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中評社報道,國民黨中央政策委員會大陸情勢雙週報第1614期特稿文章說,整體而言,美國雖然想促進中國大陸成為「世界市場」,以增加美國產品的出口能量,同時美國也想鼓勵其在國際間,成為遵守規範的負責任大國。
但是,中國大陸在經濟、軍事、工業,以及外交等各方面的轉強,又讓美國有顧忌,並試圖限制「中國崛起」,因此,在兩相矛盾下,讓美國對中國大陸的成長既有期待又備感壓力。然而,二十一世紀的中美兩國互動關係,存在許多共同利益和分歧,因此,雙方顯然不宜採取「決鬥式」的拼博,只能用「田徑式」的競逐;同時,兩國互動都需要在經濟上和軍事上取得平衡點,以避免爆發全面性衝突,造成世界災難。畢竟,中國大陸目前是美國公債的最大買主,擁有一點三兆美元債券,佔美國國債的百分之九,而且,美國仍然需要與中國大陸一起處理,包括伊朗、朝鮮核武、氣候異常、新能源開發,以及糧食危機等全球性的重大課題。
我們對上述結論十分欣賞,因為這是很難得的客觀總結中美之間博弈狀況的文字。尤其是能夠指出,中美雙方顯然不宜採取「決鬥式」的拼博,只能用「田徑式」的競逐。這是非常形象、十分貼切的比喻。我們覺得,撰寫這份觀察報告的作者,對中美關係的研究是有能力的。
長期以來,台灣研究中美關係,都是自覺或者不自覺地把台灣與美國放在統一陣線,把大陸放在敵對一方。這樣的冷戰思維,完全不符合中美關係的現狀。如果台灣政界的研究始終不跳脫這樣的局限的話,得不到準確的形勢判斷,終誤政策大事。
跳出來,居高臨下,站在中美雙方的高度來看中美關係,判斷對台灣的影響,是台灣研判中美大勢的必須選擇,這樣才有可能得出客觀結論,使自己能夠把握好政策,立於不敗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