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豪華陵墓 【文匯網訊】5月26日晚,秦嶺山下,西北工業大學新校區校外小型露天廣場上,家住西安市長安區東大村的張業,發出上述感慨。「無論如何,也不能給被擊斃的國民黨高級將領修豪華陵墓呀!」
據法治週末報道,打小聽著張靈甫故事長大的張業,並沒有因為前者是長他一輩的「本家」而認同村委會的做法。相反,自認當過多年教師、熟知張靈甫履歷的他,卻認為村領導犯了個「很大的政治錯誤」。
張業所講的「政治錯誤」,也是最近各大知名網站論壇中,網友們議論的熱點。
5月27日晚,打開百度搜索引擎,記者注意到,僅人民網「強國論壇」的一則有關修建張靈甫陵園的不到60字論述,短短9小時內,就引來60多條言辭激烈的回帖圍觀。而一則有關前陝西省官員在2010年10月10日曾參加陵園開幕儀式的帖子,引來更多圍觀。記者採訪瞭解到,早在開園時期,有關修建張靈甫陵園一事就曾引起網絡的廣泛爭議,而最近此事又成為網絡關注的熱點。
張靈甫陵園到底如何?為何而建?建園背後隱藏著什麼?為何持續被網絡所關注?法治週末記者進行了深入調查。
探訪:陵園氣派碑文誇張
張靈甫,1903年8月20日出生於西安市長安區東大鄉東大村一戶農家。原名張鍾麟,字靈甫,後改名張靈甫,字鍾麟。他曾任國民黨整編第七十四師師長。1947年5月16日,於解放戰爭之孟良崮戰役中斃命,終年45歲。抗日戰爭中,張靈甫參加過淞滬會戰、南京會戰、武漢會戰、蘭封會戰、長沙會戰、衢州會戰、常德會戰、衡陽保衛戰、上高會戰、湘西會戰等歷次會戰。
2005年,抗戰勝利60週年之際,張靈甫的長子張居禮替父親領到了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一枚抗日紀念章。
張靈甫陵園,位於長安區南郊秦嶺山下環山公路與東(東大村)祥(祥峪)路十字路口交匯處東南角上,是張靈甫與原配邢瓊英女士的合葬墓。張靈甫陵園的墓碑,上書「張靈甫將軍、邢瓊英夫人合葬之墓」,有二人的合影照片。
據瞭解,開園時,一位原省政協領導撰寫牌樓長聯,中華詩詞學會、陝西省作家協會會員魏有奇撰寫七言長詩碑文。碑高4.6米,寬1.8米。此碑由西安市楹聯學會和東大村村民聯合立碑。
5月25日下午7時左右,記者細雨朦朧中到陵園探訪。
從環山公路出發,沿著東祥路一路向南。大約500多米處,路東高大氣派的牌樓,映入眼簾。牌樓寬度不下10米,高度近20多米。牌樓材質講究,工藝精湛。
雨霧中,橫眉上「張靈甫將軍陵園」的紅色字體,格外凸顯出陵園的張揚。
穿過牌樓,順著水泥路前行200多米,松樹成行的背後,一亭一碑相間矗立。
詩碑後約四五米處,便是張靈甫與原配夫人的「合葬」墓塚。灰色磚塊砌成的墓塚之前,墓碑郝然樹立,墓碑上方紅色「中華」二字格外顯眼。
「只是個衣冠塚,砌墓時,張家後人專程從孟良崮取回一抔土。」看墓老者告訴記者。
詩碑的正面,由西安市楹聯協會與東大村全體村民共同立的碑文,用長篇七言詩文,概括了張靈甫的一生。
詩碑的背面,則用現代白話文,以抗日名將為題,對張進行了簡單介紹。
「聽說村裡花了60多萬元,佔地也近兩畝。」看到記者對張靈甫陵園的豪華氣派感興趣,前述自稱已經75歲的張業,熱情地向記者介紹。
在張靈甫陵園的後方約10米之外,每顆小松樹下樹立一個石碑。大大小小30多排的墓位,主要是東大村村民的集體墳塚。
「主要是5年前,西北工業大學征地後,村民墳墓集中遷來統一安葬的。」看守陵園的老者向記者如此解釋。
記者同時注意到,在張靈甫陵園的左後方,有一座二層樓高的建築。看墓人稱是臨時存放村民骨灰的地方,是東大村人的村民紀念堂。
求證:因為他是村裡的名人
「那還不是個由頭?不就是借張靈甫是個抗戰名人來吸引人嘛!」一家「農家樂」飯店的老闆向記者如此分析。這家飯店開在張靈甫陵園的不遠處。
而前述的看墓人則解釋為,張靈甫的陵園能建起來,主要原因是張靈甫是東大村裡的名人。
記者調查發現,僅在張靈甫陵園以北、東祥路以東、祥峪河以西、秦嶺環山公路以南方圓百畝的茂密的林地中間,隱藏著近20多家各種名堂的「農家樂」。其中位置相對較好的「東大莊園」緊臨秦嶺環山公路。
「東大莊園」門前十字路口斜對面,一塊刻有「張靈甫將軍故里」的景觀石,格外顯眼。
5月26日上午8時左右,記者暗訪到村委會一位知情人。
該知情人介紹說:「建園時沒啥反應。建設過程中,上級相關部門沒有公開表態不讓建,也沒有出來阻擋過。」
「帶動旅遊是一小塊(指小原因),另一方面他是咱村裡人。儘管在世時沒給村裡帶來什麼好處,但卻是一個很突出的人。」知情人道出了村裡為張靈甫建設陵園的主要原因。
當記者問到村委會當初有無考慮到負面效果時,遭到這位知情人的反問:「有啥負面影響?」他還稱國家領導人在人民大會堂也接見過王玉玲(張的末任妻子)。
針對投資問題,上述人士稱「是村裡投資,不到一二十萬元」。
面對張靈甫陵園投資數額不一的說法,村裡另一名幹部解釋稱:「看你怎麼計算,因為張靈甫的陵園也建在村子的公墓內,有道路、小型廣場及亭子。既可理解成村裡公墓的公共設施,也可理解成與張靈甫墓塚自成一體的陵園。」
官方:對陵園違法佔地展開調查
殺妻、剿共,但也抗日有功。一個飽受爭議的國民黨高級將領,為什麼在村公墓中享受超規格待遇、享受到近似革命烈士的待遇呢?當地政府為何不聞不問呢?
5月27日上午8時30分左右,記者來到長安區東大街道辦事處,找到負責轄區民政工作的張濤主任。
張主任介紹說,東大村的張靈甫陵園修建並未給辦事處打過招呼,辦事處對情況不瞭解。張主任同時分析,村委會可能繞開街道辦直接找了民政局。
當日中午10時左右,記者來到新修的長安區政府大樓內的民政局。民政局優撫安置科的工作人員稱,張靈甫是國民黨的將領,不是共產黨烈士,根本不具備修建陵園的條件。而該區統戰部辦公室綜合科負責人同樣稱,對東大村修建張靈甫陵園毫不知情。
長安區民政局社會福利與社會事務科負責人雷文敏極為重視,在與記者一同去民政局優撫科、長安區委統戰部兩部門對接、討論後,查清張靈甫的陵園修建沒有備案後,初步認定是一起違反殯葬管理條例的超占土地違法案件。
記者採訪中,雷科長隨即通過電話告知殯葬管理執法大隊大隊長,要求大隊執法快速啟動執法程序,對陵園違法佔地展開調查。
當日11時20分左右,記者來到長安區土地局。在204辦公室,記者說明採訪意圖要求工作人員予以協調後,被值班的年輕小伙拒絕。按照該工作人員的指點,記者來到一樓,以實名舉報的方式向該局的信訪科室,投遞了有關陵園周圍涉嫌土地違章建築的舉報材料。
爭議:追捧爭議名人應合常規
連日來,長安區東大街道辦事處東大村委會,擅自以張靈甫是「村裡人」為由高調建成陵園,成為各大知名網站論壇中的熱點話題。有人認為,兩岸政治經濟關係相對緩和趨暖的形勢下,作為張靈甫的家鄉東大村,出於激勵村民、發展村組經濟,為其在村中公墓內建造陵園,情有可原;而多數對建造陵園詳情不甚清楚的網友,誤以為地方政府乃至西安市大力支持,則上綱上線;少數網友甚至上升到政治高度大加譴責。
針對網友評論,地方的主流認識到底如何,記者也瞭解了幾位權威人士的看法。
長安區民政局辦公室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認為:張靈甫是一名國民黨的高級將領,曾給我黨我軍造成過重大傷亡,從現行民政管理政策上看,不會像對待革命烈士一樣,由地方政府公開為其建設紀念陵園。
該工作人員分析認為,東大村的做法本質上是想利用名人效應,來帶動當地的餐飲旅遊發展,但這種為了發展經濟有違常規的做法,實在是把玩笑給開大了!
記者熟悉的陝西一名長期從事黨史研究的學者則稱,從村委會給張靈甫建陵園一事上,看到了加強基層黨建工作的重要性。該學者認為,近年來隨著以經濟工作為中心的農村經濟積蓄髮展,思想政治工作相對削弱滯後,加之意識形態領域內思想潮流百花齊放,基層黨員特別是少數村委會領導幹部的主旨意識和黨性原則相對淡化。這一問題必須引起各級管理部門的高度重視。
陝西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文藝與文化傳播學博士朱曉彧則認為,近年來文化藝術領域出現了一些不良傾向,少數地方出現借用歷史上有爭議的人物為地方區域經濟發展「代言」的案例。
從傳播效果上來看,往往是為地方擴大了「知名度」,但最終卻損失了「美譽度」。從受眾接受效果上看,很容易引起大家的好奇心,但也容易引起大家的逆反心理。從社會傳播效果上看,追捧有爭議的歷史人物,容易給人們造成認識上是非標準、倫理價值觀的混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