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美國關注習近平首訪會普京 【文匯網訊】據中評社報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任後外訪首站去俄羅斯,而不是去美國或其它西方國家,引起美國外交學界關注。美國學者指出,習近平首訪選擇俄羅斯有象徵性的重要意義,體現在重視密友,強調多極世界,爭取對領土主張支持,尋求武器研發合作,協調防導體系立場,推進能源合作等六個方面,但他們認為,中俄未必都同心同德,某些方面還「同床異夢」。
美國智庫「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副總裁包道格(Douglas Paal)與基金會莫斯科中心主任特裡寧(Dmitri Trenin)聯合撰文《習為什麼先去莫斯科?》。這篇19日發表在卡內基網站上的文章指出,近期的議程似為顯示中國在許多地方有朋友,中俄關係確有長足發展,但可能的陷阱依然存在。
文章從六個方面分析習近平此次訪俄的象徵性重要意義:
第一,借鑒美國經驗,新領導人要先與盟友、密友見面,然後才跟關係複雜多事的國家領導人見面。奧巴馬在見習近平之前先見日、韓領導人,習近平也準備在見奧巴馬之前,先展示與普京的工作關係,去年普京捲土重來後也很快訪華。
第二,俄中在限制西方國家近期表現出的干預他國事務的趨勢上有共同的策略性和戰略性利益,兩國領導人可探討許多全球和地區熱點問題的新進展。對中方而言,可仰賴普京表現北京與華盛頓保持一定距離,推進多極世界而不是美國主導的世界;對俄方而言,中國、印度等新興國家是多極世界成為現實的證明,展示俄中合作符合雙方利益,以抵消美國的力量與影響力。
在中國人廣泛將奧巴馬的亞太再平衡戰略視為遏制中國時,中方借與俄羅斯的關係表明中國不會被遏制;克林姆林宮則借此訪,在俄羅斯更關注遠東發展的背景下,鞏固普京與中國新領導人的關係。
第三,此訪正值日中東海爭端高度緊張之時,中國可能借此爭取與日本同樣有領土爭端的俄羅斯的支持,但普京可能會謹慎從事,因為他為發展遠東經濟,平衡亞太政策,也要尋求與東京更密切的關係。
第四,中方希望通過此訪提升中俄武器關係的質量,尋求技術轉讓,而不是現成買賣,甚至在某些武器上雙方合作研發。而俄羅斯不再像上世紀90年代那樣,被中國的資金驅使,今天俄羅斯與中國武器合作如何開展,將更多反映其戰略選擇。
第五,美國近期針對朝鮮的挑釁行為加強導彈防禦體系,中方認為此舉也是潛在地針對他們而更加憂心,俄羅斯同樣擔心美國與北約在歐洲的彈道導彈防禦體系是針對俄的戰略威懾。中方可能尋求利用莫斯科的擔憂,加強兩國合作,應對美國威脅,但莫斯科對美國的亞太導彈防禦體系不那麼不安,其主要關注點還是在歐洲。
第六,推進能源合作,特別是正在進行的天然氣談判。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有意推動在今年底之前就向中國出口天然氣達成協議,但雙方達成協議的前景端看視天然氣為自家珍寶的普京對此事的判斷和目標價格。
文章指出,習近平訪俄反映了過去25年中俄關係的重大進展,這兩個曾經的意識形態對手,過去25年致力於建設實質性的務實關係,成果令人印象深刻。中國GDP從改革開放之初只有蘇聯的4成,到現在GDP是俄羅斯的4倍,國防開支是俄羅斯的兩倍,俄羅斯人前兩個世紀對中國人的俯視態度已逆轉,但俄羅斯願意接受中國的快速崛起並自我調整,俄羅斯精英與公眾沒有被中國威脅論所迷惑。
不過文章也指出,中俄關係並非沒有問題,資源多、人口少的俄羅斯與資源少、人口多的中國比鄰相處,本身就是一種長期不穩的源頭。中俄經濟交往水平仍低,俄羅斯人不滿只出口原材料,中國人抱怨在俄投資機會少,兩國經濟合作進展不利。
從地緣戰略方面看,文章分析,雖然中俄邊界劃界協定簽署已近10年,但中國領土被沙皇侵佔帶來的屈辱感在中國依然深入人心;俄羅斯雖然要發展遠東地區,也想在亞太地區存在發聲,但主要還是認為自己實質上是歐洲國家。中俄在許多領域有不同利益,甚至有利益競爭,中國在前蘇聯的中亞地區擴大影響力,但俄羅斯抵制中國在那裡投射軍事存在。中國則不滿俄羅斯出口武器給越南,以及俄公司參與越南在南海的油氣開採。
最後文章認為,中國培育對俄良好關係的動機在於,在與美國、日本等國關係困難的情況下,要保持後側安全。多年來北京尤其欣賞普京針對美國的激烈獨立立場,敏感於莫斯科與華盛頓走得太近。北京不怕目前相對薄弱且內斂的俄羅斯,試圖利用莫斯科與華盛頓存在的問題以利自己。克里姆林宮認識到對華關係於他們的重要性,試圖利用與北京的關係,增加西方包容俄羅斯國家利益的動因。
文章說,用中國成語來說,這就叫「同床異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