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環球時報:外灘踩踏 除了追責還有什麼重要


http://news.wenweipo.com   [2015-01-04]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上海外灘嚴重踩踏事故造成的震動貫穿了整個新年。環球時報1月4日發表社評文章《外灘踩踏,除了追責還有什麼重要》。文章指出,要讓社會公共安全上一個新台階,我們必須做得更多。

文章強調,除了對這次重大事故進行追責外,我們還需要搞清楚事情發生的那些「必然原因」,不能簡單以為懲罰種種「偶然性因素」背後的責任人就是在解決問題。文章指出,除了加大當局的責任心,中國社會提高安全成本是必由之路。

全文如下:

上海外灘嚴重踩踏事故造成的震動貫穿了整個新年,它必將帶動中國全社會的一系列反思。由於上海是中國最發達的城市,出事地點又是象徵這座城市精華的窗口,這起事故對國人的觸動十分強烈。

一個人去上海外灘這個著名的景點欣賞夜景「有可能被踩死」,中國的城市管理尚無法完全排除這一不可思議的可能性,無論我們多麼生氣、憤怒,這個低概率事件都在新年到來之前的深夜突然成為事實。

回過頭看,我們可以清楚地發現那個夜晚上海市有關當局工作的疏漏,如果它們因為制度原因或者臨時性原因被僥倖堵上,或者現場群眾對可能出事的警惕性早幾分鐘覺醒,那麼悲劇就可能避免。

這起特大事故必將導致追責,對此用不著懷疑。與此同時,我們還需要搞清楚事情發生的那些「必然原因」,不能簡單以為懲罰種種「偶然性因素」背後的責任人就是在解決問題。

我們相信,如今不僅上海,全國各地對安全問題都已給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視。所有城市當局都知道如果發生惡性傷亡事故,將對官員們意味著什麼。但嚴重事故還是不斷發生,它們有著各自不盡相同的「偶然因素」。

現在反思上海的那個晚上,只要在外灘採取增加警力、臨時關閉地鐵站等措施,就能控制住局面。但這種清晰只有往後看時才會有。往前看,我們仍將是迷惘的,下一個週末或節日,是不是該把所有人多的地方都加倍佈置警力呢?除了上海,全國人多的地方是否都該採取加倍的臨時措施呢?踩踏避免了,火災隱患是否會增多呢?哈爾濱1月2日就發生了嚴重火災,導致5名消防員犧牲。

防患於未然比什麼都重要,但預防不僅枯燥,而且昂貴,在不出事的時候,它未必能得到社會真實的支持。在上海踩踏之前要通過治理體系節日裡正常的力量使用排除掉那些致命的隱患,那麼這個力量就需要有大幅增加。力量的增加會自動提升警惕性的密度和質量,當力量不足時,各種反思大多只能是「事後諸葛亮」。一個安全體系當然可以動員出非常態的警惕性,但社會安全取決於這個體系「鬆弛下來」的狀態。

我們都為上海外灘的踩踏事件震驚,但我們現在能相信未來這樣的悲劇在中國永不發生嗎?大概不能。我們願意讓中國的安全投入成倍增加嗎?比如讓上海、北京以及各地的警察數量都增加一倍以上,達到世界每10萬人口擁有警察的平均數,還有全國各地普遍開展個人安全知識教育,所有旅遊景點強制限制客流,更嚴格地執行防範火災標準,火車汽車春運期間都嚴禁超員載客,等等,我們都很願意嗎?

這些全都要增加成本,我們當中的很多人大概會猶豫,甚至直接反對。而如果不做這一切,我們就是在「縱容」下一次重大事故的發生。

常言說智者千慮終有一失,要避免公共安全的這一失,除了加大當局的責任心,中國社會提高安全成本是必由之路。客觀而言,中國各地政府問題重重,但對安全的警覺和責任心這些年都大幅提高,相對做得還是不錯的,上海更不能說是其中差的。要讓社會公共安全上一個新台階,就不能只在鞭策政府上打轉,我們必須做得更多。

安全是發達社會的重要標誌,它應當成為未來中國社會運行的主軸之一。它有一些冷峻的客觀規律,而遠非只取決於我們的主觀態度。那些客觀規律所涉及的領域將是我們未來提高中國社會公共安全的主戰場。

      責任編輯:紫荊
上海各區縣緊急取消大規模聚集活動      [2015-01-03]
親歷者斷言上海踩踏事件系人禍      [2015-01-03]
上海踩踏事件36名遇難者名單公佈      [2015-01-03]
上海各區縣緊急叫停大型活動      [2015-01-03]
媒體十問「上海外灘踩踏」      [2015-01-02]
新華社三問上海踩踏事故:管理部門難辭其咎      [2015-01-02]
習近平:抓緊調查上海踩踏事件原因      [2015-01-02]
外灘踩踏事件拷問公共安全機制      [2015-01-02]
上海民眾自發為踩踏事故遇難者獻花      [2015-01-02]
習近平:抓緊調查上海踩踏事件原因 汲取教訓      [2015-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