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央視網報道,英國雜誌《經濟學人》12月15日報道稱,2012年,全球反腐行動碩果纍纍。不論是在國際社會還是國內政治、金融領域,新的法律法規加大了對腐敗的懲治力度,金融市場開始對涉嫌行賄受賄的公司進行嚴懲。最鼓舞人心的是草根階層反腐行動的崛起和壯大,其中網絡起到的作用尤為引人注目。
就國際層面而言,跨國反腐機構取得重大進步。20國集團在2010年成立的一個反腐工作小組在這兩年取得的成果超過外界預期,特別是在制定有關沒收腐敗官員資產和拒絕貪官簽證法規方面。總部位於法國的另一機構「反洗錢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將於明年對包括中國在內的33名成員國開展第四輪監督工作。該組織成立於1989年,是全球最有影響的專業反洗錢組織,其成員國遍佈各大洲主要金融中心。
「全球目擊者」組織負責人羅伯特-帕爾默稱,這些努力雖然「緩慢無趣」,但具有重要意義。他注意到國際間對腐敗的討論不再是浮光掠影,而是真正開始關注。
與此同時,各國政府的反腐法律也取得進展。美國的《反國外行賄法規》和英國的《反賄賂法》規定,對公司不法商業行為以近乎野蠻的方式進行懲罰,不過結果可謂喜憂參半。12月初,華盛頓智庫「布魯金斯學會」在布拉格主持召開會議,麥堅時國際律師事務所莫斯科分所在會上表示,有外國公司想以解雇的方式懲罰受賄員工,但卻遭到俄羅斯法律的禁止,於是乎這些犯法員工反而獲得了大筆遣散費。這種地方法律和國際法規發生衝突的案例非常多。
反腐行動上,市場的壓力也在與日俱增。「國際公司治理網絡」監督各公司是否有遵守反腐敗原則。該組織管理著多個機構投資人的資產,金額總計高達18萬億美元。此外,全球已經有70多家公司加入了「採掘業透明度行動計劃」。該計劃旨在提高採礦業收入分配的透明度並加強責任追究制。在很多國家,採礦業往往與貧困、腐敗相關聯,其原因多與這些公司和政府之間的稅務關係缺少透明度和問責制有關。目前共有36個國家執行該計劃標準。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也支持相關法規。支持者稱,該行業存在的不透明已經導致貧困國家損失數十億美元。
過去多年來,有關貪腐的數據很少。反腐積極分子只能依賴「透明國際組織」提供的腐敗指數。現在,已經有58個國家支持美國主導的「開放政府夥伴關係」,並開始提供公款使用的信息和數據。「開放政府夥伴關係」創立於2011年9月,它強調提高政府政務透明。該組織《開放政府宣言》說:「我們信奉透明化和開放政府的原則,在我們本國及在日益相互聯繫的世界上增進繁榮、福祉和人類尊嚴。」
2012年12月6日,美國參議院表決通過了一項針對俄羅斯官員的反腐法案,即「馬格尼茨基法案」。該法案決定,不得向與2009年俄律師馬格尼茨基之死有關的60名俄羅斯人發放美國入境簽證,並凍結他們在美的財產。馬格尼茨基曾經揭露了一起涉案金額達2.3億美元的官僚詐騙案,後因受逃稅指控於2008年被俄警方逮捕。羈押期間,他在獄中遭毒打,並因心臟病發作於2009年11月在看守所去世。
隨著網絡科技的發展,民間反腐也在各國興起。烏干達國內近日就在網絡上發起運動,鼓勵學生舉報校園腐敗,如老師以高分為誘餌對學生提出性要求等。印度班加羅爾一組織創辦了一個反腐網站--ipaidabribe.com。該網站記錄了數千起貪腐事件,網民還可以通過註冊進行發帖和舉報。巴基斯坦、肯尼亞、利比裡亞和印尼等國都設有這類網站,這給公眾反腐提供了便捷途徑。
鑒於腐敗問題的普遍性,沒有任何人敢輕易聲稱取得反腐勝利。現實往往是,法律法規是一回事,執行卻完全是另一回事。公眾施壓或許無法促使決策者下定反腐的政治決心;反腐法律可能被政治化,用於黨派鬥爭;一些國家會認為,整個反腐工作就是西方偽善和干預內政的偽裝。但在12月9日國際反腐日這天,反腐積極分子都在為2012年世界在反腐工作中取得的成績進行慶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