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參考消息網援引港報稱,2012年12月,有報道說中國已經超過美國,成為全球專利申請數量最多的國家。然而,中國歐盟商會2012年8月發表的一份報告認為,儘管中國的專利申請數量龐大,但其中許多質量低下,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中國設定的專利申請目標扭曲了專利申請。因此,報告得出的結論是:「中國實際的創新能力被誇大了。」
據香港《南華早報》1月4日報道,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佈的一項研究結果,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在2011年受理的專利申請數達到52.6萬餘件。相比之下,美國專利商標局受理的件數約為50.4萬。
表面看來,中國近年來專利申請數量的快速增長證明了中國的創新能力,似乎預示著光明的經濟增長前景。鑒於中國的專利申請數量自2000年以來增長了數倍,幾乎沒有人懷疑中國正在實現其制定的目標:到2015年,專利年申請量達到200萬件。
不過,在深入分析這些數字後,就會發現中國取得的超過了美國的成績並不那麼了不起。
如果從申請人的國籍這個角度來看待專利申請數量,情況發生了變化。2011年,中國發明家向世界各地的專利局申請的專利有43.6萬件。相比之下,日本科研人員申請的專利超過47.2萬件,這讓日本成為專利申請數量最多的國家。
其次,從專利申請數量能否看出一個國家的創新能力,這一點值得懷疑。真正獲得批准的專利數量才更能說明問題,而如果我們從獲得批准的專利數量來看,情況又發生了變化。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在2011年可能受理了50多萬件專利申請,但它只批准了17.2萬件專利,而且其中35%來自外國申請者。
從全球範圍看,中國發明家在2011年只有11.8萬件專利獲得了批准。這讓中國位居日本和美國之後,排名第三。日本和美國獲得批准的專利分別為30萬件和20萬件。如果將歐盟國家視為一個整體,那麼中國的排名還要再下滑一位,降至第四位。
再看一下中國發明家申請專利的領域,就更能看出些什麼。雖然中國在像數字通信這樣的領域提出了大量的專利申請,但它在尖端技術領域的表現較差。比如,雖然中國自稱在清潔能源技術領域走在世界前列,但中國發明家2011年在全球各地提出的太陽能、風能和地熱能專利申請只佔10%,燃料電池專利申請只佔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