世界各國吃驚不已。

馬哈魯斯所不知道的是,僅僅是一個突尼斯小販的死,就為自己這一年動盪埋下了深遠伏筆。

緊隨其後的,還有小國也門。2011年1月,也門通過一份憲法修正案,取消了總統只能擔任2個任期、每個任期7年的條款,將總統任期改為5年,且總統有權提名自己無限期連任。23日,數千名也門民眾在首都集會,抗議總統薩利赫延長任期。抗議持續了半年之久。

埃及:亂局攪亂民生

與穆巴拉克政權被推翻前相比,埃及的私營部門投資下降了33%,公共部門的投資下降了17%。

然而對平民來說,生活是第一位的。馬哈魯斯不關注政治,穆巴拉克下不下台,他也並不在乎。「換誰統治都是一個樣,失業率一直很高,所以我們才要到利比亞打工。」他坦率地說。

和穆巴拉克比起來,馬哈魯斯更在乎卡扎菲。據埃及官方的統計,埃及勞工占利比亞外國勞工人數的70%左右。原因很簡單,在卡扎菲統治下,利比亞局勢相對穩定,特別是執政後期,卡扎菲著力改善與西方的關係,國際大型油氣公司紛紛來到利比亞淘金,卡扎菲政府的腰包鼓了起來,給本國人提供了很多免費的福利。由於利比亞人習慣了「不勞而獲」,海外勞工就成了重要勞動力。利比亞的人口600多萬,而有數據統計,正常年份在利比亞打工的埃及人竟有150萬之多,幾乎都是在埃及國內找不到工作的廉價勞動力。對很多埃及勞工來說,利比亞的工作即使累點,至少能養家餬口。

然而班加西起義後的持續動盪局勢打破了埃及勞工的美夢。

這段時間,馬哈魯斯等勞工都留在埃及國內,靜觀局勢變化。他住在一個名叫薩德·阿拉村的村莊。他從村裡獲得了小額貸款,買了一輛三輪車,以便能把種的菜販賣出去,再到附近的市區買來一些生活必需品,出售給村民。

他說,工作很忙,不過倒賣之後剩下的利潤,和他在利比亞打工的收入比起來,還是捉襟見肘。

埃及臨時政府在2011年7月曾公佈過一個數據,稱與穆巴拉克政權被推翻前相比,埃及的私營部門投資下降了33%,公共部門的投資下降了17%。

「無論是不是海歸,普通埃及人都面臨找工作的窘境。」社科院西亞北非研究所非洲室主任賀文萍稱,埃及官方公佈的失業率是13%左右,但這並沒有考慮就業不足的問題。

這種局面讓薩德·阿拉村的很多村民開始認真考慮返回利比亞的問題。「利比亞局勢完全穩定的時候就會回去,」馬哈魯斯表示。

利比亞:新政權矛盾重重

「之前我只知道一種政權形式,現在可以有更新的體驗。」

但是,利比亞局勢何時能穩定,這是個未知數。

卡扎菲2011年10月喪命,利比亞全境解放後,利比亞的故事就迅速從各大國際媒體的頭條撤退。而如今又面臨著再次被熱炒的局面。

因為兩個月以來的現實並不盡如人意。儘管卡扎菲已死,但利比亞新政權內部矛盾重重,人民似乎也越來越不耐煩。動盪仍在持續。

12月12日「革命首義之城」班加西街頭出現了數千民眾,他們呼喊口號,抗議執政的「全國過渡委員會」改革遲緩,要求主席賈利勒辭職以謝國人。彷彿2月情景再現。

「卡扎菲死後利比亞雖然有了過渡政府,但不是民選的,沒有真正的選舉就談不上實現了民主。」賀文萍認為。

在首都的黎波里,人們也在發洩著不滿。

「過去如果你開著4X4豪車,就會被人嘲笑為是卡扎菲的人,但是現在反對派高官幾乎人手一輛。」在的黎波里擁堵的間隙,出租車司機巴沙爾和乘客閒聊天。

「卡扎菲雖然10月份就被打死,但是這裡的零星戰鬥在11月還有呢。」巴沙爾回憶說,他不清楚這些武裝分子是卡扎菲的死黨還是不滿現政權的民兵武裝。

在賀文萍看來,利比亞如今面臨的嚴峻考驗之一就是「山頭林立」。之前持續8個多月之久的無政府狀態帶來了武器的大氾濫。「至今還沒建立一支全國的安全武裝部隊。」

的黎波里市民為了防止潛在的危險,幾乎每家都藏有槍支;而一些自詡推翻卡扎菲有功的部落和民兵組織,更是希望以武裝作為籌碼,在未來的利益分配上分得一杯羹。

雖然利比亞現政權幾次呼籲民眾上繳武器,武裝組織也要「歸順」新主,但是收效甚微。

巴沙爾曾親眼看到光天化日之下,的黎波里街頭的暴力活動,他反問乘客,「這就是那些政治家所說的自由嗎?」

不過這位30歲的阿拉伯男子還是對卡扎菲倒台後的時光感到憧憬。「之前我只知道一種政權形式,現在可以有更新的體驗。」

就在幾天前,2011年12月24日數千利比亞人回到了烈士廣場,舉行卡扎菲時代以來的第一次慶祝利比亞從西方殖民者手中獨立的活動。人們用紀念那個42年前被卡扎菲推翻的伊德裡斯王朝,來表達對卡扎菲「綠色統治」的嘲笑。

賀文萍擔心,利比亞推翻了舊秩序,但是新秩序沒有完全建立的情況下,該國的歷史矛盾、部族矛盾、東西部矛盾可能會激化。

儘管上百萬埃及外勞似乎還在考慮今後的生計,但好消息已經傳來——利比亞新政府政權和埃及新政府最近開始接觸,談判合法外勞的重新派遣問題。

馬哈魯斯和他的同伴們,估計能在2012年的春天看到希望。

也門:極端主義或將回潮

強人下台之後,極端主義會不會趁機回潮成了2012年的一個變數。

對於埃及人來說,如果他們認識也門的阿拉伯兄弟,和他們談談生活,或許會為自己目前的境遇感到慶幸。

也門是阿拉伯世界中經濟最不發達的國家,多山地、缺資源,長期內戰,民生一直凋敝。鐵腕強人薩利赫依仗軍隊堅持了數月之後,在反對派一次攻打首都的戰役中被彈片擊傷到沙特治病,隨後參透時局在11月底宣佈讓權。與利比亞和埃及強人相比,薩利赫保全了自己,算是實現了「和平過渡」。然而薩利赫走後的各方協議要求在3個月內舉行大選,此時的也門卻紛爭不斷,民眾顯得無奈卻默默忍受。

「一直這樣。」南部山區的婦女加姆娜戴著頭巾,全身裹得非常嚴實,只露出一雙眼睛。她對記者說,家裡的男人進山打游擊,自己拉扯3個孩子生活。每天打水都要走很遠的路。

也門南部是「基地」組織阿拉伯半島分支活躍的地區,薩利赫支持反恐戰,很多不滿薩利赫的人都是成分複雜的反對派和地方武裝組織,因而強人下台之後,極端主義會不會趁機回潮成了2012年的一個變數。

「薩利赫下台不意味著局勢穩定,現在台上的人還都是薩利赫的舊部,所以也門人依然抗議示威,亂局還將持續。」賀文萍分析說。

殊途能否同歸

摩洛哥、阿爾及利亞等國紛紛廢除了「緊急狀態法」,還政於民成了新一輪潮流的主旋律。

但樂觀的景象也在鼓舞人們。2011年12月17日,數千民眾聚集在博阿齊齊的老家——小城西迪布吉德的中心廣場,圍著一座新落成的雕像載歌載舞。這是小販博阿齊齊自焚一週年的紀念日,那座雕像就是人民為了紀念他而豎立的。

不少人都在歡呼:「今天讓人快樂無比,西迪布吉德如今變成了世界舞台的中心。突尼斯開啟了阿拉伯變革的前奏。」

賀文萍稱,如今,除了起義後的利比亞、民主後的突尼斯、革命後的埃及、改良後的也門之外,中東北非其他阿拉伯國家社會中確實都醞釀著一種情緒。「那些暫時沒有受到波及的國家不等於就沒有事情。」

賀文萍注意到,從突尼斯刮起的這股變革之風實際上已經給其他集權國家帶來了壓力。摩洛哥、阿爾及利亞等國紛紛廢除了「緊急狀態法」,還政於民成了新一輪潮流的主旋律。王國政府沙特和科威特都給民眾大派「紅包」穩定民心。

然而政治的不穩定性和經濟的不確定性始終是高懸在這些國家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賀文萍強調,利比亞和埃及的局勢還處於「高度不穩定狀態」,敘利亞和伊朗則坐在火藥桶上,這些都是2012年世界局勢的變數。

大中東之變時間軸

●2010年12月17日

突尼斯小販博阿齊齊自焚喪命。

●12月18日

突尼斯民眾開始走上街頭抗議,演變成全國性示威活動。

●2011年1月14日

突尼斯總統本·阿里流亡,執政23年。

●1月25日

埃及多個城市爆發集會,要求穆巴拉克下台。

●2月11日

執政30年的埃及總統穆巴拉克下台。

●2月15日

利比亞班加西爆發全國性抗議活動,利比亞陷入內戰。

●3月19日

北約開始空襲利比亞。

●8月3日

82歲的穆巴拉克在籠中受審。

●8月20日

利比亞反對派攻下的黎波里,卡扎菲逃亡。

●10月22日

執政42年的卡扎菲在家鄉蘇爾特遇俘被殺。

●11月23日

69歲的也門總統薩利赫簽署交權協議,和平交權。

●11月28日

埃及迎來穆巴拉克下台後首次民主選舉。

●12月11日

突尼斯制憲議會通過臨時憲法。

●12月12日

利比亞再次爆發大規模遊行示威,示威者要求過渡委主席賈利勒下台。

●12月13日

突尼斯制憲會議選出突尼斯新總統。

■ 人物

突尼斯小販

他以自焚式的抗爭,引燃了一場革命。

26歲的大學畢業生博阿齊齊在大街上擺攤賣水果。由於缺斤短兩,被女城管沒收了秤,他和女城管開了一個「下流的玩笑」而招致毆打;氣憤的博阿齊齊拿出汽油點燃自己,他本來只是想威脅城管,結果玩笑開大了。

玩笑最終大到無法想像的地步。一個普通小販的非正常死亡,觸發了中東北非的驚天劇變,阿拉伯世界的歷史掀開新的一頁。

博阿齊齊的母親為兒子而自豪:「我兒子是個英雄」。

眾多普通突尼斯人將博阿齊齊自焚的偶然性發展成了社會變革的必然性,將他從一個普通人神化為反抗鬥士,最終成就了一個嶄新的突尼斯。

博阿齊齊的雕像豎立起來了,自焚的廣場也以他的名字命名。歷史一定會記住他,就如同記住引發「一戰」的那個刺殺費迪南大公的小人物一樣。

卡扎菲

以革命式「英雄」的方式出場的卡扎菲至死也想不到,自己同樣在革命中退場。

成名要趁早,卡扎菲把這句話發揮到了極致。試問27歲就敢奪取政權的人能有幾個?卡扎菲一次成功。

1969年革命後,卡扎菲幾乎就等同於利比亞。雖然他沒有官方職務,只保留上校軍銜和領導者的稱呼,但利比亞的一切都圍繞他的意志運轉。他的話被印成《綠皮書》,小學生都要背誦和學習;他聲稱一切權力歸人民,但利比亞沒有憲法,沒有選舉,也沒有自由的輿論。這一統治,就是42年。

在他執政前20年,利比亞人的確感受到了福利。他曾將石油收入的50%分給各家各戶,教育醫療都是免費……

2011年10月,卡扎菲在老家蘇爾特被無名小卒開槍打死。他留給世界的最後一句話是:「你們懂得是非對錯嗎?」

穆巴拉克

82歲高齡的穆巴拉克陶醉於受人愛戴的幻想裡不能自拔,甚至還準備在2011年第6次參選總統。

1981年,薩達特總統遇刺,副總統穆巴拉克接過權杖。誰也沒料到他能在總統寶座上坐30年。30年後,衰弱不堪的穆巴拉克被人用擔架抬進了埃及法院的鐵籠裡接受審判。從總統到階下囚,他這一生,恍如一夢。

在30年的統治期內,穆巴拉克嚴控異端,使政局大體穩定,人民生活有了大幅度提高。在執政黨大會上,他諄諄教導黨員應該走上街頭,親身接觸老百姓。

他在外交上也頗有建樹,在各國間縱橫捭闔,為埃及爭得了最大的國家利益,西方給其援助,以色列視其為朋友,阿拉伯國家將其看做領袖。

然而穆巴拉克家族數十億美元的不明財產早已宣判了他的命運。僅僅30天的抗議活動,終結了他30年的統治。

薩利赫

這個狡猾的「政壇不倒翁」終於倒了,比別的獨裁者幸運的是,他擁有豁免權。

他是名不見經傳的「土皇帝」,在也門這片從未遠離世界舞台的偏安土地上默默無聞地統治了33年,直到2011年11月被迫簽署協議,交出權杖。

1978年阿拉伯也門共和國(北也門)總統加什米被人暗殺,副手薩利赫被扶正。36歲的薩利赫面臨的是國家分裂的局面。他促進了南北也門的統一,由此民望達到頂點。

然而隨著國家的逐步穩定,薩利赫大搞個人崇拜,長期任人唯親,也門政治腐敗開始蔓延。「9·11」之後,薩利赫親近美國,以為找到了靠山,但這讓國內宗教和部落勢力恨他入骨。

2011年阿拉伯變革之風吹到了也門,就連大學生都走上街頭對他長期執政表示抗議。值得慶幸的是,狡猾的薩利赫終於「全身而退」。

      責任編輯:陳大雪
港媒:未來百年辛亥之夢可實現?      [2012-01-01]
京報:中東大變革 2012仍在進行      [2012-01-01]
俄印交付核潛艇 引巴國恐慌      [2012-01-01]
尼日利亞部分地區進入緊急狀態      [2012-01-01]
美報:2012風雲女性拉加德?      [2012-01-01]
伊朗海軍否認「進行導彈試射」      [2012-01-01]
伊拉克民眾慶祝美軍全撤離       [2012-01-01]
阿盟觀察團赴敘 各方博弈激烈      [201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