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榆林窟第29窟中,西夏時期的壁畫《玄奘取經圖》。本網記者 魏占興 攝 【文匯網訊】(記者王岳、魏占興 瓜州報道) 「作為敦煌莫高窟的『姊妹窟』,榆林窟第29窟的西夏壁畫《玄奘取經圖》中,歷史上最早呈現了玄奘弟子『孫悟空』——石磐陀的猴像造型,比吳承恩的《西遊記》小說早300餘年。」 甘肅省瓜州縣文物局局長李宏偉22日於考察現場告訴記者。
與坐西向東的莫高窟不同,位於瓜州縣的榆林窟則是坐東向西,兩窟相距約190公里,面對面遙相呼應,石窟壁畫及雕刻的藝術特色互為補充。
據李宏偉介紹,瓜州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要一站,如《玄奘傳》載,從瓜州城「北行五十餘里……上置玉門關,路必由之,即西境之襟喉也。」這也是玄奘西行取經路上最為艱難的路段。於是玄奘在當地寺廟講經說法一月有餘,期間胡人石磐陀受其感化,拜其為師,並贈識西途老赤馬,助其夜渡葫蘆河,西出玉門關。由於石磐陀臉上佈滿了胡人所特有的濃密鬚髮,在壁畫中頗似猴像,故而有了《西遊記》中「猴王」形象。
「榆林窟更重要的價值在於其彌補了敦煌莫高窟西夏壁畫的不足。」李宏偉說,榆林窟壁畫藝術是敦煌石窟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佛教思想、壁畫內容、表現形式等方面,均與莫高窟一致,甚至有些精美壁畫的完好程度是莫高窟同時期作品所不及的,在中國晚期石窟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瓜州縣委宣傳部長武志鋒表示,榆林窟壁畫中呈現出的藝術門類眾多,諸如人物肖像畫、風景畫、圖案畫和建築畫等,都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其中的樂舞形象是中國古代樂舞研究的珍貴圖像資料。榆林窟的晚期壁畫藝術成就極高,在中國同期石窟中佔有重要地位,同時為回鶻、西夏及藏傳佛教藝術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在榆林窟,我看到了洞窟文化最原始,最天然的狀態,帶著一顆最真實的朝聖心來禮佛,感受壁畫藝術的熏陶!」絲綢之路雜誌主編馮玉雷參觀後感歎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