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中將:朝鮮歷史上「拖累」中國


http://news.wenweipo.com   [2013-10-09]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據人民網刊登的原南京軍區副司令王洪光的評論文章稱,朝鮮在歷史上就「拖累」中國。王洪光生於1949年8月,祖籍山東新泰。1968年3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曾任南京軍區副司令員,中將軍銜。全文如下:

中國歷代王朝,對外防禦或進攻,分若干個戰略方向。為對付北方遊牧民族南下,向北一般是戰略防禦方向;向西新疆(古西域)、中亞方向,歷來是中原政權的主要戰略方向,強盛時取攻勢,衰弱時取守勢;向南對嶺南諸國,一般取攻勢。東亞朝鮮半島方向,因戰略縱深不深,面積不大,人口不多,經濟落後,內戰不止,對中央政權威脅不大,理應不是主要戰略方向。可是在歷史上,這個方向往往發展成主要戰略攻防方向,常常對中央政權形成威脅,甚至導致災難性的後果。

隋唐時期就是難啃的骨頭

秦漢及前,在朝鮮半島相繼有箕子朝鮮和衛滿朝鮮。漢武帝平朝鮮,在半島和遼東建置樂浪、真番、臨屯、玄菟四郡,史稱「漢四郡」。其後在遼東和朝鮮半島北部,高句麗古國發展壯大,公元二、三世紀,半島南部的百濟和新羅也發展起來,史稱「三國時代」。

高句麗強盛起來,不斷侵佔漢、魏、唐地域,半島三國之間也爭戰不斷。總之,半島在漢至唐前期都很不平靜,對中央政權時時產生威脅,經常干擾和牽制中央政權在主要戰略方向上的行動。因此,中央政權只要北部和西部邊境相對平靜,就會騰出手來,剿撫朝鮮半島各國,以求得東界的安定。為此,中央政權花費了很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隋唐兩個朝代,前後七十年間,有隋文帝、煬帝、恭帝、唐高祖、太宗、高宗六任皇帝,九次戰略性戰役行動,始得平定遼東和朝鮮半島。高句麗古國消亡,遺民大部被遷入關內,少部流散於渤海國、突厥和新羅。

隋朝就是因為四次向朝鮮用兵,並大興土木(其中大多是軍事設施),導致國庫空虛,人丁銳減,農軍蜂起。當時,山東民軍領袖王薄作《無向遼東浪死歌》,大意是「如果在遼東戰死,現在被砍頭又何妨!」有學者認為,隋朝就是被朝鮮戰爭拖累,才迅速滅亡的。

「貞觀之治」和高宗的永徽時期,是唐走向強盛的戰略機遇期。唐平定周邊戰爭中,東北經常成為主要戰略方向,前後通過五次大的作戰行動,平定了遼東和朝鮮半島。因為受東線的牽制和拖累,唐在北線對東突厥、薛延陀作戰和西線對吐谷渾、吐蕃、西突厥作戰都受到很大影響,常常陷入戰略被動,兵不敷用。

當時唐中央高層對是否出兵朝鮮也是有不同看法。時任宰相的房玄齡臨終前告誡太宗,「陛下威名功德,亦可足矣,拓地開疆,亦可止矣。向使(如果)高麗違失臣節,誅之可也;侵擾百姓,滅之可也;它日能為中國患,除之可也。今無此三條,而坐煩(拖累)中國,內為前代(指隋朝)雪恥,外為新羅報仇,豈非所存者(收益)小,所損者(代價)大乎?」房玄齡不同意對朝用兵,其意讓朝鮮半島各國順其自然,自生自滅,既對中央政權構不成嚴重威脅,也不影響唐抓住戰略機遇期發展壯大。房玄齡的話從唐朝發展大局來看,是很有道理的。當然,最終唐朝滅了高句麗,一勞永逸地解決了遼東問題,但朝鮮半島問題並沒有解決。

為了穩定對半島的統治,唐採用羈縻政策,改嚴密的郡縣制為寬鬆的都護制,設都護府於平壤。後為了遷就半島當地勢力,步步後撤都護府於遼東故城(今遼陽)、新城(今撫順附近),以至河北盧龍。當倭國進攻新羅時,唐又及時派出援兵,作為主力的唐軍經過艱苦作戰,最終「滅倭軍於白江口(今韓國錦江口)」。經此一戰,直至明朝萬曆年間近千年內,日本不敢再染指半島。然唐太宗由於親征高麗鞍馬勞頓(「太宗發定州,親佩弓矢,結雨衣於鞍後」),身體受到很大損害(也有作戰受傷一說),英年(52歲)早逝。總之,朝鮮半島的戰事,是唐前期中央政權的一大負擔。

明清兩朝被朝鮮拖垮

公元十世紀,王氏高麗建國並發展起來,與同時期的後百濟、新羅並稱「後三國時代」。這時朝鮮半島各國與中國是藩屬國和宗主國的關係,或曰朝貢關係。所謂朝貢,中國「賜予」很是不少,各國「朝貢」倒是不多,甚至幾年、十幾年一次,無事冷淡中國,有事找中國幫忙,中國還要經常調解半島各國的爭戰糾紛,往往還不聽勸,中國其實挺累。

到了明朝,朱元璋為籠絡藩屬國朝鮮,把朝鮮列為十五個「不征之國」之首。至萬曆年間(1592年),豐臣秀吉基本統一日本,開始大規模向朝鮮用兵,並企圖經過半島侵佔我國東北以至內地,引發了明朝抗日援朝(萬曆壬辰)戰爭。明、朝聯軍與日本艱苦作戰七年,互有勝負,及待豐臣秀吉病死,日本國內不穩,明軍在露梁海戰中一舉消滅日軍主力,才取得戰爭勝利。但明朝的援朝作戰,國力消耗巨大,國庫空虛,時文記載:「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時朝鮮方用兵,國用大匱。是年三月,乾清、坤寧二宮火災,欲營建二宮,因財乏而不能辦。」窮得連皇宮失火都修不起了。

明末水旱蝗災連綿,民饑人相食,流寇蜂起,進剿無兵,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起義,輕易推翻了明政權。同時,明朝也無暇顧及其他戰略方向的安全,使東北女真族的努爾哈赤所部割據建立後金政權。明軍進剿努爾哈赤時,要求朝鮮出兵,朝鮮卻不記明「壬辰拯救」之恩,推三阻四,還暗通後金,用「兩端外交」兩邊討好,敷衍明朝,毫無信義可言。儘管明朝的抗日援朝戰爭是反侵略性質的、正義的,但從史實來看,這一戰爭對明朝的拖累是致命的。

清朝發生的中日甲午戰爭緣起,是朝鮮東學黨起義引發內亂,日本藉機干涉,登陸半島,作為朝鮮宗主國的中國不得不加以保護,進而引發戰爭。中國甲午戰爭失敗,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不僅賠付大量白銀,還割讓台灣、遼東半島(後以錢抵換),使清政府國力大傷。一是嚴重降低了國際地位和國內執政的合法性,英法俄德藉機調停,攝取在中國的權益,加快了中國殖民化進程;二是革命黨人徹底喪失了對清廷維新改革的希望,成為孫中山領導國民革命的直接動因。

朝鮮問題至今尚未結束

上世紀50年代初的「朝鮮戰爭」,是新中國剛剛建立,政權不穩固,台灣未收回,百廢待興的時候,中國不得不為朝鮮打的一場戰爭。戰爭的起因是在新興的社會主義陣營中,金日成背著中國在斯大林同意下,越過二戰後確立的分界線「三八線」向美國支持的南韓政權發動進攻,企圖一舉統一朝鮮。在北朝鮮軍隊即將達成企圖的情況下,美軍仁川登陸,美韓聯軍(後聯合國軍)發起戰略反擊,一直攻到中朝邊界鴨綠江邊,金日成政權眼看就要滅亡。中國在相當不利的態勢下不得不出兵朝鮮,付出重大傷亡代價,反攻並把戰線穩定在「三八線」附近,簽訂了停戰協定。

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美國一改放棄蔣介石政權的態度,藉機把第七艦隊開進台灣海峽,阻隔大陸向台灣進軍。當時粟裕擔任攻台總指揮,率領五十萬大軍正做攻台準備,預期1951年發起進攻。由於美軍擋在台灣海峽,以及中共不得不把主要戰略方向轉至對朝方向,致使台灣得到喘息,自此分離於大陸,後又發展出台獨勢力。

儘管美國政府在1950年6月重新支持蔣介石政權有多種考量,但朝鮮戰爭的爆發,不能不說是一個重要原因。中共高層當時對出兵朝鮮也是有重大分歧的,確為不得已而為之。朝鮮戰爭已過去60多年,但它對中國的拖累,至今還在影響著國家的統一和發展。

行文至此,「朝鮮半島在歷史上就拖累中國」的判斷,應該可以成立。當下朝鮮半島的穩定和核問題卻推到了中國面前。很可能像歷史上一樣,朝鮮半島不得不成為影響我國戰略機遇期的因素。

2013年3月,朝鮮勞動黨提出「核武建設和經濟建設並進」黨的總路線,我們對朝鮮的擁核決心決不能低估。當前必須明確向朝鮮指出,不論其是否再行核試驗,務使核污染不能直接影響我國土。

      責任編輯:賈銘
白海濱調任浙江省武警總隊司令員      [2013-11-19]
美國被65個龍捲風襲擊 5人死亡      [2013-11-19]
法院微博公開李某某案庭審內容      [2013-11-19]
茂名官員送市委書記一套房被判刑      [2013-11-19]
北京大興摔童案二審 或維持原判      [2013-11-19]
李長春自製傢俱展出 造型獨特      [2013-11-19]
朱維群回擊「有人想起訴中國前領導人」      [2013-11-19]
中國逾萬名幹部違反八項規定被查      [2013-11-19]
遼寧艦艦載機天氣理想才能起降      [2013-11-19]
三中全會定調多領域改革路線圖      [2013-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