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四川文聯原主席:追求個性與愛國不衝突


http://news.wenweipo.com   [2014-10-04]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2014年9月18日上午,在馬識途家樸素而整潔的客廳,面對前來探訪的華西都市報記者,進入百歲之齡的馬老率先提到,「今天是『九一八事變』紀念日啊。」

馬老清晰地記得,1931年的秋天,「九一八事變」的消息,傳到馬老讀書的北平大學附中。當時的場景,在馬老最新出版的《百歲拾憶》中有詳細的描述:「消息剛傳到學校,十幾位東北籍的同學在操場上抱頭痛哭,不少同學,包括我在內,都陪著他們一起哭。有的同學說,看來中國是要亡了,我們都會成亡國奴了。但也有的同學大聲疾呼:抗日救國!我被他們感染,也跟著他們高呼。」

83年過去了,歷史如滔滔江水流過。少年負笈出峽,尋求立身救國之道,為新中國的解放事業鞠躬盡瘁的馬老,談及自己踐行一生的愛國主義和民族情懷,份量之重,情感之深,令人動容。

馬識途眼中的愛國主義——

「當年參加革命,尋找救國之道」

上世紀30年代初,馬識途被父親馬玉之「攆出」三峽,出夔門,到北平求學,尋求立身救國之道。當時才16歲的馬識途,在日記中寫下屈原的詩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以此自勉。

馬老說,「愛國主義,不是抽像的概念。它總是在特定的時代,針對具體的問題,有著具體的內涵。在上世紀30年代,我們面對最具體最嚴重的問題是:日本侵略中國。他們宣稱要在幾個月內,將中國滅亡。在這種狀況下,對於有志向有理想的中國青年,愛國主義就是抗日救國,尋找各種方式,挽救民族危亡。這就是當時最大的愛國主義。而且,這種愛國主義,不管是在普通民眾,還是在知識青年當中,是普遍存在的情感。對於我本人來說,踐行愛國主義,就是要尋找自己具體的救國之道:參加革命,九死一生,為理想而戰。」

「我沒辜負那些犧牲的戰友的期望」

作為一名革命家、優秀的地下黨員,在嚴酷革命鬥爭中,馬老多次經歷凶險,九死一生。用馬老自己的詩句形容就是:「此頭十度許閻王,九死依然在強項。」更讓馬老悲憤的是,與他一起在革命道路上的伴侶劉惠馨,被敵人殺害,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早在上世紀30年代,馬識途與中央大學工學院的同學劉惠馨產生了愛情,兩人有著共同的志向和信仰,在革命的道路上並肩前行,並喜結良緣。1939年10月,中共恩施特委成立,馬識途任書記,劉惠馨調任特委委員、婦女部長兼特委秘書。1941年,因叛徒告密,劉惠馨被捕就義。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或者自己寫書撰文中,馬老曾不止一次提及這位為革命事業獻出生命的戰友、愛人。就在近日接受央視朱軍採訪時,談及劉惠馨烈士,馬老更是難掩懷念之情,潸然淚下,讓在場人士無不動容。「不過,值得欣慰的是,我們總算是沒有辜負那些犧牲的戰友的期望。就我個人而言,不管是從良心上,還是工作中,我覺得我對得起那些犧牲的革命戰友。」

馬識途寄語青年人——

「不只獨善其身,還要兼濟天下」關於愛國

當下時代的青年人,追求個人發展、個性張揚,有種說法,如今一些青年的心目中,愛國主義的意識顯得淡漠。對此,馬老說,「現在的年輕人要追求個人發展,個性張揚,這些都沒問題。但是這個跟愛國肯定是不衝突的,也不應該衝突。一個人的成功,需要個性發揚和個人奮鬥,但是其終極價值和意義,一定與他對社會、國家、民眾的貢獻,分不開。不只獨善其身,還要兼濟天下。」

馬老還提到,愛國主義需要踐行,而不僅僅是停留在口頭上,「比如年輕人,在追求個人發展的同時,也要想到惠及社會其他需要幫助的人。可以研究一個符合自身條件的『愛國』的實踐之道。」馬老還補充說,「對於一些年輕人的思想和行動,我們要多注意引導。年長者要做好榜樣,以身作則,才能讓年輕人服氣。」

關於傳統

馬老是革命家,同時也是人文素養甚高的文學家、書法家。

談到自己的古文功底,馬老說,他5歲開始讀私塾,父親也鼓勵他讀書,也是他的另一位「國文老師」,「當時最喜歡的是清代學者吳乘權編著的簡明中國通史讀本《綱鑒易知錄》,激發了我對中國文化的熱愛和對中國歷史的瞭解。我現在的古文功底就是在那時打下的。」

最近古典詩詞又開始受到大家的重視,身為中華詩詞學會第一屆的副會長馬老對此也感到高興,「我還是中華詩詞學會的發起人之一呢。」馬老說,古典詩詞是我們中華傳統文化的寶貴財富,「年輕人要注意培養對中華古典詩詞的感覺,從內心深處熱愛我們中國文化,這也是一種愛國主義。」華西都市報記者張傑攝影陳羽嘯

人物簡介

馬識途

原名馬千木1915年1月出生於四川忠縣

1936年參加革命,1938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在黨內擔任過不同的領導職務,並歷任中國作家協會理事、顧問、榮譽委員,四川省文聯主席、名譽主席,四川作家協會主席、名譽主席,中華詩詞學會副會長,中國國際筆會中心理事等。在文學創作上,成果頗豐。自1935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至今,正式出版的書有21本,在報刊雜誌上發表的文章不計其數。其主要的文學作品收錄在2005年由四川文藝出版社出版的《馬識途文集》中。去年又以近百歲高齡,用短短半年時間,完成了《百歲拾憶》的創作,今年此書已由三聯書店出版。

「同題問答」 馬識途

Q1

您的愛國思想有怎樣的軌跡? 「工業救國」理想破滅後,我開始尋求革命道路馬識途:一開始出峽求學,目睹工業革命,促發我產生「工業救國」的愛國思想。當時的我認為,只有振興工業,堅甲利兵,才能救國。於是,我先後在北京、上海、南京求學,努力成為一名優秀的工程師。然而,日軍的鐵蹄威脅到中華民族的危亡,讓我「工業救國」的理想破滅。我開始尋求革命道路,以此實現救國救民的理想。

Q2

什麼事情促使你深刻感受到「祖國」這個概念?聽到幾個朝鮮人講述國家被日本殖民時馬識途:我曾經看到過幾個來到中國的朝鮮人,講述他們的國家被日本殖民的狀況,描述他們過著屈辱的亡國奴的生活。亡國之痛,讓他們痛哭流涕,也讓我義憤填膺,很自然就聯想到自己的國家,暗自下決心要保衛自己的國家,不能落到那步田地。

Q3

有沒有哪一個時刻,讓您對新中國的建立有特別強烈的感覺?65年前,我從香港回到內地時馬識途:1949年3月,解放戰爭三大戰役勝利結束,北平也已和平解放。我與革命同志們一起從香港坐輪船回到內地,首先抵達煙台,心裡有說不出的興奮。當船靠碼頭時,我們禁不住舉手歡呼:「回家了!」這裡,是我們自己的港口,我們這些地下黨員第一次這麼毫無顧忌地自由自在地走下輪船,通過碼頭,踏上了我們自己的土地。在走過碼頭上站崗的解放軍戰士身邊時,看著他們那軍帽上閃亮的紅星,我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親切感。

Q4

每年的國慶節,您的心情肯定跟很多人不一樣,您一般會想到什麼?我是「每逢國慶思戰友」馬識途:古詩說「每逢佳節倍思親」,我是「每逢國慶思戰友」。我們的生活現在安寧幸福,國家建設也成就喜人,這怎能不讓我念及那些為革命犧牲生命未能感受今天這一切的戰友?而且這其中的一位戰友,還是我的愛人劉惠馨。不過,值得欣慰的是,我們總算是沒有辜負那些犧牲的戰友的期望。就我個人而言,不管是從良心上,還是工作中,我覺得我對得起那些犧牲的革命戰友。

Q5

愛國主義的概念是怎樣的?隨著時代的變化,您怎麼看待它的內涵與傳承?它在特定的年代,有著具體的內涵馬識途:愛國主義,不是抽像的概念。它總是在特定的時代,針對具體的問題,有著具體的內涵。在上世紀30年代,愛國主義就是抗日救國,尋找各種方式,挽救民族危亡。對於我本人來說,踐行愛國主義,就是要尋找自己具體的救國之道——參加革命。在當下,愛國主義的一大表現就是,為我們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做出貢獻。

      責任編輯:賈銘
四川文聯原主席:追求個性與愛國不衝突      [2014-10-04]
國平:為香港特區政府守護法治點讃      [2014-10-04]
中國禁藥醜聞或源於首都機場牛肉麵      [2014-10-03]
廣州一日新增登革熱1033例      [2014-10-03]
「國人免費」三峽大壩發旅遊紅色預警      [2014-10-03]
記者探訪南非事故旅行社 人去樓空已摘牌      [2014-10-03]
中國「深耕歐洲」 李克強總理訪歐      [2014-10-03]
粵登革熱病例突破1.6萬 醫院被擠爆      [2014-10-03]
藍翔最新宣傳片:震撼挖掘機陣容      [2014-10-03]
全球最大越野汽車賽事在阿拉善開營      [2014-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