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華媒驚歎紫鵲界千年農耕文明 訪湘之旅收官


http://news.wenweipo.com   [2014-10-29]    我要評論
         

「山歌皇后」陳福雲在演唱 本報湖南傳真

【文匯網訊】(記者 肖建花、董曉楠 新化報道)在湖南婁底新化縣紫鵲界,集中連片的萬畝梯田,在海拔1300多米的高山上,層層迭迭,蔚為壯觀。28日,「海外華媒高層走讀大美湘西」採訪團來到此行最後一站,感受紫鵲界梯田古老的農耕文明和古梅山的神秘文化。

萬畝梯田 天然灌溉

2000多年來,古代先人荷鋤攀爬,一鋤一耙地墾出這片坡度最陡、海拔最高並擁有最原始最天然灌溉系統的梯田。據悉,紫鵲界梯田總共有20餘萬畝,景區內梯田8萬餘畝,即便核心景區之內,數量也達到2萬餘畝。

令採訪團驚歎的是,紫鵲界沒有塘壩、水車等任何明渠灌溉系統,數萬畝梯田全靠四季常流不止的天然自流泉水灌溉,旱澇無憂。據當地人介紹,這裡從未缺過水,反而「天下大旱,此地有收」。

據專家分析稱,這種獨一無二的天然灌溉系統的形成,一是紫鵲界降水豐沛,水分充足,又常年雲霧天氣居多。二是茂密的植被對水土保持起了很大作用。三是,此地是花崗岩風化的沙壤土,疏鬆透水的性質讓土壤像海綿一樣,將植被攔截的雨水吸納保存,而在底層,花崗岩密度大,像鍋底一樣,將水攔截不往下滲漏。

「紫鵲界梯田不用人工澆灌,純天然的生態平衡系統令人震驚,值得向海內外推介它的神奇。」 台灣《旺報》副總編輯孫瑋芒讚歎不已,他還向當地建言,「可以借鑒台灣觀光休閒農業方式發展旅遊業。」

梅山文化 神秘古樸

婁底新化自古被稱為「梅山」,這裡「舊不與中國通」,苗、瑤等少數民族在此地長期生活,逐漸形成一種似巫似道,尚武崇文的神秘文化。宋朝新化建縣後,隨著漢族不斷遷入,當地漢文化與少數民族文化經過融合傳承,最終形成獨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被現代學者統稱為「梅山文化」,是荊楚文化的重要支流。

閉塞的地理環境,孕育了土著「梅山蠻」彪悍、剛烈的性格,也產生了獨特的方言俚語——「梅山山歌」。在惡劣環境下,「梅山蠻」狩獵、捕殺,抵禦外敵入侵,形成剛猛狠辣的「梅山武術」。如今,新化作為全國武術之鄉享譽全國。

有當地「山歌皇后」之稱的陳福雲,為採訪團演唱了新化山歌——《郎在高山打鳥玩》、《神仙下凡實難猜》等,山歌粗獷嘹亮,獨具韻味。而東方文武學院老師、學生表演的新化武術,也讓海外媒體人直豎大拇指。

華媒訪湘 完美收官

新化縣委書記向採訪團一行介紹,隨著高速拉通,二廣高速、張懷高速的修建,滬昆高鐵在縣域內洋溪鎮設站,未來新化特別是紫鵲界將吸引更多的遊客,新化旅遊產業發展將跨上新的台階。

馬來西亞《自由日報》社社長丘紹平建議,紫鵲界等景區要豐富夜間娛樂項目,完善配套設施,並就服務提出更細緻建議。

新化紫鵲界是「海外華媒高層走讀大美湘西」的最後一站,回顧六天緊湊的行程,華媒高層紛紛表示,通過短短幾天時間的走訪,湖南大湘西地區的自然風光、民俗民風、文化底蘊都給他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他們將會通過各自的媒體,在海外廣泛推廣大湘西,讓更多人關注湘西地區的發展。

      責任編輯:朵朵
海外華媒走讀懷化:勿忘芷江受降歷史 重溫明清商業繁華      [2014-10-27]
華媒高層訪鳳凰 在古城風情裡沉醉      [2014-10-26]
湖南副省長會見海外華媒高層訪湘團      [2014-10-23]
海外華媒中原行圓滿結束 七日走進河南5地市      [2014-10-23]
海外「華輿」開始明顯「挺習」      [2014-03-06]
海外華媒高層建言張家界旅遊發展      [2014-10-25]
殲31「鶻鷹」抵珠海首次公開亮相      [2014-10-29]
殘疾繡娘十幅羌繡作品送展APEC      [2014-10-29]
四中全會《決定》如何改變民生      [2014-10-29]
中國將大幅減少市縣政府執法隊伍種類      [201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