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對於日本在其南鳥島周邊發現大量稀土一事,4月8日,中國稀土學會專家組副組長徐廣堯對《中國企業報》記者表示,這件事情炒作的成分居多,意在打壓中國稀土產業。
據新華網報道,「海底開採稀土成本太高,短期內難以實現。目前國際上稀土礦產主要集中在美國、澳大利亞、印度、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國家。」徐廣堯告訴記者。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向記者表示,不管此事是否屬實,現階段對中國稀土影響不大。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日本確認在南鳥島周邊海域蘊藏有大量高濃度的稀土礦藏資源,用日本方面的話來說,「這些資源可供日本使用230年,而且稀土品位超越中國稀土20倍左右」。
但《中國企業報》記者經過瞭解,此事在去年就曾有媒體報道過,屬於舊聞新炒。去年6月份,日本媒體報道稱,日本南鳥島周邊的海底可能存在大量稀土,泥土堆積範圍超過1000平方公里,可能蘊藏著約680萬噸稀土,稀土可供日本國內使用230年。但該報道指出,開採稀土還存在諸多技術難題。
今年舊事重提,卻沒有再提技術難題。
北方一家稀土下游企業的中層管理人員告訴記者,日本有利用此事打擊中國稀土話語權的嫌疑。日本一方面說中國控制稀土,不守規矩,另一方面從其他途徑進口稀土,包括走私。
林伯強認為,日本的訴求主要有兩方面,一是不希望中國稀土進行整合,整合之後,中國稀土的話語權將會增強;二是希望中國放開配額限制,但中國目前出口配額根本用不完,說明國際市場需求是得到滿足的,出口配額暫時不應該取消,要取消也應該在稀土行業整合完畢之後。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方面很早便將擺脫對中國的稀土依賴提上日程。早在1983年,日本政府就提出了「稀有礦產戰略儲備制度」,並執行至今;同時,日本多家企業也早已開始在中國以外的國家投資稀土資源。越南、哈薩克斯坦、印度和澳大利亞、馬來西亞等國均讓企業趨之若鶩。此外,海洋礦床勘探計劃還在持續進行。2012年底,當時的日本經濟產業大臣枝野幸男自信地稱,「至2013年下半年,日本對於中國稀土的進口依賴程度將降至五成以下。」
「勘探是需要很長時間的準備、論證,決非一日之功,鑒於深海開採等技術瓶頸,短期內也不會改變日本稀土資源主要依靠外部進口的模式。」徐廣堯說。
對於中國稀土企業而言,「面對國際化競爭,前提要保護好環境,稀土開採要把環境成本考慮進去,要通過環保規範稀土市場。」江西省稀土學會副理事長、南昌大學教授李永繡告訴記者。 李永繡說,把環境成本加進去,可以實實在在提高稀土價格,保障價格話語權,同時起到保護環境的作用,在這方面,國內大企業要有擔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