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民企「參軍」不易:資金支持不穩定


http://news.wenweipo.com   [2014-11-25]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解放軍總參謀部11月22日向社會發佈108項軍事需求公開招商,並且向民企開放。民企「參軍」成為資本市場的熱門話題,今年8月份出版的《新楚商》雜誌曾對這一現象進行報道,揭示了民營資本參與軍工市場的過程中,遇到的人才、技術、資金等等問題。以下為《新楚商》雜誌的報道原文:

儘管「民企參軍」的前景之中存諸多變數,但中國穩步增長的國防預算讓這條路徑充滿了誘惑。

近日,阿里巴巴與中國兵器工業集團簽訂協議,合資成立北斗運營服務公司,註冊資金在10億左右。此外,消息還稱,未來阿里巴巴或將投入百億元在北斗領域。

無獨有偶。此前有消息稱,停牌5個月的A股成飛集成披露重組預案,公司將獲注殲擊機和空面導彈等軍工資產,交易估值達158.47億元。控股股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的防務裝備核心業務及資產將就此實現整體上市。

儘管「民企參軍」成為資本市場的熱門話題,但有業內人士稱,目前,軍工市場的壁壘逐步向民營資本放開,被認為是轉型期刺激經濟的利好因素。但真正的融合過程,並非一蹴而就。人才、技術、資金等等門檻,都在考驗著民企們的智慧與耐力。

軍需訂單下的研討會

「我正在和客戶開會,過半小時再打過來吧。」電話那頭傳來何永華(化名)的聲音。

何永華是北京一家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武漢分公司的常務副總,從事軟件開發8年之久,為我國軍工裝備提供了嵌入式開發設備、軟件測試、技術咨詢等。他所在的企業也是國內外小有名氣的民營軍工企業,在國防眾多關鍵性項目上提供了從設計、開發、測試和咨詢等產品和服務。

半小時後,何永華依然在和客戶討論著,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二個月後,我們將舉行『國軍標與軟件測試技術』的巡迴研討會。」

此前,該公司也舉辦過「航空電子設備系統仿真和測試研討會」,以及同中科院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合辦辦的「探月項目軟件測試培訓」。而這些頻繁而貌似普通的研討及培訓活動,正是民營企業進入軍工行列的慣用方式之一。

一位接近軍工科技的集團內部人士透露,長期以來,軍工領域一直被視為民營企業投資的禁區。直到2005年6月,原國防科工委頒布《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證》規定:我國國防科技工業領域將面向社會開放,部分符合條件的非公有制企業可於2005年底正式進入國防科技工業領域。從此,容許非公資本進入國防科技工業建設領域的大門,方為民營企業徐徐打開。

「在《關於非公有制經濟參與國防科技工業建設的指導意見》沒有出台以前,一些介入到軍工企業的民營企業就通過研討會方式承接軍方項目,或者名曰「課題攻關」、「項目代包」。他們有的通過「科技擁軍」,將民營企業和軍隊聯絡在一起,通過活動展示民企的品牌和產品的質量。聯想、清華紫光、上海博達、華為等20多家國內知名IT企業就曾舉辦類似活動。」上述人士說,「這樣,這些公司就可以在部隊中樹立有實力的IT企業品牌形象,並最終得到相應的軍需訂單。」

迭迭叫苦的征途

在民營參軍的熱潮下,一些高新技術企業趨之若騖,但在光環的背後,一些正在征途中的民營企業卻在迭迭叫苦。

「我是一個『負』商,負債纍纍的『負』。」當人和機電工程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斌說出這句話時,一旁的經理一臉不解。明明公司運行良好,每年盈利上千萬,為何老闆還是為錢發愁。

他們不知道,幾年前劉斌聯合了5家民營企業,先期投資5億多元在重慶市建了一個工廠,並從國內外高薪聘請了20多名高級工程師和100多名專業技術人員,研發發動機,但至今技術攻關不下。前期投入的資金早已殆盡,3家公司覺得前途渺茫,提出撤資;工廠200多名技術工人,到現在只剩30人留守。

「剛開始,我們都雄心勃勃,立誓要研發出世界上最先進的發動機,然後將技術無償轉讓給部隊。」劉斌說,其實一年後他們研發出了5種類型的發動機,且均通過國際技術認證。當時有好幾家國外上市公司提出高價購買他們的技術,並許諾把他們的前期投資全部給予補償。「我們都是退伍軍人,研發發動機的目的,就是為了能服務部隊。」2009年,劉斌他們開始向「軍品」靠攏,研發新品,並大批量生產了100套發動機。沒想到質量出了問題,直到現在都無法解決。「我不知道該不該堅持下去。」

事實上,民營企業參與國防科工和軍品生產有不少有利條件:靈活的體制、充裕的資本、穩定的質量、持久的開發能力等。但是6年來,我國「民轉軍」步伐卻很緩慢,不少擁有軍品研發能力的民營企業仍在等待觀望。其中市場投資風險過大,研發的民品難與軍品匹配就是他們最大的擔憂。

瀋陽某汽車零部件製造企業有雄厚的資金、獨立的研發團體,曾參與過軍用汽車的研發和製造,並承攬過聯合國[微博]採購大單,專門為聯合國派往世界各地的維和部隊、急救醫院和科研機構等提供車輛,但企業經理人仍坦言:「部隊前期投入幾乎為零,大項研發項目我們不敢做。」

民營企業通過各種渠道進入了軍品市場,國家對非軍工企業擔負軍品科研任務沒有明確的規定,有時候提供技術改造資金不到位、訂單不穩定,讓民營企業感覺不到「參軍」的誘惑。據悉,近年來,總裝備部陸裝科訂部對許多軍選民用裝備,通過競爭採購形成了「三自一參與」的訂購模式,即:企業自籌資金、自主研製、自主開發,軍方參與,軍方前期投入和科研費幾乎沒有。

而對於已「參軍」的民營企業來說,資金支持不穩定,也是讓人頭疼的問題。遼寧一家生產壓縮機的龍頭民營企業在研發難度大的軍品時,項目得不到資金重點支持,同時部隊需要的產品型號長期沒有需求,致使人才、設備大量流失。該企業副總說,「產品研發是一個系統長期的過程,人才培養、設備維護都需要一個週期,可是部隊缺乏一個系統規劃,經常是缺什麼研發什麼,形成不了一個連續的投入。有一次我們需要一個配套產品,但該型號由於長期沒有需求,早已停產,我們跑了一個多月,找了十幾家廠商,最後特批才行。」

信息溝通不順暢也是需要重視的問題。由於國防部門要對武器裝備需求「保密」,軍品的需求部門和研發部門處於雙向不透明狀態,信息交換溝通渠道不固定,民營企業無法獲得軍品市場的需求信息,軍工部門也難以瞭解民營企業的情況。

瀋陽遠大集團是國家首批批准的建築幕牆甲級設計和一級施工企業,去年他們自主研發了一種集食廚、住宿、取暖、照明、洗浴於一體的移動房,既具有家庭住房的一般功能,又具有良好的隱蔽偽裝性能,頗受國外市場歡迎。他們很樂於將這種先進產品服務部隊,但苦於不知如何與軍方「聯姻」。

武漢盤古減振抗震緩衝技術有限公司的電磁流變流體智能主動防震減振技術,可應用於車輛的防震減振,但長期未被國防軍工所瞭解,後一偶然機會才被軍方發現並採用。

另外,企業「參軍」門檻過高、軍民通用標準不通用也是阻擋「民轉軍」的絆腳石。東北某民營橡膠廠,是東北民營企業參與軍工製造領域的代表。他們說,從最初的嵌入式行業軟件,到為航空航天提供各種橡膠產品,不少軍品是在計劃經濟時代定型的,軍方賦予的高新技術項目不多,軍品需求更新換代太慢。特別是目前軍民標準不統一,致使該企業承擔軍品任務後,與快速發展的民品標準不配套,影響了企業盈利能力。

環環相扣下的准入門檻

儘管民營資本的介入困難重重,但有足夠的市場容量,依然讓這些民營企業不願錯過走獨木橋的良機。

據公開資料顯示,近年國防支出中,人員生活保障費用、演習訓練等活動維持和裝備研製採購經費投入各佔三分之一比例。據此測算,2014年裝備訂單將近三千億,這比十年前翻了幾番。

更令民企振奮的是,中國海軍新一代護衛艦「蚌埠艦」贏得世人矚目。據報道,新一代護衛艦是統一招標並交付部隊使用的,具備承製資格的船廠公開競標並簽訂採購合同,大大加速了生產與交付的速度。這樣的公開競標採購模式如何推廣到更多領域中,成為民企渴盼看到的答案。

此前,《艦載武器》雜誌執行主編石宏這樣描述這個市場的容量,「解放軍大規模的換裝還沒有完全開始呢,市場就已經開始變大了。不管陸海空,裝備還很落後,都需要改進,每個軍種的裝備種類又是成千上萬」。

石宏稱,由於軍工的長期保密性,讓外界充滿了各種想像,加上西方軍品供應商的龐大規模,興起時間不算太長的民企和非公資本總害怕自己「拿雞蛋碰石頭」。目前的民企參與的環節其實不少,但主要是涉及後勤物品、材料供應、輕型車輛、無人機等,「後勤、輔助用品、被服防化和邊角的外包工作比較多」。

事實上,「隔行如隔山」,橫亙在民企與軍企之間的,還不僅僅是技術與資金。本刊記者從多處獲得的信息顯示:進入軍工,資本並不是核心條件。比如,去年中旬開始批量給軍測系統提供全站儀、GPS、RTK的南方測繪公司,註冊資本也只幾百萬元人民幣。

「註冊資本金並不是軍隊確定合作民企的重要條件。重要的是有自主創新,對知識產權的高度控制。此外性價比也是部隊看中的。它既要滿足要求,價格也要便宜,重點是後續服務高。」全國工商聯科技裝備業商會的一位人士透露:「保密性和各種認證是民企們獲得許可證的關鍵。獲得認證資質後,就要進行培訓、確定保密級別資質,然後再申請合作,並等待視查和審批。」

      責任編輯:連檣
總參發佈108項軍事需求招商 允民企參加      [2014-11-25]
「山西最年輕首富」資金鏈斷裂      [2014-11-17]
中央巡視組:村會計挪資金1.19億      [2014-11-14]
閩一民企老闆跑路 留下超6億債務      [2014-11-11]
成都高新區每年投入逾10億資金促科技創新      [2014-11-10]
中緬邊交會首日協約資金188.45億      [2014-11-04]
金管局憂資金流出香港      [2014-11-03]
金管局下周起提供日間人幣資金      [2014-11-03]
非法「佔中」資金 疑來自不可告人外部勢力      [2014-10-31]
日本環境大臣稱不會因政治資金辭職      [2014-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