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國際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英報解析中日會否走向「實戰」


http://news.wenweipo.com   [2013-01-17]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據新華網報道,英國《金融時報》1月17日發表了題為《中日會從「三戰」走向「實戰」嗎》的文章,主要內容如下:

 1月10日,中國10多架軍機分多個編隊3次逼近釣魚島。翌日,安倍晉三在首相官邸召開新聞發佈會,作出「強硬表態」。再後,日本媒體曝出號稱「世界空中之王」的美國F22「猛禽」戰機將部署沖繩,中國央視則聚焦十多發導彈自動點火齊射的二炮戰力。中日是否會圍繞釣魚島爆發武裝衝突?世界很多媒體發出這種疑問。

 2012年《日本的防衛》(即「防衛白皮書」)強調,中國重視「三戰」,即「輿論戰」、「心理戰」、「法律戰」。但重視「三戰」的豈是中國?日本不也一樣?民主黨政權時期,野田佳彥忽而宣稱:「如果在包括尖閣群島(即我釣魚島)在內的領土和領海上發生鄰國的非法行為,包括必要時出動自衛隊在內,將堅決應對」,忽而向聯合國「投訴」呼籲支持,不是「三戰」?那麼,自民黨重新執政後,安倍晉三是否也繼續對中國實行「三戰」呢?換言之,當今中日關係的緊張局勢,從「三戰」的層面進行解讀,或更接近實際。

 安倍11日在記者會上的「強硬表態」,就是「輿論戰」的典型表現,其目的,就是通過散佈「中國威脅」,對內順應並煽動極端民族主義思潮;對外拉攏周邊國家圍堵中國。中國進行「輿論戰」態勢,也顯而易見。

 據年前讀賣新聞的調查,認為「日本政府應該主張尖閣諸島(釣魚島)為日本領土」的比率,高達90%;根據年初日本經濟新聞公佈的民調數據,認為應「強化日美同盟牽制中國」的比率,達75.9%。;另據,共同社年初進行的民意調查,大多數日本受訪者都認為「日本政府在尖閣諸島(釣魚島)主權之爭中過於軟弱」。為何有如此民調結果呈現?一言以蔽之;「中國威脅」。因此,安倍聲稱:「尖閣列島(即釣魚島)是日本領土、領海,我們沒有一點讓步的想法。」反觀中國方面,中共「十八大」報告在歷次政治報告中前所未有地提出:「要不斷拓展和深化軍事鬥爭準備,提高以打贏信息化條件下局部戰爭能力為核心的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能力。

 安倍對外渲染「中國威脅」,則具有「一石三鳥」的用意。

 所謂「一石三鳥」,一是警示美國,以「修復日美同盟」,使美國為日本的戰略利益服務而不是相反。值得一提的是,1990年日本防衛大學副教授村井有秀在《諸君》雜誌發表「中國威脅論」的開篇之作《論中國這個潛在的威脅》,就是在美國近八成民眾認為日本將成為美國威脅的背景下提出的,意在轉移美國視線。特別因安倍試圖以所謂「面向未來」的「安倍談話」覆蓋反省歷史的「村山談話」遭到美國批評,以及安倍不顧奧巴馬催促,在加入「泛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PP)問題上仍態度曖昧,令美國極為不滿時,這種「警示」更加必要。但中國戰略文化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羅援在媒體發出的警告:「中國需提防個別國家搞偷襲,今年有開戰可能」,又頗有「日本威脅」的韻味。

 二是試圖引起各國對「中國威脅」的共鳴,為圍堵中國,實現將「自衛隊」升格為「國防軍」,最終突破戰後體制的夙願,提供依據。因此,他聲稱:「中國如今在南海、東海和尖閣列島採取的行動,讓亞洲各國感到擔憂。」無獨有偶,無論是安倍政權外相岸田文雄在1月12日與東盟會議議長國、文萊外交貿易大臣博爾基亞親王會談時稱:「如何應對中國依仗武力進行擴張,是各國共同課題,期待作為議長國的文萊發揮作用」,還是安倍派自民黨眾議院外務委員長河井克行遞交至北約秘書長拉斯姆森親筆信,稱「中國進一步積極擴展海洋影響力以及朝鮮的動向,導致東亞安全形勢日益嚴峻」,都是鼓噪「中國威脅」。

 三是抹黑中國維護釣魚島主權的正義性,變相散佈「中國威脅」。安倍聲稱:「為實現政治性目的而給日系企業、日本人帶來傷害,這作為一個在國際社會中負責任的國家是錯誤的。」這不僅推卸因「石原購島」和「釣魚島國有化」致使中日經貿關係受損,日本必須承擔的責任,而且向日本國內外再次發出「中國威脅」的警告。反過來,中國專家在媒體稱「日本政府干預匯市是出於政治目的」引起一片共鳴,也多少反映雙方任何事情,都可以和「政治目的」掛鉤。

 那麼,「三戰」是否會真的會演變為真槍實彈的武裝衝突呢?我認為基本沒有可能。因為,有諸多因素扼制中日之間武力衝突的發生。

 首先,現行日本憲法所以被稱為「和平憲法」,是因為放棄了戰爭。若要開戰,至少要經過國會和民眾兩關。國會那麼容易通過?在野黨不責其違憲,提出彈劾案?《讀賣新聞》最新民調顯示,52%受訪者反對修改作為和平憲法支柱的第二章第九條,說明什麼?而且,《聯合國憲章》第53條、第77條、第107條,就是為了抑制日德意等再次成為世界和平威脅,故被稱為「敵國條款」。1945年6月25日通過的《聯合國憲章》,為被盟國擊敗的敵國日德意在聯合國「預留席位」。但是,憲章定有「敵國條款」。所謂「敵國」,「系指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為本憲章任何簽字國之敵國而言。」「防備此等國家再施其侵略政策之步驟」(第53條)。同時強調:「本憲章並不取消或禁止負行動責任之政府對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本憲章任何簽字國之敵國因該次戰爭而採取或受權執行之行動。」(第107條)。通俗理解,即「敵國」再有武力攻擊他國行動,可無須經聯合國安理會討論並授權,直接對其進行自衛反擊。日本1956年加入聯合國,自1960年代末就試圖去除「敵國條款」但迄今未能如願。因此,日本雖10次當選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但仍是被打入「另冊」的國家。簡言之,若日本敢武力挑釁,中國可實施導彈攻擊,而無需經由聯合國安理會授權。日本媒體公開表示,畏懼中國導彈,日本能不顧忌?

 其次,美國的阻止,是抑制武力衝突的重要因素。2009年奧巴馬政府提出「重返亞太」,2011年將這一提法修正為「轉向亞太」;2012年1月又稱之為「亞太戰略再平衡」。轉變提法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為了消除中國的疑慮。美國國防部長帕內塔近日撰文強調,「再平衡戰略」絕不針對中國,而是為了和中國軍隊建立互信關係,消除彼此誤解。他提出,「戰略再平衡」有「四根支柱」,其中第一根支柱,就是「維持亞太的和平和穩定」。今年1月6日,奧巴馬提名注重中日關係的哈格爾接替帕內塔出任防長,並稱哈格爾和他「在外交問題上看法一致」。10日,美國國務卿派希拉里和日本外相岸田文雄通話時,對日本方面「惹事」的行為大為不滿,並「邀請」岸田文雄18日訪美。14日,美國助理國務卿坎貝爾和國家安全委員會亞洲事務主任拉索爾訪日,「勸誡」日本冷靜。

 最後,俄羅斯也是抑制武力衝突不可忽略的因素。早在2005年,以「中俄和平使命2005」軍演為背景,日本著名軍事評論家鍛冶俊樹以《警惕正在復甦的中蘇同盟》為題撰文,指出中俄聯手不僅美國難以抗衡,而且日美同盟也將受到極大動搖。2012年12月6日,中俄簽署了《第十七次總理磋商聯合公報》。1月9日,原定今年下半年舉行的中俄第八次戰略安全會議在北京舉行。不管俄羅斯呼籲中日雙方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是真心還是假意,但中俄全面戰略協作關係的建立對遏制戰爭發生,無疑具有積極意義。(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中華日本學會常務理事 馮瑋)

保衛釣魚島
      責任編輯:馨瑶
美要求日本把釣島問題冷靜化      [2013-01-17]
日媒:美警告不得射中國飛機      [2013-01-17]
日輿論抨擊鳩山訪華是對華屈服      [2013-01-17]
安倍欲圍華 越南避嫌不談釣島      [2013-01-17]
鳩山:不認釣島爭議永遠解決不了問題      [2013-01-17]
日媒渲染中國「開始備戰」      [2013-01-17]
港媒:要奪島 中國需以戰止戰      [2013-01-17]
日本前首相鳩山承認釣魚島存在領土爭議      [2013-01-17]
中評:高層平衡術決定釣島走向      [2013-01-17]
專家:安倍外交熱臉換來冷屁股      [2013-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