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深度解讀李克強


http://news.wenweipo.com   [2013-03-15]    我要評論
         

李克強於2003年8月8日在新鄉調研。圖為李克強在原陽縣橋北鄉馬莊村與村民親切交談。

當時有反對意見說:「城市大了,怕不好解決就業。」

李克強回應說:要先搞清楚究竟是市長提供了就業、給了市民飯碗,還是就業繁榮了城市、然後養活了市長。

一些沒被納入「城市群」的城市擔憂會否遭邊緣化。李克強回應說:「就是不能搞平均主義,就是要走不平衡戰略,要集中力量優先發展中心城市。」

這期間,鄭東新區的拔地而起,無疑被視作他的一個「大手筆」。

河南省會鄭州,中心城區規模偏小,又被隴海、京廣鐵路交叉分割,拓展空間大受制約。在李克強看來,在全國的經濟大版圖中,這個人口過億大省的省會城市定位,應該是成為「全國區域性中心城市」,是河南省為這個國家打造「中原經濟隆起帶」上的「龍頭」。

這就意味著鄭州必須拓展新的空間。據媒體報道,早在2000年李克強就至少三次向鄭州市「喊話」,要求鄭州規劃新區,拉大城市框架,加快人口集聚,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此時,正逢107國道東邊一個老軍民合用機場剛剛搬遷,市裡拿出了一份佔地不足5平方公里的規劃方案,打算籌劃一個面向港澳地區招商引資的商貿城,叫「港澳新城」。不過,這份規劃還沒匯報完就被李克強打斷了。幾個月後,鄭州市領導拿著修改過的方案又一次匯報,結果才說了幾分鐘,就再一次被打斷。

「不用匯報了,」李克強說,「你們思想再解放一點,通過建設部聘請國際上最有名的規劃公司來幫你們規劃,規劃大一點。」

幾個月後,由33名國內知名專家組成的方案評選團投票選中了日本規劃名家黑川紀章的方案。新規劃中鄭東新區的面積達到150平方公里,甚至比老城區的面積還大了10平方公里。

知情人士透露,為了推進新城建設,李克強甚至動手調整了鄭州市的領導班子,以帶動思想解放。同時,為了避免換一屆領導就換一種思路,他將新區規劃交由人大通過,以法律的形式,保證「一張藍圖繪到底」。

10年後的今天,鄭州東部這片曾經只能養魚耕田的土地上,已經建起一座「值得被寫入教科書」的國際新城。截至2012年11月底,42家全球500強企業和56家國內500強企業已在新區設立公司或分支機構。

同時,伴隨著城鎮化的進程,近100個自然村的10萬農民從此徹底離開了原先的農耕生活,變成市民,住進了安置社區,一些村子還將預留地和一部分資產作價成立了股份制公司,股權量化到每個村民,讓他們享有土地開發收益,這些中原大地的農民第一次有了財產性收入。

在今年1月給河南方面的批示中,李克強希望河南「繼續打造好鄭東新區這個上億人口大省推進城鎮化的樣本,為探索走出符合國情的新型城鎮化道路創造經驗」。

有人說,人口多、農業重、底子薄的河南省,就相當於一個「微縮的中國」,而初步施展理政能力的李克強,給這片土地帶來了顯而易見的改變。曾經以農業大省自居的「鄉土河南」,已經向「城市河南」闊步前進。2012年,河南城鎮化率達到42.4%,比1998年李克強赴任省長時的20.8%翻了一番,平均每年有 100多萬農民變為市民。

連曾被人擔心受到「輕視」的農業,也得到了同步的高速發展。2012年,河南糧食實現「9連增」,總產量再一次突破歷史新高。

如今的河南人既可以得意地說「全國每10個湯圓有6個、每10個水餃有4個在河南生產」,也可以半開玩笑地宣稱「iPhone 5是河南的土特產」,因為全世界iPhone系列手機70%都在鄭州組裝,隨後直接行銷全球。

這樣的變化發生在這塊農業情結、農耕意識深厚的土地,不能不說得益於當年那位北京來的年輕省長,「給農耕意識根深蒂固的河南帶來一陣風,讓大家開眼看工業、看城市。」

「他讓遼寧受益最大的是思想,讓『內陸人』有了面向大海的開放意識」

如果說,李克強主政河南時將工業意識注入一個農業大省,那麼此後兩年多,他在主政遼寧期間,也徹底扭轉了遼寧人對自己的認知,為那裡植入了「海洋意識」。

2003年,中共中央提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戰略,2004年12月,李克強被派往遼寧出任省委書記。外界普遍相信,將這個老工業省份重振雄風的關鍵幾年交到李克強手上,既是對他的考驗,也是對他的信任。

據知情人透露,赴任之前,李克強就在廣泛收集資料,研究遼寧。而到遼寧後,他密集調研,「幾乎一天就要走訪一座城市」。當地幹部群眾回憶,李克強調研時,包裡總裝著一張遼寧地圖,在車裡就跟幹部談話,研究遼寧的發展思路。

這個被稱為「共和國的長子」的省份,曾經誕生了中國第一架殲擊機,第一艘萬噸巨輪,第一台工業機器人……據遼寧人自己統計,有200個新中國的「第一」誕生在遼寧。

但改革開放後,面對市場經濟的衝擊,全國第一家破產企業也出現在這裡。

計劃經濟時代在遼寧人的意識裡種下了深深的工業情結。直到市場經濟時代,他們探索的主題依然是:遼寧這個「工業大省」的前路該怎麼走?

但新來的省委書記不這麼想,他說出了一個連遼寧人自己也為之一震的觀點:「我們是『沿海省份』!」

可不是嗎?遼寧陸地海岸線全長2290公里,佔全國的12%。遼寧14個城市中有6個在海邊,全省三分之二的面積在離海100公里以內。但過去幾十年,無論是電力網架,還是交通佈局,遼寧始終以一種內向的姿勢尋求發展。

當地一位官員介紹,遼寧過去也曾提出過發展「海洋經濟」,但那都局限於海洋捕撈、海洋養殖等簡單、原始的思路。李克強到遼寧上任時,沿海到處是荒灘,除了少數幾個港口,幾乎沒什麼像樣的產業。那些海岸線千百年來靜靜地躺在那裡,還從未有人思考在此進行系統的大的產業佈局。

李克強敏銳地意識到,按世界通行的經濟區域理論,距海岸線100公里以內的地區都屬於沿海地區,全世界經濟總量的60%集中在這條黃金帶上,80%的特大城市也集中在這條黃金帶上。而遼寧擁有宜港岸線1000多公里,適於發展大型臨港工業的荒灘和廢棄鹽田2000多平方公里。

為此,他號召全省要「轉身向海」。

順著海岸線,他細細地走了一圈,幾乎每到一處都興奮不已,當地幹部回憶,好幾次,他看得連飯都顧不上吃。

在大連,他圈中了一座叫長興島的孤島,開發臨港工業區。

在錦州,他告訴那裡的人們,在孫中山的建國大綱中,錦州灣可以建設成億噸大港。

在營口,他考察一塊廢棄的鹽灘,車不進去,他就帶人走進去,走得滿腳是泥,褲子上也全是泥。他們站到一處高地上,四下環顧著那塊2.4平方公里的荒廢之地,討論著開發計劃。

當時的市委領導大著膽子提出,如果有5個億的資金,自己能搞個20平方公里的產學研區。結果李克強搖了搖頭:「我給你50億。」他當場提出,營口應該照著天津濱海新區的規模來規劃建設,兩個新區要隔海相望、並駕齊驅。

5年後的2010年,已經是國務院副總理的李克強前往遼寧視察時,營口曾經的灘涂地上,一座現代化的新城、一個大規模的產業基地已經蔚然成形。

從最初的「三點一線」,到後來擴展為「五點一線」,再到後來的「沿海經濟帶」,如今,遼寧沿海被一條長達1400多公里的濱海公路連接起來,集聚了幾十個產業集群和數十個重點工業園區。



上一頁1234下一頁

2013全國兩會
      責任編輯:李可為
李克強就任一月 改革成其高頻詞      [2013-04-10]
將軍望李克強助力解決戰機軟肋      [2013-04-08]
李克強部署現代農業改革工作      [2013-04-03]
李克強聽聞江蘇農民一家住200平很驚訝      [2013-04-03]
李克強法院實習筆錄被同學挖出      [2013-04-03]
李克強履新後首次出京調研蘇滬      [2013-04-03]
李克強:中加關係處新歷史起點      [2013-04-03]
李克強進一步明晰政府工作重點      [2013-04-01]
李克強笑稱「對不起我沒名片」      [2013-04-01]
李克強:城鎮化要有產業作支撐      [2013-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