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3月的一天,房地產大佬王石出現在了CBS news的《60 Minutes》節目畫面上,在被問及中國的房子是否過於昂貴時,王石回答「是的」。而當主持人提到上海居民買房需要支付的房款可能是其年薪的45倍以上時,王石說:實際比例甚至更高,這是一個泡沫,非常危險,甚至是個「災難」。
連造房子的都如此判斷,中國快速增長的經濟和大規模投資所催生的房地產泡沫想不破滅都困難了!CBS將其形容為史上最大的房地產泡沫。
在畫面上,CBS的主持人走在河南鄭州的一條主幹道上,他們參觀的鄭東新區位於中國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然而和想像的不一樣,這裡林立的高樓卻看不到人,荒蕪的公寓和空蕩蕩的郊區綿延,他們說看到的就是所謂的「鬼城」。
據華夏時報報道,現在「鬼城」已不再專指鄂爾多斯的新城康巴什,營口、貴陽、常州、溫州、鶴壁、十堰、海南等地也都出現了空置率過高、鮮有人居住、夜晚漆黑一片的鬼魅景象,網上還饒有興致地評選出了「十大鬼城」。
有時候,不得不承認,經濟發展中的某個階段,正是泡沫形成的階段,樓市不過是其中之一罷了!夢裡泡沫知多少,且看現實多殘酷:虛高的投資額度、龐大的影子銀行、危險的地方債務、倏忽來去的熱錢、人為注水的外貿、去不掉的產能、化不開的槓桿……
進入2013年,夢想啟程,轉眼間,備受期待的李克強總理履新就已近半個年頭,期待中關於總理發展經濟的思路被多維解讀,有曲解也有誤讀,但有一點可以確認的是,未來的經濟之路要底線、要上限,堅決不要的是泡沫。
每個泡沫都是地雷
先讓時間回到2012年12月4日,對於湘鄂情來說,彷彿是一夜之間,顧客消失了。當天,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群眾的八項規定,其中提出,要「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
不僅湘鄂情,與公務消費相關的高端餐飲、酒店、白酒等市場均受到了明顯的衝擊。五星級酒店從以往的熙熙攘攘變得冷清,魚翅、燕窩類山珍海味的批發市場也出現滯銷。據中國烹飪協會統計,2013年初假日期間的宴請餐飲業收入同比有所下降,這在25年來尚屬首次。
李克強總理在3月的首次記者招待會上提出了「約法三章」,這是在擠奢靡生活的泡沫。近年來,公務消費、官員宴請衍生出來一個巨大的「官消」市場,這背後是每年「三公消費」的巨額數字。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王錫鋅曾給出一個三公消費的數字:9000億。
新一屆政府擠泡沫先從「官消」上做文章,而這只是個開始。
進入2013年,北上廣深一線城市的房價又開始瘋漲,就連北京市區的車位價格都普遍上漲到20萬元以上,四環內一些樓盤的車位更是達到50萬元。
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汪利娜一直在關注三四線城市的房地產泡沫,早在2012年上半年,她就發現,三四線城市已出現過度開發的問題,商品房供應已經大於需求。
然而,各地還在瘋狂地「造城」。彼時,一個名叫「嚴介和」的人再掀波瀾,這位52歲的太平洋建設集團首席顧問正在蘭州上演現代版的「愚公移山」,半年內推掉700餘座荒山,土方量超過當年的三峽,他要花200億再造一個「蘭州新城」。
2月,農曆春節,山西大同的一些市民聚集在紅旗廣場,在寒風中,他們以簽名和舉橫幅的方式挽留即將離任的市長耿彥波,感激之餘,大多數市民更為擔心的是,耿的離去,他所推動的城市改造計劃,是否會半途而廢。
耿彥波是因「造城」而聞名全國的「明星市長」,在過去的5年,他推出了雄心勃勃的古城重建計劃,但這也給大同和他的繼任者留下了超過百億元的債務。
2011年人民大學發佈的《中國宏觀經濟分析與預測報告(2011-2012)》顯示,全國有28座城市債務超過自有財政年收入,部分地方政府存在爆發債務危機的可能;其中最為嚴重的就是大同,其債務總額已達年收入的4.11倍。
事實上,耿彥波在任時已經意識到債務問題,他曾將資金風險列為大同城建的「三大風險」之一。
麥肯錫公司城市中國計劃研究員李曉鵬分析稱,無論是政府經營土地,還是大舉借債,在中國的各個地方都普遍存在,大同的問題在於步子邁得太大。
而大同、蘭州的「造城運動」,背後主導的都是地方政府,類似增長模式普遍開花,能在短期內刺激經濟增長,但從長遠來看卻是貽害無窮,地方政府不得不為此債台高築。審計署副審計長董大勝在2013年全國兩會上公開表示,中國各級政府今年的負債將達15萬億-18萬億元。
負債建城的鏈條上,拴著鋼鐵、水泥等行業居高不下的產能需求,而一旦發動機開足了馬力,即便庫存擠爆了,一時也停不下被綁架的腳步,槓桿失衡了。2013年,我國粗鋼產量佔到全球的一半,產能接近10億噸,僅河北就有3億噸,業內調侃說:論鋼鐵產量,中國第一,美國第二,河北第三。
和投資比肩的是一季度躥升的外貿數據,背後是虛假貿易和熱線在作祟,惟獨消費還是扶不起來的阿斗,錢花哪兒了?3月,中國廣義貨幣M2首次突破百萬億大關,規模相當於美國的1.5倍,英國的4.9倍,日本的1.7倍,比歐盟整整多出20多萬億元,接近全球四分之一。前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李稻葵把這比喻成「懸在頭頂上的堰塞湖」。
熱錢來得快去得也快,來時讓人擔心,去時只能慌張。6月20日,隔夜拆借利率創下高達30%的罕見交易紀錄,七天回購利率也一度飆升到28%。銀行也沒錢了!現實是,大量的資金在空轉,並沒有進入實體經濟,而錯配的信貸資源,則大量流向了房地產和地方政府融資平台。
滿眼都是泡沫,不,那是一個個隨時都會引爆的地雷。
排雷!排雷!
這一年,發生在太平洋彼岸的兩件事,讓國人明白了一個道理:是泡沫,總有破滅的一天,需要的只是等待。
4月,紐約商品交易所黃金期貨價格出現一連串暴跌,黃金十年牛市終結被做實。另一件事發生在汽車城底特律,這裡房價低得讓人歎為觀止,甚至出現了有房產僅售1美元的情況。
沒人願意看到泡沫被引爆。習近平在6月的一次會議上強調,再也不能簡單以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論英雄。李克強總理上半年也多次提及「激活貨幣信貸存量」。
習李在向外界傳遞一個共同的信號,就是讓地方政府摒棄過度投資拉動,停止擴張性政策。而在拉緊政府投資韁繩的同時,監管層也在主動抑制泡沫。今年以來,銀監會掀起整治平台貸款風暴,先後出台了「8號文」、「10號文」,並對影子銀行祭出重拳,關閉丙類賬戶。同時,證監會、財政部也先後掀起了對債券市場的監管風暴。
地方投資、房地產投資也因此被卡住了「脖子」,泡沫受到一定抑制。6月央行面對「錢荒」按兵不動的態度,也被看作為監管層在擠泡沫。
排雷信號早已明確。
倪鵬飛在去年年底預言:國內一些地方的樓市將在2013年崩盤。倪是中國社科院城市與房地產研究室的主任,他當時公開表示,「對於一些泡沫特別嚴重的城市,由於投資和投機的撤離,將導致泡沫的破滅和樓市的崩盤。」
事態正朝著倪鵬飛預言的方向發展。2012年,溫州是全國幾大城市中房價降幅最大的城市,2013年溫州樓市下跌的趨勢仍在延續。此時,藍天白雲、椰林樹影的海南,也正在變成開發商們的「紅海」。
3月20日,對於曾經的中國首富施正榮來說,這是他一生中最灰暗的一天,他親手創建的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宣告破產重整。在8年前的2005年,當施正榮在紐交所敲響尚德電力的上市鐘聲時,誰能想到,這位科學家出身的尚德創始人會在8年後如此慘淡地收場。
尚德電力上市後便踏上了大肆擴張之路,2010年底,尚德的光伏產能達到全球第一,與此同時,尚德的債務也從2005年底的0.56億美元,飆升至2011年底的17億美元。但近兩年國際市場嚴重收縮,整個光伏泡沫立顯,尚德率先把危機引爆了。
也是在3月,《華夏時報》記者再次造訪鄂爾多斯,調查發現,寄托著該市「產業轉型」夢想的多個工業園區,入駐企業稀少,開工進度延遲,呈現出一派「工業鬼城」跡象。
尚德的破產和鄂爾多斯的快速蕭條,其實是中國經濟放緩的極端案例。根據統計局公佈的數據,今年二季度經濟增速從去年四季度的7.9%降至7.5%,已觸及年初設定的增長目標紅線。
7月16日,李克強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座談會時表示,既不能因經濟指標的一時變化而改變政策取向,影響來之不易的結構調整機遇和成效;也不能對經濟運行可能滑出合理區間、出現大的起伏缺乏警惕和應對準備。
按以往調控思路,當經濟超預期下滑時,中央政府可能會調整貨幣和財政政策,集中審批項目刺激經濟,這一方面推高了GDP,但同時也導致地方債務高懸,資產泡沫在房地產、虛擬經濟中蔓延,投資泡沫也造成產能過剩和高債務槓桿制約的隱憂。
7月17日,財政部網站公佈消息稱,財政部部長樓繼偉當月早些時候參加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時稱,從政策取向上來看,今年中國不會出台大規模的財政刺激政策。
顯然,新一屆政府向外界傳遞的信號是明確的。「不刺激就不會產生泡沫」,這個道理並不難理解。而綜觀新一屆政府的執政理念,在早日實現中國夢的歷程中,這還只不過是個開始。
軟著陸需要硬手段
如果誤讀還只是因為理解不深的話,那麼刻意曲解就是個為達目的的陰謀了。
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政府不救市,國內股市屢創新低,更何況,存在實體和虛擬經濟中的泡沫還有一大把,這些都給了外資投行唱空中國的由頭,巴克萊銀行趁機興風。
《華爾街日報》6月28日報道,巴克萊銀行預計,李克強政府的政策將把中國推向「臨時硬著陸」,未來3年裡,中國的季度經濟增速會降至3%,除非經濟和市場面臨著迫在眉睫的崩潰風險,中國決策者不會採取激進的財政和貨幣擴張政策。
為此,巴克萊借題發揮了一個新概念:「李克強經濟學」,用來指代李克強為中國制訂的經濟增長計劃。在巴克萊看來,李克強經濟學代表著用短痛換取長期的益處。事實上,這並非是巴克萊的首創,在今年3月甚至更早就已有媒體提出了「李克強經濟學」這個概念,只不過巴克萊搭上了唱空中國的陰謀而已。
是也,非也。新一屆政府提高了對經濟降速的容忍度,但也是有底線的。李克強在7月兩提經濟運行「上下限」:中國經濟下限「穩增長」和「保就業」,上限是防範通貨膨脹,使經濟運行處於合理區間,經濟增長率、就業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價漲幅等不超出「上限」。
這顯然是有針對性的,儘管「上下限」的具體數值總理沒有明示,但業界普遍認同的「上限」可能在5%左右,「下限」可能在7%左右。安信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程定華認為,中國經濟潛在增速為4%-5%,但政府不能接受這樣的增速,底線應該是7%。
更何況「臨時硬著陸」和3%的經濟增速,這些都是中國政府和領導人無法承受的代價,由此造成的失業、社保問題必將影響社會穩定。
這也就能理解為什麼總理反覆強調「要使經濟運行處於合理區間」。正是由於目前經濟增速和通脹仍在相對穩定的區間,所以,管理層才痛下狠手「擠泡沫」、調結構。
巴克萊還提出「李克強經濟學」的三大支柱:不出台刺激措施、去槓桿化和結構性改革。
不可否認的是,不出台刺激措施、去槓桿化在防止和抑制泡沫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這的確是本屆政府致力要做的。但由此推演得出的「沒有增長戰略」,無疑是個嚴重的曲解。畢竟說一千道一萬,發展才是硬道理,擠泡沫、去槓桿是為了增長而不是放縱消退。
著名財經評論員水皮看到了本質:按照巴克萊概括的結果,中國經濟硬著陸不可避免,GDP最低會降到3%,這種觀點其實就是借「李克強經濟學」之名為唱空中國找到理論基礎。難怪華爾街那麼一致唱讚歌,唱空了幾十年,終於看到了崩潰的可能,能不激動麼?
既然「李克強經濟學」是巴克萊唱空中國的伎倆,那麼,總理新政的真正路徑又是什麼?按照水皮的說法是,放開管制、放開准入和放開市場。
放開管制本質上是恢復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下放審批權;放開准入,說白了就一點,讓民間資本辦銀行;放開市場則是要重新定位企業與政府、政府與市場的關係,劃分有形之手與無形之手的邊界。
中國中小企業協會6月份的一項調查顯示,有80%的企業並沒有感受到審批權下放給他們帶來的便利。中小企業協會會長李子彬對本報記者說,也許政策在落實的過程中存在問題。
改革的紅利還需要再釋放一會兒,但這是以經濟增速下行為代價的,當然,最好的結果是「軟著陸」。
「軟著陸」一直是中國經濟結構調整能夠承受的代價,但要實現這個目標卻需要「硬手段」,政治上反腐敗,金融業整頓影子銀行,實體上去產能過剩都是必須的。不過,降低GDP增速是系統工程,幹部考核提拔的標準要改變,地方財政收入的結構要改變,公務員隊伍要精簡,社會管理成本要提高,這些都離不開一個「錢」字。
7月初,上海自貿區獲批,作為總理新政的一個「切口小、示範意義大」的新路徑,如何激活存量、擠出泡沫是共同完成夢想的必經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