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如果再多一票,只要再多一票,張曙光就能成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取得中國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
那是在2009年11月,全國各地的院士趕到寒冷的北京,參加院士大會,投票選舉新院士。12月4日,在中科院院士增選結果新聞發佈會上,副院長李靜海宣讀了新當選院士名單,一共有35人,張曙光不在其列。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2013年9月10日,在北京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第三法庭上,人們才驚訝地獲知,這個早已陷入貪腐傳聞的鐵道部原運輸局局長,竟然離這一最高學術稱號這麼近,只有一步之遙。
這不是他第一次「覬覦」院士頭銜。2007年,由鐵道部推薦,張曙光首次進入中科院院士候選人名單,但最終以7票之差落選。
兩年後,他捲土重來,志在必得,卻功敗垂成。
庭審中,讓公眾驚訝的是,當張曙光「運作」院士的內情洞開後,呈現的竟是如此不堪的貪腐格局和包裝手法。
引人深思的是,如果多一票,張曙光會不會成為中國第一位因貪腐落馬的院士。
更令人深思的是,作為中國科學家群體的頂尖代表,院士們怎麼會讓他差點涉險過關?是他在庭審中披露的2300萬元運作經費起作用了嗎,還是院士們集體被蒙騙?
中國青年報記者尋訪了張曙光所參選的中科院技術科學部多名院士,他們共同還原了張曙光的評選過程。
2007年,張曙光邀請多名院士坐動車去青島參加研討會
2007年,由於鐵道部的推薦,張曙光成為中科院技術科學部院士候選人。
一名中科院院士告訴記者,與中國工程院對院士候選人的要求不盡相同的是,工程院比較注重工程成果,科學院比較注重學術成果。
自動控制和電力系統動態學專家、清華大學教授盧強院士看了張曙光的申報材料後,很驚訝:「他申報的時候學術成果是有的,有兩本書,但論文很少,有的院士就說,你為什麼不報工程院呢?你報科學院,那你的科學成果在哪呢?」
清華大學另一名在技術科學部的院士王宇(應要求化名)也稱,要申請科學院,首先要是科學家。「袁隆平下來就是因為他論文不夠,學術界就是要求這個東西,袁隆平的貢獻很大,但是論文不夠。」
1956年出生的張曙光,確實難言科研成就。
1982年,他從蘭州鐵道學院(現蘭州交通大學)車輛專業畢業後,進入上海鐵路局蚌埠分局蚌埠車輛段工作,一直在這裡工作了10年,直至1991年底進入鐵道部機車車輛局驗收室任管理工程師。
此後,在客車處歷任副處長、處長的他,因口碑不佳,調任瀋陽鐵路局任局長助理。公開資料顯示,2003年3月,劉志軍任鐵道部長後,張曙光的陞遷之路從此打開。他先是出任北京鐵路局(微博)副局長,半年後出任鐵道部裝備部副部長兼高速辦副主任,負責高鐵技術引進,並很快高昇至鐵道部運輸局局長兼副總工程師,號稱「中國高鐵第一人」。
但這個「第一人」絕非科學技術上的,只是因為在中國高鐵技術引進談判中,他擔任過首席談判代表。
一直在管理崗位上的張曙光,至少從論文數量上看,與動輒上百篇的其他候選人比,可謂少得可憐。
即使在今天,從論文數據庫中查詢,張曙光的論文也不過只有10來篇,顯示被引用的次數最多為44次。
他申報材料中有兩本著作,一本為《鐵路高速列車應用基礎理論與工程技術》,另一本為《超大型工程系統集成理論與實踐》,兩書都由科學出版社出版,都為專著,前書有多達421頁,64萬字,後書有55萬字。
媒體查證,他的這兩本個人著作,都涉嫌由專家團隊在集中時間段內集體完成。對此,中國青年報多方求證,獲得了證實。
有專著,更有大型工程建設成就,在中科院的院士們看來,張曙光如果去評工程院院士,應是十拿九穩的事情,不明白他為何要捨易求難。
王宇就說:「我當時有想法,他應該去工程院去,他要是去工程院可能就上去了,我們審查是另外一套。我們一定要學術成果啊。他申錯地方了。」
院士們後來才明白,張曙光這樣做有他的苦衷。劉志軍任鐵道部長後,拋棄了國內進行了多年的高鐵技術自主研發,主要依賴引進國外高鐵技術。其時,中國高鐵技術已取得突破性進展,中國南車研發成功並已進入試運營的「中華之星」電動車組,更是創造了「中國鐵路第一速」,被放棄後引發極大爭議。
有媒體引述知情人士的說法稱:「原本張曙光應該申請工程院院士,但之前南車國產動車組研製項目的帶頭人剛好在工程院,張擔心他們從中作梗,在院士評選投票時帶頭反對他,就申報了科學院院士。」
據瞭解,這名帶頭人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友梅。
劉院士在電話中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說,他不準備再評論此事,「已經進入法律程序,多說也沒什麼意義」。
此外,劉志軍的前任、原鐵道部長傅志寰也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有知情人士稱,傅志寰對張曙光的做派不滿,張曙光知道自己申報工程院院士成功概率較小。
既然學術成果薄弱,張曙光又怎能在中科院過關斬將,成為院士初步候選人呢?
按照中科院院士增選規則,院士有效候選人要經過三輪評選,第一輪,由各學部常委將本學部院士按專業劃分為若干評審組(每個評審組應不少於15人),由評審組的院士打分,確定初步候選人。
盧強說,當時神舟飛船上天了,好幾個領軍人物成了院士。2007年正是中國高速鐵路發展的開始階段,勢頭很猛,鐵道部把張曙光樹為高鐵發展的領軍人物,「我們也覺得從工程成果來講確實不錯」。
2007年3月,張曙光邀請多名院士從北京坐動車到青島四方客車廠參加研討會,這些院士以清華院士為主,因為清華很多院士參與了鐵道部的項目。
研討會其實主要是張曙光向院士們介紹告訴鐵路的成果。王宇回憶,張曙光對著PPT講,講得非常不錯,把高鐵的方方面面的東西都講到了,「口才也很好,給人一種很能幹的感覺」。
會後,張曙光帶著院士們參觀了四方客車廠。在會後的院士合影中,包括張曙光在內一共有53人。但有院士回憶道,在整個過程中,張曙光沒有提到評院士的事,也沒有給院士送任何禮物,只是四方客車廠給每人送了一個動車模型。
「中國高鐵領先於世界先進水平,取得的成果大家有目共睹。這麼重大的工程總得有人來抓,總得有一個代表性的人物。」盧強說,航天系統出了多位院士,高鐵的成就激發了不少院士的民族自豪感,院士們認為高鐵應該出一位院士。甚至有院士興奮地表示:「太好了,我以後去上海就不用坐飛機了!」
因沒能評上中科院院士而引發巨大爭議的袁隆平,也成為了鏡鑒。「教訓就是袁隆平,中國科學院把他否定,結果他被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後來大家也覺得,真正幹出出類拔萃的工程,對國計民生有重大貢獻者,不要死追他的著作和論文。」盧強說,這也是技術科學部院士們沒有糾纏張曙光學術成果少的原因。
清華大學一位要求匿名的院士也說,張曙光能夠進入第二次評審階段,院士們更看重的是張曙光的工程成果。
有院士說,再一個就是推薦力度,鐵道部的推薦材料,語言很強硬,給人的感覺是,鐵道部非常肯定地把高鐵的成就全部歸在張曙光一個人頭上。
即使如此,張曙光的強勢闖入,還是使得技術科學部意見趨於分裂。幾名院士都說,從始至終,對他的評審就充滿了爭議,爭論的時間明顯長於其他候選人,這使得大家都對張曙光記憶深刻。
2008年奧運前夕,張曙光再次邀請院士們坐高鐵
在院士的爭議聲中柳暗花明的張曙光,很快又面臨第二次考驗——對他學術造假的舉報。
2007年5月,一封匿名舉報信投到了中科院,聲稱張曙光學術成果造假。
「他的主要『著作』是假造的,其中兩部『著作』是今年二三月份由鐵道部官員出面,召集北京交大、西南交大、同濟大學、鐵道科學研究院等單位數十位教授、研究員,住進北京的高級飯店,突擊編寫,限期完成,然後署上『張曙光著』突擊出版而成。」舉報人在信中寫道。
跟信件一起寄出的,是一份包括多達30人的《專著編寫組專家通訊錄》,上面姓名、工作單位、職稱、聯繫方式一應俱全,職務職稱涉及鐵道部副司長、副處長及高校教授、副教授、研究員、工程師等,專業領域則跨越機車車輛、熱能動力、安全工程、車輛工程、信息、交通信息工程與控制等。
這名舉報人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這份名單,他是從編寫組一位有正義感的人士那獲得的。
事實上,對於「學術成果是不是張曙光的」,院士們也早有懷疑。王宇說,看到張曙光那兩本厚厚的學術著作,大家都表示驚訝:「張曙光平時忙於高鐵建設,那麼忙,哪裡來的時間和精力寫書?一寫就寫兩本,還這麼厚。這些書,真的是張曙光寫的嗎?」
院士們都有撰寫學術著作的經歷。王宇說,寫一本同樣篇幅的著作,他們至少要花一兩年時間,而張曙光一年就出版兩本那麼厚的著作,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特別是兩本都註明為「張曙光著」。
「這個份量就很重了,說明這本書完全是他一個人寫的,是他一個人的成果。」王宇院士說。
但院士們認為,動車是工程性很強的項目,張曙光肯定得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撰寫專著要求作者能有大量的時間安靜下來,張曙光可能嗎?
針對質疑,中科院成立了調查組,展開了調查。
上述舉報人稱,他原本是中科院調查組尋訪到介紹情況的人選,他也準備如實講述他所掌握的情況。但當時單位出於鐵道部的壓力,要求他趕緊買機票,離開北京。
院士們說,最終,中科院採取了「組織」對「組織」的方式,要求鐵道部進行調查。鐵道部聲稱,學術成果的確是張曙光的,「態度很肯定」。
盧強說,既然鐵道部這麼說,我們又沒有別的依據,「那我就只能選擇相信鐵道部調查結果」。
不過,調查結果的公佈,並沒有完全打消院士們的疑慮,多名院士依舊對「著作」是否為張曙光所寫存疑。
多名院士稱,也有院士在評審會上力挺張曙光。
有院士回憶,西南交通大學教授、兩院院士沈志雲就在會議上說,張曙光不僅狠抓高鐵的技術,也非常重視理論方面的研究。
事實上,張曙光的「專著」《鐵路高速列車應用基礎理論與工程技術》中,就有機車車輛動力學專家沈志雲院士做的序。他在序中這樣寫道:「張曙光同志長期從事中國機車車輛的理論研究、技術創新和工程管理工作,不同崗位的歷練使得他不僅洞悉世界高鐵技術發展的技術前沿,而且深入瞭解中國鐵路和機車車輛裝備業的實際情況。」
熟悉院士評選工作的人士都知道,由於不同學科領域的壁壘,即使在同一個學部,院士們仍然有「隔行如隔山」之感,在同一個領域的只有十幾個甚至幾個人。因此,一些資深的、有話語權的院士,具有不小的主導權。如果由他們來介紹甚至力薦候選人,效果會比較明顯。
但「力挺」,並沒能說服技術科學部裡大部分院士。結果出來,張曙光以7票之差敗北。
院士評選兩年一次。2009年,張曙光捲土重來,勢頭更猛。上一次,他的代表性重大工程是動車,這次,他的工程成果則為高鐵。
2008年奧運會前夕,京津高鐵正式運營以前,張曙光再次邀請院士們乘坐京津高鐵。從高鐵上下來,不少院士很興奮:「感覺剛上車就到了,真快呀。」
這次評審中,張曙光的「學術成果」又增加了厚厚的兩大本,即《京津城際高速鐵路系統調試技術》和《CTCS-3級列控系統總體技術方案》。不過這一次,他汲取了教訓,註明是「主編」而非「著」。
一些原本心存疑竇的院士,這次心若燭照了:「一個人怎麼可能又在一年的時間內做出那麼厚兩大本學術著作?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華中科技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程時傑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這一次,針對張曙光的資格問題又引起院士們的爭論。但有院士提出,既然上次已經討論過了,這次就不要再為這個問題糾結了。
2009年11月,院士大會在北京召開。這一次,沈志雲院士因年屆八旬,按院士章程,被授予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稱號,不再參加對院士候選人的推薦和選舉工作。
王宇告訴記者,會議上有位院士提出,張曙光在參評院士期間,是西南交通大學的在職博士研究生,導師為沈志雲。記者向這位院士作求證,但他不願再作評論。
這一信息引起了極大反響,有院士認為此事荒謬:「他連在職的博士都沒有畢業,怎麼能當選為院士呢?」
但也有院士不以為然,盧強就認為,在職博士研究生不影響院士評選。「沒有說院士非得是博士畢業呀?我不也是博士沒讀就當上院士了嗎?我們那時候哪有博士啊?」
有院士質疑:「中國高鐵不是從國外引進的嗎?到底有無創新?創新有多大?」
也有院士認為,不論中國高鐵是不是從國外引進,但速度要比日本、德國的快,這說明中國高鐵還是有創新的,「引進消化再創新也是創新嘛!」
有院士回憶,正當院士們為張曙光的院士資格爭論不休時,評審會議的主席說,討論到此為止,請各位院士根據自己的認識投票。
結果,張曙光再次以一票之差落選。據庭審中的表述,他因此「特別沮喪」。
2011年,又到院士增選年。但是,這年的2月28日,他被停職審查,院士夢戛然而止。
「中國敗類」
令公眾驚訝的是,一個花巨資「運作」院士,組織大規模團隊給自己當「槍手」的人,為什麼能離自己「覬覦」的院士頭銜那麼近?有沒有院士被收買?
有知情人士說,張曙光利用手中掌握的龐大資源和審批權力,為院士拉課題、搞合作,籠絡了不少院士,而這正是「高官」院士得天獨厚的優勢,他們可以「用權力換贊成票」。
查閱中科院技術科學部院士簡歷,記者發現,清華的院士在這個學部人數有近20人,清華的院士也因此備受張曙光重視。
清華大學也承接不少鐵路項目,如朱靜院士課題組主持的「動車組告訴車軸研製」,潘際鑾院士主持的「京津高速線鋼軌閃光對焊及熱處理工藝的研究」,李軍教授主持的「列車網絡控制系統自主創新」,溫詩鑄院士主持的「齒輪箱潤滑及選用標準研製」,等等。
但是,並不是有鐵路項目的院士就會支持張曙光。上述項目主持人中,一位院士就明確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他根本就不相信張曙光的學術成果,沒有投票支持張曙光。
他說,另一位清華院士,也有鐵路項目,卻在評審會議上對張曙光表示了強烈質疑。
盧強院士卻坦言,他對張印象不錯。
他興奮於自己的科研成果被運用到了高鐵上。他說,在一次邀請清華大學幾十名教授體驗和慶賀動車組快捷和平穩優點的大會上,盧強問鐵道部有沒有做高速列車空氣動力學特性研究。鐵道部有人回答說沒有。盧強說,這可不行,為了保證高鐵的安全性和降阻節能,必須要做空氣動力學特性研究。
會後,張曙光找到盧強,對他說,「我們想到一起去了」。
一周後,由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和北京航天航空大學等單位研究人員組成的「高速列車空氣動力學研究」項目立項。盧強說,為此,北航老校長很高興,「他說,太好了,北航以前想要進入高鐵項目,但進不去,現在終於有了用武之地」。
盧強說,這個項目立項速度之快,讓他們頗感意外。
更意外的是這個項目成果很快被運用到了高鐵上。項目完成後,項目組向鐵道部提交了項目報告。盧強在體驗京津高鐵時,被安排坐在副駕駛座位上。在項目報告中,盧強建議受電弓由原來的方形改成橢圓形,建議去掉起裝飾作用而破壞了列車的流線型窗戶。
據盧強轉述,張曙光指著受電弓說:「看,根據你們的研究成果,我們已經把它改成橢圓形的了,而且窗戶我們也去掉了。」
和盧強一起去的北航老校長激動地對盧強說,我們的項目報告提交上去,這麼快就變成實際應用了,這是我這輩子第一次如此快速地把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際應用啊!
經歷此事後,盧強認為,張曙光很能幹,抓高鐵抓得狠,值得支持。
除清華外,從2009年起,張曙光就以西南交通大學兼職教授的身份出現在該校校園新聞中。張曙光有部分論文和單位為「西南交通大學牽引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的人共同署名。沈志雲是「牽引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創辦人、主任。《專著編寫組專家通訊錄》顯示,有多達7位來自西南交大的科研人員參與撰寫了張曙光的「專著」。
記者致電沈志雲院士,想就上述情況進行核實。他說,已經向某媒體發送了一份公開聲明,不願再接受其他媒體採訪。
張曙光除了「公關」外,有沒有直接「用錢」?畢竟,在9月10日的庭審上,公訴人指控,張曙光為了「運作」院士,共索賄2300萬元,這筆錢有沒有可能落入院士的口袋中?
王宇也質疑:「這2300萬是怎麼花出去的呢?我看到報道說,他找了30個專家給他寫專著,他邀請這些專家要錢吧?再就是請我們去坐高鐵也要錢,但這都要不了多少錢啊。那剩下的錢花在哪裡了呢?我也很疑惑。」
但他認為,科學院沒有不公正之風,「我們很多院士都對張曙光的參評持懷疑態度」。
盧強也說,中科院的院士都是很清廉的,「平時連收小禮物都會很謹慎,出去講課,做一個科學講座,講一個上午也就不到2000元。我認為他不可能花錢打點中科院院士。」
「像華中科技大學的楊叔子院士,你要是敢把信封給他,他會當場把你罵出來。」盧強說。
他又補充道:「你要是給錢,他不打110就夠意思了。」
程時傑院士2007年跟張曙光在同一個學部競爭,他順利通過。2009年,他對張曙光有投票權。他說:「2009年我也只是第一次參加投票,至於有沒有賄賂我不清楚,但不至於賄賂像我這樣資歷比較淺的。」
但在回答中國青年報記者「如何看待張曙光『運作』院士一事」時,劉友梅院士沒有客氣,他先強調,「這是少數人在干擾這個事,也不是說多數人是這樣的,要正確對待,不能認為院士制度不合理」,然後,他話鋒一轉:「這些都是中國的敗類,包括也有院士的敗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