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外媒:莫言獲諾獎無關中國崛起


http://news.wenweipo.com   [2012-12-11]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據環球網援引法國《歐洲時報》12月7日文章,原題:看待莫言請停止鬧彆扭。莫言亮相斯德哥爾摩,用幽默化解記者提出的「難題」,備受矚目的領獎之旅本該開門見喜,卻因一句話而再起波瀾。「獲獎是我個人的事情,諾貝爾文學獎從來就是頒給一個作家的,而不是頒給一個國家的。」

有專欄作者不客氣地說,莫言這是在跟國家鬧彆扭、算小賬,對不起「莫言熱」的追捧者;有評論則稱作家不過是「這個國家這個生活」的代言人,不配獨享殊榮。還有一種很普遍觀點認為,莫言獲獎是中國綜合國力增強的結果,莫言獲獎是諾貝爾委員會的一個大戰略,是諾貝爾委員會對中國成就的肯定。

然而,應該看到,諾貝爾文學獎從來不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象徵,歷史上來自危地馬拉、南斯拉夫、尼日利亞等國家的獲得者,並沒有哪個是因為他們國家崛起而獲獎。莫言終結中國社會的「諾獎焦渴」,雖然恰好逢迎了民族主義熱情的想像,但其實很大程度上是得益於作品翻譯的出色,是東西方文化交流日漸通暢的佐證。

文學作為現實的再現,必然交織著個人與國家民族的真實命運,文學獎雖不是國力的象徵,但的確是國家的展台。從這一角度來說,莫言的獲獎,就不僅僅是他個人的榮譽,也在為整個國家民族添彩。隔膜和偏見的迷霧逐漸散去,我們也應面帶自信的微笑,而不是彆扭地鎖著眉頭。

美國《僑報》12月8日文章,原題:作家是作家,國家是國家 諾獎獲得者莫言用三個寓意深刻的故事完成了他在瑞典的獲獎演說。圍繞他的話題還將一路相隨,而演講之前一句「獲獎是我個人的事情,諾貝爾文學獎從來就是頒給一個作家的,而不是頒給一個國家的」的話就在中國再度掀起波瀾。

這句話的背景是莫言被問及他的獲獎與大陸文化強國建設關係時所作的回答。此言一出,「炮轟者」眾多:「飄飄然」、「為了諾貝爾,祖國都可以不要」、「原來只是莫言得了獎,而不是中國莫言得了獎」……

誠然,中國人盼諾獎久矣,當然在乎世界對中國文學的看法,並希望中國被世界證明。可是,一個作家不等於中國文學,更無法代表整個中國。

從諾獎本身來看,正如諾貝爾文學獎評委、知名漢學家馬悅然一再強調的,諾貝爾文學獎的唯一評判標準就是文學,而文學本身又是一種純粹個人化的創作。文學的歸文學,政治的歸政治,因而,莫言能獲得諾獎,正是緣於其個人的文學成就,而非其它。既沒有必要將莫言獲獎過度拔高,也無須上綱上線。

無關他人、無關政治。對於莫言的獲獎,外界的態度應是:祝賀、再祝賀。從諾獎公佈至今,「莫言熱」持續已久,浮躁的民眾也該降降溫了:反思、再反思。

與其狹隘地去解讀莫言的言行舉止,不如將目光聚焦在中國文學發展與中國文化走出去中。莫言獲獎的最大意義在於,引導人們重新關注文學,一直處於頹勢的文學熱或將因「諾獎效應」而重新燎原,而對於更多創作者而言,則要思考拿什麼作品才能讓「坐家」變成真正的「作家」。

      責任編輯:曾曉
諾獎評委:莫言至少被提名兩次      [2012-12-11]
環時:莫言讓中國首成諾獎贏家      [2012-12-11]
莫言諾獎獎金750萬 獎章含23K黃金      [2012-12-11]
莫言引聖經作諾獎晚宴致辭      [2012-12-11]
諾獎頒予莫言 現場中國元素多      [2012-12-11]
諾獎頒獎禮 莫言領獎看點盤點      [2012-12-10]
莫言領獎著裝與「國家」無關      [2012-12-10]
你幸福嗎? 莫言:你是央視的?      [2012-12-10]
莫言吁讀者關心文學勿關心政治      [2012-12-10]
莫言在瑞典名校朗讀小說《狼》      [2012-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