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新京報報道,早上6點,雲南省馬關縣夾寒箐鎮麼龍村麼龍小學的起床鈴劃破麼龍村的寂靜,學校的燈亮起來了,接著燈光像接力一樣,從學校周邊傳遞到遠處,一戶戶有走讀生的人家點亮電燈。
身高不足1米4的校長熊朝貴在5點半已起床,先檢查用水,然後打鈴,6點40分等學生們都進教室早課,他還要看看有沒有因為生病沒起床的學生和走讀生是否到齊。他要求全校學生一個都不能少。
「全校279名學生,絕大多數都是留守兒童,每個孩子背後都有著令人心酸的故事。」熊校長說。
熊朝貴:「如果我們不管這些孩子,誰能管呢?」
6月13日晚上,一個5年級女生拿了來校調研的研究生落在洗澡間的洗髮水被發現。
熊校長說「她當晚哭得很厲害,我最擔心的是她受打擊後逃學。」
女生4年沒有見過父母,和72歲的幾乎不能自理的奶奶生活在一起。父母帶著弟弟在廣東打工,三年前弟弟車禍重傷,父母把打工掙的錢大部分投入了給弟弟治病和打官司。長期沒有父母關愛,女生很叛逆,過去經常逃學,見到騎摩托車的小年輕就打招呼,不管認不認識都跟著走,好幾次被扔在幾十里地的夾寒箐鎮裡。還有兩次,因為身無分文,餓壞了,在鎮裡偷吃的,被派出所抓住。4年來,女生的爸爸每個學期通過他匯200元錢,作為孩子的生活費用和零花錢,每次留話「我對不起孩子,請你幫我照顧好孩子。」熊朝貴理解家長說這話時的心情,他無法去責備家長。熊校長說:「我做了很多工作,才讓孩子慢慢改了逃學的習慣。」
熊校長分析,孩子頭髮常常爬很多跳蚤,她拿洗髮水,一定是因為她缺洗頭的東西就拿了。那位調研的女研究生聽了這個女生的情況,決定專門抽時間帶她去鎮裡買衣服和洗漱用品。在去鎮上的幾個小時裡,女生嘴角掛著羞澀的微笑。
熊朝貴說:我自小受到各種歧視,不過更多的時候是向我伸出援助的手,才使得我擺脫極度自卑,放下心理負擔,走到現在。我知道在每一次困境時,有人幫助是多麼重要。如果我們不管這些孩子,誰能管呢?老師的職責不僅是教好書,還要育好人。"
學生家長:「他是個好人,我不知道怎麼感激他」
熊朝貴的辦公室貼有所有學生的監護人聯繫方式,還有一份幾十個家長的匯款名錄和每筆開支的記錄表。這都是外地打工家長委託熊朝貴幫助管理給孩子購買日常生活用品的錢。
記者聯繫上在廣東打工的學生家長黃先生,他一年都不一定能回去一次,女兒在讀4年級,家裡有個70多歲的老人,老人不會管錢,於是孩子的生活費都是匯給熊校長,讓他幫忙管理,熊校長每學期都把有女兒簽字的賬目發給他看。「他是個好人,我不知道怎麼感激他。」電話中黃正榮反覆說。
焦慮:鄉村師資斷裂
除了學前班,全校229名小學生,只有7個教師,熊朝貴和張曉龍老師負責畢業班的教學外,還負責學校所有行政工作。往年也分配過師範學院的畢業生,往往一年不到就走了,有的什麼都不要就消失了。熊朝貴理解:「這不能怪這些年輕人,窮鄉僻壤,條件差,村裡的年輕人都往外跑,怎能吸引外面思想活躍的年輕人呢。」
7個教師中,唯一的一個年輕教師張曉龍五年合同還有一年半到期,他想留住張老師,不過他也沒有想好怎麼才能留住。
學生熄燈就寢後,熊朝貴打開電腦瞭解熱點事件、查詢教學資料。老師中,只有熊朝貴和張曉龍老師懂操作電腦,熊老師感覺到孩子越來越難教,傳統的鄉村教學模式需要改革,他們幾乎沒有深造的機會,就靠自學來提高自己。一方面是教學模式需要改革和發展,需要新生力量注入;另一方面是不僅沒有優質師資力量補充,就是原來堅守的鄉村教師逐步到退休年齡,未來鄉村教育師資斷裂會進一步加劇。
「誰能解決這個問題?」每談到這個話題,熊校長便陷入焦慮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