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文匯網訊】「盧布已經崩盤,我們手裡的人民幣還安全嗎?」近來盧布的雪崩式貶值和人民幣匯率快速下滑的不期而遇,讓許多人發出了這樣的擔憂。
「 根本停不下來! 油價跌瘋了! 盧布算完了!」近日網上充斥著這樣的聲音。一直以硬漢形象示人的普京能控制俄羅斯的政治,然而面對盧布的不斷下滑,雖然想盡了辦法,卻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12月15日,美元兌盧布歷史首次突破60 大關,12月16日臨晨,俄羅斯央行意外宣佈大幅升息6.5%至17%,這也是一周來俄羅斯央行第二次宣佈加息,同時俄央行再次向市場拋售3.5億美元,但這些舉措依然未能阻止盧布自由落體的命運。幾小時後,受油價再度暴跌影響,俄羅斯盧布兌美元再度暴跌,盤中一度跌穿80,再創歷史新低,而今年初美元兌盧布僅為32.8。盧布已成為全球匯市中最為危險的貨幣。
盧布何以大幅下挫
不少人納悶,作為世界性大國,俄羅斯的貨幣怎麼會出現如此匪夷所思的斷崖式下跌呢?
最根本的原因在於,國際油價在過去4個月裡從110多美元降至50多美元,這是2009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值。華東師大國際金融研究所所長黃澤民接受本刊記者採訪時表示,俄羅斯是全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國,其石油及天然氣出口佔全部出口的75%,也占政府收入的一半。油價暴跌使得深度依賴能源出口的俄羅斯經濟雪上加霜。企業利潤被擠壓,固定資產投資減少,財政收入銳減,政府支出大打折扣,這又勢必會進一步惡化經濟。
然而屋漏偏逢連夜雨,如今的俄羅斯經濟還是受到烏克蘭危機的嚴重影響。實際上,自今年3月吞併克里米亞後,歐美等國家逐步聯合對俄實施制裁,目前制裁範圍已經擴大到能源、金融等關係國民經濟命脈的行業。西方國家實施的制裁措施導致俄羅斯的公司融資困難,強化了市場對俄羅斯經濟的悲觀預期,使得大量國際資本紛紛逃出俄羅斯,俄羅斯資產實際上早已被投資者拋棄。今年俄羅斯債券、股票的表現都比大多數新興市場國家差,最終導致盧布陷入多米諾骨牌效應。
因此彭博社預計俄羅斯2014年增長率可能僅為0.3%,這將是2008年金融危機後俄羅斯經濟表現最差的一年。糟糕的經濟表現,加上資本的自由流動,使得盧布貶值預期得以順利兌現。今年以來,俄央行已動用了300多億美元外匯對匯市進行緊急干預,但如果仍然不能阻止資本外流,俄羅斯外匯儲備將進一步減少,盧布將進一步貶值。
如果油價繼續下跌,俄聯邦政府將不得不重新調整財政預算,削減近年批准的經濟開發項目,短期內使得俄羅斯投資減少,長期內使其經濟缺乏增長動力。此外,俄羅斯有三分之一的消費品需要從國外進口,盧布貶值會增加進口商品的成本,導致其價格繼續上漲,從而發生輸入型通貨膨脹,引發民眾對政府的不滿。
黃澤民認為,眼下俄羅斯已經處於相當被動的狀態,俄羅斯經濟未來走向的主導權近乎完全交到了西方國家手裡。只要西方國家不停止制裁,油價依舊保持在低位,俄羅斯經濟就難以恢復,即便明年繼續保持目前的制裁程度,俄羅斯經濟要想從此輪打擊中恢復,也至少要等到2016~2017年。
由此看來,擺在普京面前的是一道非常艱難的選擇題:要麼繼續硬撐,試圖依靠俄羅斯自身力量逐漸恢復元氣;要麼向西方國家服軟低頭。對普京來說,這兩條道路都異常艱難。
會否殃及人民幣
盧布的崩盤自然也會對中國經濟產生影響,但民眾更大的擔憂不在於此,而在於盧布貶值是否只是推倒新興市場貨幣大貶值浪潮的第一塊多米諾骨牌,今後包括人民幣在內的許多新興國家的貨幣是否都將面臨大貶值的命運?
之所以網上會出現這樣的聲音,在於盧布瘋狂貶值的同時,人民幣匯率也一改此前6個月穩步升值的趨勢,在最近一個多月時間裡出現了明顯貶值。數據顯示,整個11 月份,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累計貶值0.51%;進入12月份,人民幣貶值勢頭還在進一步加速,12月8日,美元/人民幣收盤跌225點至6.1727,次日盤中更是失守6.20關口。然而弔詭的是,就在市場即期匯率節節敗退之時,央行發佈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卻再創9 個月新高。即期匯率和中間價的反向走勢被不少人解讀為:央行希望人民幣升值,而市場卻不買賬,央行在與市場力量的對抗中處於下風。其潛台詞是:中國央行正在失去對人民幣匯率的管控能力,人民幣有可能會迎來像盧布一樣的暴跌!
對於這種觀點,黃澤民教授並不以為然。他認為,近期人民幣即期匯率兌美元的貶值主要由以下幾個原因所造成。
首先,一國匯率變化與該國出口狀況的好壞有著最直接的聯繫,而近來出口不振是造成人民幣貶值壓力的直接原因。海關總署最新數據顯示,11月中國出口同比增長4.7%,較上月11.6%的增速大幅回落近7個百分點,創下7個月新低。加上11月PMI指數、PPI指數、CPI指數和進口數據等經濟指標均現放緩,而外匯局公佈的10月結售匯逆差1673億元人民幣,更是刷新了最低逆差額。這些數據的差強人意顯然對市場信心產生打擊。
與此同時,美國卻迎來了後QE時代,美國經濟的強勁增長,使市場對明年美國加息充滿預期,導致美元走勢日益堅挺。自年初以來,美元指數已上漲逾10%,國際資本從新興市場回流美國的趨勢逐漸增強。而在進入新常態後,我國今年經濟增長率卻在下行,導致央行在11月21日宣佈降息。中美兩國此消彼長之間,自然會導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貶值。
事實上,11月21日的降息正是此輪人民幣匯率下跌的一個重要導火索。一般來說,降息或者境內外利差的收窄會在一定程度上帶來匯率走弱的預期,而降息之後人民幣匯率變弱的趨勢逐漸明顯起來。
此外,美國最近放寬對華簽證,也在中國引發了一輪赴美游熱潮,國內消費者兌換美元的需求明顯增加。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美元走強。
當然,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近來盧布的大幅貶值和其他新興市場經濟波動、資本外逃等情況多少都會對我國產生傳染效應。隨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加速,人民幣不可能獨存於全球經濟冷暖之外,這也加速了人民幣的貶值。
黃澤民教授還指出,許多人沒有意識到,最近人民幣的貶值,其實也在央行的預料之內。今年3月17日匯改後,央行明確提出退出外匯市場的常態式干預,即希望更多由市場來決定對匯率的影響。正是由於央行有意退居二線,才使得上述這些市場因素導致人民幣出現了較大幅度的波動。
人民幣不會成為「盧布第二」
從更宏觀的角度看,中俄兩國目前所處的國情大不一樣,因此人民幣將來也不可能出現盧布式的崩潰局面。
首先,俄羅斯的外匯儲備6000億美元,但排除掉負債等因素,能短期動用的外匯儲備只有2000多億美元;而中國目前有將近4萬億美元的巨額外匯儲備,中國外匯儲備的護城河遠高於俄羅斯,應對市場風險的能力要強得多。
其次,中國的經濟結構也不同於俄羅斯。之所以此次盧布會大受油價下跌的拖累,就是因為俄羅斯經濟過度依賴石油出口,一旦原油價格暴跌,外匯儲備增長速度幾乎為零。然而俄羅斯卻還需要大量進口食品等生活必需品,這些進口需求都將大幅消耗其外匯儲備,俄羅斯經濟顯然無法承受。相比之下,中國已經是一個能源淨進口國,油價下跌導致進口石油的金額下降,反而使貿易順差大幅增長,有利於中國外匯儲備和GDP的增長,對老百姓來說也是一大福音。因此對中國來說,油價下跌反而是件好事。
第三,人民幣和盧布在全球貿易中的地位也不一樣。過去30多年,中國對外貿易迅猛增長,在全球範圍內建立了廣泛的貿易網絡,確立了「世界工廠」的地位。如果人民幣匯率暴跌,意味著中國商品將更加便宜,會進一步引發貿易不平衡,這顯然是全球主要國家無法接受的。相比而言,俄羅斯對世界貿易的貢獻要單一得多,就算世界沒有俄羅斯出口的石油,也可以從其他國家進口石油,所以盧布暴跌對俄羅斯以外國家和地區的影響要小得多。
最關鍵的一點是,如今俄羅斯外資出逃是由於擔憂西方國家對俄的制裁,屬於不可測的政治風險,而中國外資的出逃則是由於美國經濟向好導致的資本正常回流,屬於常規的經濟因素,兩者性質有本質上的不同。加上俄羅斯屬於資本自由流動的國家,而我國還存在資本外匯管制,就算全球資本都鐵了心出逃中國,也沒那麼容易做到。可見「盧布故事」,絕不可能在人民幣身上重演。
另外一個重要因素是,人民幣的大幅貶值顯然與我們正在大力推進的人民幣國際化進程背道而馳。因為假如匯率總是走弱,投資者持有人民幣的意願也較低。只有當一國貨幣匯率穩定並有走強的趨勢,即該貨幣的購買力穩定且有變強趨勢時,才會吸引更多的人願意持有人民幣。目前我國香港、台灣地區以及周邊一些國家居民喜歡持有人民幣就是因為看好人民幣未來的走勢。在目前階段,中國顯然不可能接受人民幣的大幅貶值。
人民幣何日再走強
既然人民幣不可能步盧布後塵,那人民幣的弱勢局面何時才能改變呢?對此,黃澤民教授認為,短期看,在市場各種因素擾動下,人民幣匯率可能會面臨暫時的向下壓力,但同時人民幣中間價逆勢走強,表明央行不會允許人民幣長期處於貶值狀態。無論是巨額外匯儲備還是存款準備金,都是央行對抗市場風險的有力武器,人民幣匯率的主動權依然掌握在中國政府手中。
中長期看,中國經濟增長態勢、對外經濟合作等利好因素,將對人民幣匯率長期走勢構成持續而有力的支撐。總之,即使人民幣大幅升值的階段已告結束,但受經濟基本面和增長潛力支撐,人民幣仍將是目前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強勢貨幣。
至於人民幣何時結束疲軟走勢,還得看美元匯率走強帶來的資金外流什麼時候能結束。畢竟美國經濟好轉意味著中國出口也將會回升,從而提高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進而重新對國際資本產生吸引力。一旦美元進入盤整期,這一輪人民幣匯率走弱可能就將接近尾聲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