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今年5月1日,是央視著名新聞欄目《東方時空》開播整整20年的日子。為此,時任《東方之子》編導、原新聞評論部副主任張潔,攜手紀錄片導演梁碧波拍攝了8集紀錄片《點燃理想的日子—〈東方時空〉傳奇》,詳細回顧了這個品牌欄目創辦、成長的故事。由這部紀錄片採訪的58位節目發展親歷者中節選出的 19個深度訪談,集結成了《點燃理想的日子我與〈東方時空〉二十年》一書。據重慶晨報報道,該書18日在京發佈,白巖松、時間等一批《東方時空》的元老集體到場。
19個深度訪談
記錄《東方時空》20年
《點燃理想的日子—我與〈東方時空〉二十年》一書,共收錄了19個深度訪談。訪談對像既有已退休的老台長楊偉光,也有當年初出茅廬的白巖松、王志、水均益、李玉、雷婷等人。在他們中間,有的仍留在電視圈子裡,並且卓有成就(如白巖松、水均益、章偉秋等),也有後來改行的人(如成為電影導演的李玉,成為電視編劇的雷婷)。
在昨天的新書發佈會上,當年《東方時空》的創始人之一時間回憶說,當年《東方時空》是在悄悄摸索中起步的,最後通過努力做成了一檔為老百姓服務的一檔電視節目。
「這個理想是媒體的理想,是個人價值實現的理想,是實現自己的價值、發出自己的聲音、為老百姓做事。我們這些人在媒體做事,是把媒體的作用盡量發揮出來。」時間這樣描述自己當年的理想,不過現在,他的看法已經變了:「目前看,這個理想可能有的人還有,但是點不著了,不太好點,就是這樣的現狀。」
籌備報紙無果
白巖松無奈投奔央視
白巖松是以《東方時空》最初引進的人才身份出現的。他直言自己是被趕鴨子上架進的央視。當時,還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他,正在籌備一本流行音樂的報紙,所以到央視只是兼職。
「那時兼職是一個很時髦的事。時間創辦《東方時空》,離開播還有兩、三個月時,找崔永元推薦幾個人,就把我推薦去了。我一看是兼職,就去了。」白巖松回憶,哪知幹了一段時間,「時間就讓我當主持人,我說不可能,兼職最怕單位領導發現,要當了主持人,就都被人發現了。」不過,時間卻勸白巖松,「你覺得有中國人早晨看電視的嗎?我想了想,覺得他這個話特有說服力,我就同意了。」
後來央視要調白巖松入台,卻被他拒絕了。「因為當時我在電台辦一份流行音樂世界的報紙,如果那份報紙辦下來,現在可能就不是高曉鬆了,可能就是白巖鬆了。」白巖松笑著說。不過後來那份報紙被斃了,無奈之下白巖松只有去了央視。
白巖松笑稱,如果自己當年不走,到現在可能已是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副台長,「我當時走的時候,已經找我任某種官職了。」
紀念不為回望
而要思考當下做什麼
最近有一個很流行的話題,說為什麼80後已經提前暮氣沉沉?白巖松很感慨這個話題,他說20年前做《東方時空》時什麼都沒有,但是唯一富餘的是熱情,對未來的好奇。「激情,或者說現在覺得特酸的詞理想,這些嚴重複古,你到我們各個組去看,滿屋子全是這些東西,其他東西很少。現在是其他東西很多,這些東西很少。」
白巖松說,20年前的時候他不知道未來《東方時空》會成為什麼樣,因此很自然在那裡成長,「如果那個時候我要知道《東方時空》未來會火,壞了,我可能也去模仿,也去作假等等,因為你有功利心了。」
「20年後,當我們成為既得利益者的時候,此時你在做什麼?是開始跑馬圈地,為自己的利益去繼續,還是你開始向下為新一代的年輕人去推動、去吶喊、去爭取一些什麼。」在白巖松看來,不光是電視行當,當下中國最大問題是經過30多年改革所累積的既得利益者接下來做如何抉擇,「如果他們像30多年前勇於改革的那群人一樣,包括我在內,那中國未來會非常棒,值得期待。如果當初的改革者現在成了改革的阻攔者,成了自己利益的維護者,只有死路一條。所以我覺得所謂紀念《東方時空》20年可不是為了回望的時候熱淚盈眶,而是為了當下你得思考你打算做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