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專家:中日關係改善的大門並未關死


http://news.wenweipo.com   [2014-05-24]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在中日關係仍處於困難局面的時候,兩國官民近期卻仍走動頻繁,各種反思現狀、探討中日關係未來的座談會、研討會也頻繁召開。42年前,中日民間交流曾發揮「以民促官」的積極作用,使得兩國順利建交;今天,憂心中日關係未來的民間友好力量,依然在不懈地為中日關係的改善作出努力。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應中國國際交流協會邀請,以揚原安為代表的日本青年會議所(簡稱「日本JC」)日中友好之會代表團一行12人,於5月19日至22日來京進行了友好訪問。21日上午,中日雙方相關專家學者和友好人士參加了以「增進相互理解,促進中日民間交流」為主題的座談會。座談會討論了「中日民眾如何看待對方國家」和「中日民間各界如何為改善雙邊關係發揮作用」兩個議題。

中日民眾互信狀態堪憂

中國國際交流協會理事、《人民中國》雜誌社總編輯王眾一,舉出了一些數據和事例來對兩國民間感情現狀進行了說明。

2012年購島事件發生後,中日關係急轉直下。當年雖值中日建交40週年紀念年,但文化、青年交流等各種交流活動都受到了影響。2013年10月北京-東京論壇期間發佈的民調數據顯示,雙方均有九成以上的人認為中日關係不好,同時也有半數以上人認為中日關係很重要。今年2至3月,中國一份針對18歲以上公民實施的民調結果也顯示,對於危及東亞和平的主要原因,49%的人選擇「日本軍事實力」,36%的人選擇「領土問題」;42%的人選擇美國和日本為令其感受到軍事威脅的國家;更有8%的人認為「抗日戰爭尚未結束」。此外,有95%的人認為安倍參拜靖國神社不好,表示「討厭日本」的人占74%。同時,認為改善中日關係「非常必要」的人占31%,「一定程度必要」的占54%。

王眾一說,民調結果具有參考意義。這些細化的民調結果表明,中國民眾對日本的看法在惡化。作為歷史上曾經遭遇日本侵略的國家,中國民眾對日本的政治、安全和歷史的不信任是深刻的,加上戰爭期間遺留的化學武器等問題至今仍然對人們的生活構成威脅,人們擔心日本否定侵略歷史、修改和平憲法行使集體自衛權、把戰爭作為國家選項,因而,人們對日本產生這樣的擔心是正常的。

另一方面,中日邦交正常化40多年來,實現了國際交往史上雙邊最大規模的人員往來,這是中日關係中的正面遺產。王眾一說,中國改革開放之初,日本政府和一些組織開展的一些援華項目,對中國現代化建設起步階段的幫助也起到積極的作用。中日之間經貿互補關係的確立,也極大地方便了兩國人民的生活。

王眾一說,在大眾文化交流層面,幾代中國人對日本都有深刻印象。

隨著日本對華旅遊簽證的開放,許多人通過旅遊,改變了對日本比較概念化的印象,客觀上對加深瞭解起到了積極作用。

王眾一說,許多中國民眾對日本的印象,分為兩個方面。好的方面包括:日本人說話和氣,注意個人與他人的關係,社會治安好,講衛生,垃圾分類清楚,空氣清新,自來水可直接入口,不浪費資源,以及在災難面前井然有序,等等。不好的方面包括:日本捕鯨遭到國際社會的聲討,色情文化氾濫,上班族壓力大、精神憂鬱出現過勞死,年輕一代御宅族、草食男化的傾向嚴重,以及福島核電站真相是否被掩蓋等社會層面的問題。

王眾一說,從小泉參拜靖國神社以來,中日關係每隔幾年都會出現大的摩擦。反日遊行爆發,反而在中國掀起了一股瞭解日本的熱潮,普及日本文化的暢銷書開始多了起來,中國年輕讀者以越來越大的自信和開放心態來全面地瞭解日本。與此形成對比的是,在日本的書店,對中國進行負面描述的書非常多,過度宣傳中國威脅論。

王眾一表示,國之交在於民相親,越是困難的時候,越應該交流。雖然民間力量不能直接改變目前的困難局面,但只要中日間加深瞭解、增進互信、求同存異的渠道還保持暢通,兩國之間的正能量就可以匯聚,為兩國關係盡早走出困境作出貢獻。

日本駐華使館新聞參贊石飛節也表示,中日兩國國民感情交流最重要。雖然中日關係現狀不好,但對於民間交流的推進,大家卻都有共識。石飛認為,在日本人中間,反中情緒可能更為嚴峻,比如日本國內一些書店內專門設有中國威脅論等反中類圖書角。而且在日本民調中顯示出來的對中反感情緒也令人擔心,包括最近受到環境等問題的影響,日本對中國表示「反感」的人越來越多。與中國訪日遊客數量近期大幅回升相比,日本訪中遊客數量卻一直在減少。石飛說,兩國人民通過媒體多瞭解對方,加強青少年交流,效果雖然不能馬上顯現,但卻是值得推進的長遠之計。

兩國國民應從互相指責轉向相互瞭解

日本JC成立於1951年,是日本最大的民間青年團體之一,會員多為年齡在20歲至40歲之間日本經濟界人士。日本JC日中友好之會則是成立於1988年的一個友好團體,由有志於繼續從事中日友好活動的老會員組成。

日本JC日中友好之會會長揚原安在發言中說,作為在國際社會非常重要的兩個國家,中日關係現在卻漸行漸遠。為彌合裂痕,現在必須要做的有兩件事情:一是改善國民感情。目前兩國大多數國民都對對方國家有嫌惡感,個人不基於事實的過於片面的想法,導致了先入為主的壞印象,造成了很大誤解;二是推進教育改革。一個人在少兒時期,還沒有獨立的思考能力,往往會全盤接受所學內容。在日本,關於近現代史的教育,特別是戰後史的教育,內容非常之少。也許不是有意為之,但應該把事實的全貌都告訴給孩子。揚原說,據他所知,有一位中國年輕人在到訪日本之後說,自己看到的東西和想像中非常不同。可能在中日兩國都有類似情況。

揚原認為,在交往過程中,最重要的東西就是互相尊重、互惠互敬。他說,我們應重溫中日幾千年來的交往歷史,瞭解100多年來的近代歷史,重新回顧建交時期老一輩政治家的決斷,而不要繼續相互傷害。揚原還提出了以青年為主體進行互訪、開辦學習會、組織中日大學生合宿進行深入交流等具體建議。

日本JC日中友好之會的其他會員也表示,由於個人對近現代史學習不足、彼此獲得的信息不同,所以造成了中日國民的理解不同。雙方國民都應從過去的互相指責過渡到相互瞭解和認識,這樣才能確立面向未來的中日關係。也有會員認為,國家關係和個人關係應該分開對待。

此外,日本JC日中友好之會的會員們還認為,媒體對民眾的影響力很大。「草根」交流很重要,即使是小規模、小範圍的交流,也對青年自身的成長有利。

每個人都應積極影響身邊的人

中國國際交流協會理事、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李偉在發言中表示,民間交流對中日友好關係的推動是有利的。家有家規,國有國法,國與國間有國際法、條約、準則,只要遵循法規辦事,問題就不難解決。前不久日本政界人士訪華,受到了中國政府高層人士的接待,說明中國政府推動中日關係改善的大門並沒有關死,解鈴還須繫鈴人。

李偉舉例說,環保交流在中日交流中是個重要領域,在兩國關係惡化後,雖然政府層面的活動大幅減少,但環保方面的活動並沒有受到影響。上個月,中日韓三國環境部長會議在韓國正常召開,討論了在治理大氣污染方面的合作問題。中日友好環境保護中心既承擔著政府間交流的任務,也承擔著民間交流的重責。

在座談會的總結發言中,中國國際交流協會秘書長倪健表示,中日兩國間的交流確實不少,但廣泛、深入的交流卻不多。民間組織應開展更為廣泛、細緻且高質量的交流活動,而且貴在堅持。倪健說,無論兩國政府間關係如何,有著良好傳統的中日民間交往,越是在政府交往困難的時刻越應發揮獨特的作用,在各自領域開展民間交流,「以民促官」。國家與國家間的友好,歸根結底是人民間的友好,每個人都應該積極地影響身邊的人。中日兩國體制不同,文化相近而不同,價值觀也有很大差別,中日民間交流的關鍵,是要視對方為鄰居和夥伴。無論國家大小,不處理好與鄰居間的關係,發展必然會受到限制。

倪健表示,由民間力量直接解決中日在政治、領土問題,當然有難度,但並不是無所作為,民間力量要為政府間解決這些問題營造良好的氛圍和環境。中日間相互認知和溝通不夠,是最大的問題。堅持民間交流,拉近中日國民感情,會有助於推動兩國關係得到改善。

      責任編輯:宝玉
唐家璇訪日 或推動中日首腦會談      [2014-06-06]
中日代表談5分鐘沒握手      [2014-06-01]
解放軍副總長批安倍暗中攻擊中國      [2014-06-01]
日媒稱朝日关系改善 金正恩疏远中国      [2014-05-31]
日防相主動表態:望恢復與中磋商      [2014-05-31]
中評:安倍真想挑起中日衝突嗎?      [2014-05-30]
中非關係升級需注重三方面      [2014-05-28]
中方批安倍聲援越南:唯恐天下不亂      [2014-05-28]
日本惡人先告狀 稱中國蘇27帶導彈恐嚇日機      [2014-05-26]
中日戰機相距30米 國防部回應      [2014-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