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我們80年代初的改革實際很多真改革不是靠寫無數個文件跟文章,就是一句話幾個字。」4月19日上午,在2014中國城鎮化高層國際論壇的「土地制度改革」開放性對話上經濟學家華生如是說。
據鳳凰網報道,八十年代,中國開始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和雙軌制改革,自此慢慢向市場經濟轉型。「就是『土地家庭承包』這幾個字,以及『完成計劃指標以後產品可以自己定價』這句話,使中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華生表示,現在要想天翻地覆也可以,推行農地入市。
華生所說的「農地入市」是指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允許農村集體經營建設性用地實行同等入市、同價同權,在一級市場中可以出讓、租賃、入股,在二級市場中可以租賃、轉讓、抵押等。
十八屆三中全會前,中國要從土地改革突破形成了共識。「幾年前和前任總理開座談會,我最後收尾就是講咱們共產黨是靠土地革命上台,土地制度搞不好,那會動員國本,所以我也贊成,我認為在這點上是有廣泛共識,就是土地制度要改。」華生表示。
三中全會《決定》和中央「一號文件」出台以後,市場在資本市場上關於土地的交易風起雲湧,但是現在幾乎沒人關注了。
華生稱,三中全會《決定》一出來,市場上馬上就有人捕捉到機會。機會來了以後領導一看說這個機會不能給,因為搞了以後天下會大亂。於是,各部門領導出來解釋,說允許農地入市不是這個意思,也不是那個意思,啥意思也不是,什麼意思?準備試點。
「我覺得實際上是挺可惜,三中全會上高層領導下決心機會不是很多,」華生表示,80年代初的很多改革不是靠寫無數個文件跟文章,就是一句話幾個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