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記者 梁珊珊 宜昌報道)端午節前,在秭歸縣鳳凰山屈原祠,來自台灣和湖北秭歸的屈氏後裔代表,跨越了空間的距離,齊聚一堂同祭屈原。
每年的端午節,秭歸都會舉行屈氏後裔祭祀屈原的活動。全國屈氏宗親會副會長、秭歸屈原第六十九代後裔屈家明說:「作為屈原後裔,在端午祭祀屈原,目的就是表達對屈原的哀思,弘揚屈原愛國、憂民、求索、創新精神。」今年,來自彰化市公所和寶部裡屈家村的16位台灣同胞、屈家後裔來到宜昌,同秭歸民眾一起祭祀共同的祖先。
當天上午10:30分,祭祀儀式開始,二人抬大鑼鳴鑼開道,後由屈氏後裔托粽子、柑橘、花草、剛鬣柔毛等祭品跟隨,其他後裔及民眾代表尾隨其後列隊進入屈原祠,鼓樂聲中步入屈原祠大殿,按照敬獻祭品、奏樂尚饗、歌師禮讚、恭讀祭文、叩首祭拜、禮成退位的傳統民祭屈原儀式程序進行祭祀活動。
秭歸是屈原的故鄉,至今仍有眾多屈氏後裔生活在這片土地上,而一海之隔的寶島台灣也有一個屈原後裔的村落,不僅自1963年就建有屈原祠,每逢端午都要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彰化屈家村,有三十多戶近百位屈姓人家,是台灣少數屈姓人家群集的聚落,村民們只知道祖先清朝時自福建晉江遷居過來。
直到如今,在屈家村一些老房子的門楣上,仍有白底黑字的4個大字「臨淮衍派」。 據介紹,這是學者們認定屈家村的村民是屈原後裔的重要證據——屈原曾住在淮河一帶,門楣是在提醒子孫勿忘先祖。不僅如此,屈家村家家戶戶都喜歡在門前栽種蘭花,以此表示對屈原的尊敬之意。
彰化市寶部裡里長莊景德已經第三年來到秭歸祭祖,他介紹說,自己的母親姓屈,從小就被長輩教導是屈原後代。在台灣,大家都很重視端午節,也知道屈原是愛國詩人,屈家村的村民更是以此為傲,知道這次要來宜昌祭祖,踴躍報名。「見到自己老祖宗了!」 莊景德歡呼道,他表示來到宜昌非常親切,並形容此行是「專程回鄉祭祖」,再忙都不能缺席。
2010年,經台灣明道大學國學研究所的穿針引線,台灣屈家村與湖北秭歸開始了屈原文化的交流。2012年5月,湖北省代表團到台灣 參訪,特別來到屈家村,帶來了按照秭歸 縣屈原祠屈原像同比例縮小製作的高1.8 米、重253公斤的銅像,贈送給屈家村。隨後,屈家村也組團到湖北秭歸拜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