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中國或製「撒手鑭」 射程系東風21D3倍


http://news.wenweipo.com   [2014-07-28]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據環球網援引美國《國家利益》雜誌文章稱,目前中美兩國在太平洋地區打響了一場激烈的「射程戰」,雙方不斷延伸各自戰鬥機及導彈的打擊半徑,以壓制對方作戰能力。

為了提高自身反介入能力,中國有可能會在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的性能得到證實後,將其機動彈頭及傳感器加裝在中程彈道導彈之上,研製射程為 1500公里的東風-21D導彈的二或三倍。如果成功,這種能力將使中國得以攻擊位於關島東部、印度尼西亞南部、甚至是印度洋深處的移動艦船。而且,文章還稱,中國還有可能會研製類似「美制增程型聯合防區外空地導彈」的巡航導彈,隨著戰鬥半徑為2000公里的殲-20等隱形戰鬥機的列裝,中國的作戰半徑有可能會進一步躍升,能夠打擊3000公里外的機動陸上或海上目標。

美國和中國發現他們在西太平洋展開了一場「射程戰」較量,在導彈及戰鬥機覆蓋打擊目標範圍方面展開了競爭。一方應用新科技勢必會導致另外一方的回應。在這場競爭中,雙方每個舉措,都會導致亞太地區潛在競爭空間的擴大。儘管武器性能與導彈戰術可能很神秘,但在假設危機爆發期間,這些細節會對美中兩國政策選擇產生重大影響。這些選擇的局限性又有可能會對地區參與者的宏觀戰略產生影響。

六十年代,華盛頓對中國火力射程的關注僅限於金門和馬祖兩個靠近台灣島的小島,當時駐台灣國民黨軍隊時常受到解放軍的火炮攻擊。來自美國的支援,再結合解放軍空海力量孱弱的狀態,意味著台灣很安全,而且這種安全狀態可以持續數十年。

眾所周知,1996年3月發生的第三次台灣海峽危機(當時美國向該地區部署了兩支航母攻擊群),再加上美軍在1991年波斯灣戰爭中展示的驚人的戰術力量,促使中國領導人掀起了以「反介入」海、空、導彈能力為核心的軍事力量改革。經過近二十年的努力後,中國軍事現代化仍在繼續,目標是在西太平洋打造一個以解放軍為主導的安全區,使敵軍在未來潛在危機中因懼怕危險不敢深入。2007年,1996年台灣危機僅僅11年後,蘭德公司為美國空軍提供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如果再發生一次台灣危機,面對解放軍及其「反介入」能力,美國空軍有可能會失敗。

中國採取多種舉措打響中美「射程戰」

駐太平洋美軍真的會被中國射程更遠的導彈及戰鬥機——魚鷹-83(射程達160公里)、SS-N-22「日炙」(射程達250公里)和SS- N-27」炎熱「(射程達300公里)等中國導彈的射程,都超出了美國海軍的」魚叉「反艦導彈(射程為124公里)——趕出去嗎?在水面海戰中,美軍艦船可能必須要從中國導彈齊射攻擊中生存下來,才能夠展開有效回擊。

美國規劃者可能指望其在潛艇與水下戰領域的相對優勢壓制敵方戰艦。不過,中國的陸基空中與導彈力量對美國及地區其盟軍構成了又一道防線。與艦載導彈相同,中國的陸基空中與導彈力量都有了長足的發展。中國列裝有多種型號的俄制蘇-30」側衛「戰鬥機(打擊半徑達1500公里)。在不久的未來,中國的」側衛「戰鬥機可能會武裝」鷹擊-12「反艦巡航導彈(射程達400公里),因此有可能會對距中國1900公里處的目標構成威脅。這會超越美國海軍航母空中聯隊( F/A-18 E/F和F-35C戰鬥機配合海軍空對地防區外導彈可實現約為1300公里的打擊半徑)及美國海軍」戰斧「陸攻導彈(射程達1600公里)的戰鬥半徑。

中國擁有大量可壓制美軍在西太平洋地區基地的陸基陸攻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另外,中國有能力利用射程為3300公里的空射巡航導彈從中國境內打擊固定目標。最後,中國備受矚目的東風-21D反艦道導彈導彈(射程達1500公里)——攜帶一枚制導機動彈頭——可能最終會給在西太平洋的美國航母及其他戰艦構成新的挑戰。

美海空兩軍研製新裝備壓制解放軍

如果沒有美國的回應,中國軍事規劃者和政策制定者就會認為他們已經擁有了壓制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基地,並威脅美國航母及其他水面戰艦的軍事工具。在局勢高度緊張的亞太地區,未來這種想法有可能會引發危機。美國已經採取了一些回應措施,進一步提高美軍的戰鬥半徑。

美國空軍正在採購增程型」聯合防區外空地導彈「(JASSM-ER),這種智能隱形空射巡航導彈的射程達到900公里以上。」聯合防區外空地導彈「能夠在飛行過程中更新目標信息,可自動搜索特定目標,而且還能夠精確打擊固定和重新定位的目標。美空軍計劃為所有戰鬥機配備這種導彈,儘管」聯合防區外空地導彈「體形較大,不適合由F-35戰鬥機的內部武器艙掛載——內部武器艙是確保F-35戰鬥機隱身飛行的需要。

意識到」魚叉「反艦巡航導彈已經被多種中國導彈超越後,美國海軍也在採購改進型「增程型聯合防區外空對地導彈」(JASSM-ER)充當其新型遠程反艦導彈(LRASM)。如果遠程反艦導彈保留」增程型聯合防區外空對地導彈「的射程,那麼其射程就是」魚叉「導彈的數倍,超過中國反艦巡航導彈的射程。美海軍已利用標準水面艦船和戰鬥機平台試射過遠程反艦導彈原型彈,導彈的傳感器成功從一個正在航行多艘艦船編隊中鎖定了打擊目標。美國配備有」增程型聯合防區外空對地導彈」和遠程反艦導彈的戰鬥機和戰艦或許能夠在此前被認為無法進入的地區作戰,這一發展可能會使中國軍事規劃者重新考量其假想。

除此之外,美國海軍還在採取措施,擴大反彈系統的覆蓋範圍及能力,保護航母戰鬥群不受空中及導彈攻擊。這些措施包括列裝新戰鬥機、雷達和軟件系統,回應日益提高的反艦導彈威脅。

儘管採取了這些防禦措施,但五角大樓官員及美國國會政策制定者仍然沒有十足的信心,認為即便是防禦最牢固的航母戰鬥群能夠在全球任何地方「堅守陣地」。因此,目前五角大樓和美國國會正就美海軍迫切需要研製航母艦載空中監視與打擊無人機(UCLASS)的問題展開激烈辯論。受F-35聯合打擊戰鬥機項目時間及成本的嚴重超支,美國海軍及高級五角大樓官員明顯傾向於認為新型無人機主要應該用於在航母戰鬥群附近海域執行巡邏任務。其他人已經認識到,美國水面戰艦面臨著嚴重的導彈威脅,渴望獲得一種能夠在敵方導彈射程外發動打擊、而後經過遠距離飛行後進入防守嚴密的空域自動尋找並打擊選定目標的智能隱形打擊無人機。

如果成功,這種打擊無人機會維持與美國航母的相關性,大幅度延伸航母空中聯隊的到達,從而使航母遠離敵方導彈的覆蓋範圍。這種智能隱形艦載空中監視與打擊無人機的支持者認為應該在支持這種系統的航母及水面艦艇上投入巨資,航母空中聯隊需要適應未來。更為謹慎的美國海軍及五角大樓官員看起來更加關注發展這種先進無人機面臨的技術與成本風險問題。他們可能會擔心發展類似F-35項目的災難,導致空中監視與打擊無人機項目最終被取消,與一開始只嘗試獲得更多監督無人機相比,那種結果給美國海軍帶來的傷害更大。

中國或借東風-21D研製中程彈道導彈

可以肯定的說,未來中美兩國在「射程戰」方面還會有更多舉措。例如,一旦中國證實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系統(很明顯,到目前為止中國還沒有真正利用這種導彈系統及其機動彈頭打擊過海上移動目標)的性能,就可以合理假設,中國工程師會將其機動彈頭與傳感器加裝在中程彈道導彈之上,其射程將會是射程為1500公里的東風-21D導彈的二或三倍。如果成功,這種能力將使中國得以攻擊位於關島東部、印度尼西亞南部、甚至是印度洋深處的移動艦船。

還可以預測,未來中國會進一步拓展其戰鬥機及巡航導彈的打擊半徑。據信中國在研大型隱身戰鬥機殲-20的戰鬥半徑為2000公里。中國工程師還有可能會研發類似增程型」聯合防區外空地導彈「的巡航導彈——從以往的歷史來看,這種假設非常合理——隨著隱形打擊能力提高,中國的作戰半徑有可能會進一步躍升,能夠打擊3000公里外的機動陸上或海上目標。

誰是「射程戰」的贏家?

五角大樓的「空海戰」概念旨在針對中國及其他潛在敵對者正在發展的遠程反介入能力做出協調一致的回應。據信這種概念主要依靠直接的軍事行動阻止敵對者的反介入軍事能力。就中國而言,批評者認為「空海戰」概念是不連貫的,有可能會導致衝突發生危險的升級。作為一種替代方案,他們建議美國海軍力量在中國武器射程範圍外對中國執行遠距離封鎖。

然而,目前中美之間的「射程戰」對兩種概念都產生了影響。中國武器裝備打擊半徑超出美國能力越多,「空海戰」概念的執行就越具挑戰性。不過,隨著中國對美國戰艦的威脅半徑超出印度尼西亞,深入印度洋,並進入中太平洋,對中國進行遠距離封鎖的戰略會變得越來越脆弱。在中國導彈的打擊半徑下,美國海軍再也不能利用印度尼西亞的海峽控制往來中國的商船。隨著中國導彈射程的增加,美國必須巡邏的封鎖半徑的長度也會大大延長,這有可能會使對華封鎖線出現更多漏洞。

對於美國而言,「射程戰」競爭越來越昂貴。從就地理位置來看,中國戰鬥機可從其境內眾多基地起飛,而美國在西太平洋僅擁有少量基地,所有這些基地都容易受到中國導彈襲擊。與美國的艦載戰鬥機相比,中國陸基戰鬥機將享有大小、航程及有效載荷優勢。美國空軍在太平洋的前線戰術空軍基地非常脆弱,所以其已經把新型遠程轟炸機項目列為採購列表中的優先事項。雖然新型轟炸機將基於成熟技術,但據估計該項目的總成本將達到550億美元。不過,與美國海軍的航母艦載空中監視與打擊無人機項目相比,新型遠程轟炸機的成本還是相對低廉。

中國能夠設計並大規模生產相對廉價的戰區彈道導彈及巡航導彈,因些享有極大的成本優勢。然而,1987年《中程核力量(INF)條約》禁止美國和俄羅斯擁有這樣的武器,而中國則完全不受約束。只要《中程核力量條約》仍然有效,美國就無法利用最廉價、最簡單的方法維持其在亞太地區的威懾力。儘管事態越來越危險,但美國軍事規劃者不得不被迫研製昂貴的新型遠程轟炸機及航母艦載空中監視與打擊無人機。

在發現自己處於成本劣勢時,美國決策者會考慮放棄在太平洋的「射程戰」嗎?放棄不是一種負責任的選擇。日本、印度、印度尼西亞、越南以及除俄羅斯之外的所有其他地區國家,都不受《中程核力量條約》限制。導彈擴散壁壘相對較低,如果美國放棄亞太地區,中國周邊國家採購廉價而有效的導彈系統的動機就會很高。這樣一來,多方地區導彈競賽就會成為軍備控制倡導國的噩夢。更糟糕的是,這種競賽會發生在世界上最具活動的經濟地區,美國數以百萬計的就業崗位會因此受到威脅。然而,如果美國放棄其長期以來一直成功發揮的地區穩定作用,那麼可以預見就很可能會發生這種結果。美國決策者需要密切關注正在太平洋上演的 「射程戰」,考慮一些新的、更好的戰鬥方法。

      責任編輯:賈銘
中國或製「撒手鑭」 射程系東風21D3倍      [2014-07-28]
雲南保山山洪災害致5死3失蹤      [2014-07-28]
江蘇訪民報社門口喝農藥被刑拘      [2014-07-28]
中國「三軍四海」軍演向日本亮劍      [2014-07-28]
福喜集團:將重組中國管理團隊      [2014-07-28]
多省級軍警主官擁駐港與新疆履歷      [2014-07-28]
內蒙古逾7000頭牲畜因旱死亡      [2014-07-28]
外媒:中石油還有6名高管被拘押      [2014-07-28]
「香港大講堂」將於明日舉行第二講      [2014-07-28]
譚力被查前在外省打高爾夫      [2014-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