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習近平攜妻女回延安拜年


http://news.wenweipo.com   [2015-02-13]    我要評論
       

彭麗媛也一併同行。

【文匯網訊】今天上午11時許,習近平、彭麗媛夫婦攜女兒回到了曾經插隊的延安梁家河,向梁家河父老鄉親提前拜年。

據鳳凰網報道,原延川縣交警大隊副隊長王憲平透露,習近平彭麗媛夫婦與女兒,上午11時左右來到梁家河,向父老鄉親拜年、慰問。習近平參觀了梁家河展館、來到山上看村裡種植的果樹,並來到曾經住過的窯洞參觀。

王憲平說,參觀中,習近平說,當年自己來梁家河插隊什麼也不會,鄉親們教會他幹活、做飯。他提前來給父老鄉親拜年,還給梁家河鄉親帶了慰問品。

據媒體此前採訪多位親歷者,還原習近平當年插隊經歷。後附詳文:

知情者憶習近平在延安梁家河的7年插隊生活

1969至1975年,習近平在陝西延川縣文安驛公社梁家河大隊,度過了七年艱苦的上山下鄉生活,住窯洞,睡土炕,吃玉米糰子,打壩挑糞,建沼氣,在這裡入黨,當選大隊黨支部書記,並被推薦入讀清華大學。

2012年9月上旬,記者來到延安、延川、梁家河,走訪多位親歷者,還原習近平這段經歷。

帶了滿滿一箱子書

習近平9歲那年,身為國務院副總理的父親習仲勳遭受政治迫害,開始了長達16年被審查、關押、批鬥、下放的歲月。文化大革命爆發後,因不甘忍受欺負,得罪了造反派,習近平作為「黑幫」家屬被揪出,差一點進少管所。

1968年底,毛澤東發出指示,「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很有必要」,北京形成上山下鄉運動高潮,習近平報名參加。

1969年1月,習近平搭乘知青專列,從北京駛向陝北,這一年他還不到16歲。一天一夜後,火車到達銅川站,習近平又換乘汽車到延川。「全是土路,一輛接一輛汽車行駛在陝北的塬上,揚起了漫天的黃塵,人人都是灰頭土臉」,北京知青吳乃華在《我的知青歲月》中描述說,放眼望去一路都是大黃饅頭樣的土山。

記者從延安搭乘小巴到延川,走了近兩個小時,兩邊全是山,一條裹挾著黃土的河流蜿蜒而過,偶爾見到一排排窯洞。梁家河就在這樣的山溝裡,距文安驛鎮約10里路。1969年冬天,習近平和另外14個軍隊幹部子弟就是沿著山路步行到梁家河大隊的。不少梁家河村民對記者說,印象最深的是習近平帶了滿滿一箱子書,所有知青裡他的行李最重。

建成陝西第一口沼氣

當地司機將記者帶入梁家河,一下車,首先看到一塊石碑,上面寫著「陝西省第一口沼氣」,牆上有一幅宣傳畫,正是以習近平帶領村民建沼氣為原型繪製,兩邊寫著「艱苦奮鬥、自力更生」。

1974年1月,時任梁家河大隊黨支部書記的習近平,在《人民日報》上看到介紹四川利用沼氣的報道後,找到北京支延幹部張之森,談了想在梁家河試驗沼氣的想法。時任延川縣委書記申昜主持縣委常委會研究後,決定派習近平等6人前往四川學習。1974年7月,習近平帶領梁家河村民建成的第一口沼氣池產氣點火,這也是陝西省第一口沼氣池。這項經驗後來在延川全縣推廣,解決了農民做飯、照明和施肥問題。直至今日,梁家河仍有村民在使用沼氣。

正是建沼氣一事,讓此前名不見經傳的習近平在全縣知青中為人熟知。今天延川縣城大橋上,還有習近平建沼氣事跡的宣傳畫。

2010年10月,申昜在延安幹部學院作題為《擔任23年縣委書記的感受》報告時,提到了這段往事,並稱在「上級叫幹啥就幹啥,上級叫咋干就咋干」的年代,延川在大建沼氣這件事上體現了一點自主創新精神。

30多年後,習近平將這項經驗帶到了浙江淳安縣下姜村,並笑言自己是建沼氣的「專業戶」。

所住窯洞有專人看護

記者走進沼氣池旁的一戶人家,這裡恰好是習近平入黨介紹人、梁家河原大隊黨支部書記梁玉明家。梁玉明兒媳說,她公公今年71歲,已經退休,在延安居住。她家的窯洞裡擺著一張梁玉明與習近平2009年在延安的合影。

梁玉明家隔壁就是習近平曾經住過的窯洞。這一排五孔窯洞,是1970年大隊修建的,每孔窯洞門上都有一個五角星,正中還題有「為人民服務」字樣,兩側豎讀8個字「自力更生、奮發圖強」。窯洞保存較好,梁家河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窯洞被兩戶村民買了下來。

習近平住過的窯洞是張侯娃家的1號窯洞,最初和他一起住的還有雷平生等其他5名北京知青,習近平住在這裡的時間最長。梁家河一位村民向記者透露,目前,習近平住過的這個窯洞被鎮政府花錢租了下來,並派專人看護。

窯洞的大門緊閉,門前的院子裡除了兩把笤帚和一個盆,再無其他。牆上掛著苞谷和干辣椒。據參觀過窯洞的梁家河村民石先生介紹,窯洞裡有習近平睡過的土炕、當時的照片、用過的鋤頭、吃飯的碗、以及當大隊書記時用的擴音器。

2005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在接受延安電視台《我是延安人》專訪時,講述自己當年插隊的經歷,說要過五關:跳蚤關、飲食關、生活關、勞動關、思想關。他說被跳蚤整得痛不欲生,「我皮膚過敏,跳蚤一咬就起水泡,水泡破了就是膿包,全身長瘡」,為了治住跳蚤,只得把六六粉撒到床單上睡覺,硬抗了三年沒事了。有一年弟弟習遠平去梁家河看他,習近平還特意叮囑弟弟不要告訴母親。

幹活賣力、能吃苦

在梁家河後村,記者遇見梁家河村民鞏政榮,問起習近平,他指著路邊的一塊玉米地說,「這就是習近平當年打壩打出來的」。除了這塊地,梁家河還有一塊面積35000平方米的水壩,也是習近平任梁家河黨支書時帶領社員打的,當地命名為知青大壩。

梁玉明兒子印象最深的就是習近平打壩,「手上磨得都是泡,沒聽他叫過苦」。鞏政榮記得,大冬天在厚厚的冰面上,習近平穿著雨鞋去打壩。梁家河人、後任延川縣交警大隊副隊長的王憲平回憶,「以前大家都在支溝裡打壩,不敢在正溝裡打,怕雨水把壩衝垮,習近平就敢帶領大家在正溝裡打壩,進而為梁家河建了更多良田」。

時任梁家河一隊隊長的石玉興老人告訴記者,剛開始的時候,北京娃娃幹活並不行,不習慣山地,爬一個山峁峁就累得不行。習近平2000年接受《中華兒女》專訪時也曾透露,自己年齡小,開始幹活很隨意,還曾臨陣脫逃回過北京。

經過家人勸說,逃回北京的習近平很快又回到了陝北,此後一直呆到1975年。打壩、挑糞、修路、上山開荒、收莊稼,習近平什麼都干,當上大隊支書後,更是帶頭干重活。「做村裡的領導不容易,都是靠自己幹活得來的」,鞏政榮回憶,習近平幹活賣力、能吃苦,男女老少無形中就尊敬他了。

習近平2003年接受中央電視台《東方之子》專訪時,回憶了那段歲月:「一年365天,除了生病,幾乎沒有歇著。下雨颳風在窯洞裡鍘草,晚上跟著看牲口,還要去放羊,什麼活都干,到後來扛200斤麥子,十里山路不換肩。」

愛看書影響農家孩子

北京知識青年到梁家河這個偏僻的山村,對社員來說是頭一次。鞏政榮比習近平小6歲,第一次見到習近平這些北京來的人,想都不敢想,「人家畢竟是知識青年,一個高幹的兒子,說的每一句話都不一樣,還到農村來幹活」?

習近平給鞏政榮剃過頭,教他學「蛤蟆式」泳姿(蛙泳)。鞏政榮弟兄8個,家裡條件不好,習近平還把自己的鞋子送給他,「雖然有些破,但對我來說是好鞋」。

1975年,習近平被推薦上清華大學。臨走,隊裡幾個同齡人去送他,鞏政榮那時上初中,在路邊打掃衛生勤工儉學,習近平看到他就停下來,拍拍他的肩膀,叫著他的小名「容輝,好好學習」。儘管鞏政榮家祖祖輩輩在梁家河種地,他卻成為那個年代為數不多的高中生。

鞏政榮後來在家裡還發現一本習近平贈給他哥哥的書,書上寫著一首小詩:暴風雨中見雄鷹,暮色蒼茫看青松,革命烈火試真金,平凡小事出英雄。

石玉興老人印象裡,習近平話不多,農閒時,就拿著書看。習近平帶了一箱子書,隊裡的年輕人就喜歡聚到他的窯洞,聽他講外面的事情,找他借書。

武輝比習近平小一歲,沒事就跑到他的窯洞去,在那裡接觸到了《水滸傳》、《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靜靜的頓河》等中外名著,「一開始不敢跟他們借書,就跑到他們窯洞裡看,後來越來越熟,他們就說你拿去,拿到家裡去看」。武輝告訴記者,幾個知青中,他跟習近平看書學習最多。武輝後來成為一名教師。

先後寫了10份入黨申請書

9月6日,延川縣下起了大雨,武輝在家裡向記者講述了習近平在梁家河不為人知的坎坷。

1971年,武輝去教書,王憲平調到關莊公社任團委書記,與習近平一起來的大多知青也都參軍了,留下的人越來越少。習近平這樣家庭背景的人只能在梁家河繼續勞動,此時他的父親習仲勳正在北京衛戍軍區被監護。「他那時候也孤獨,六七十年代的農村,你想都想不到,沒有文化生活,一天到晚就是幹活,早出晚歸,晚上回來就是看些書,坐一塊聊天。」武輝說,也就是這個時期,他與習近平的接觸開始多起來,談古今中外,也聊當地風俗。

1973年,許多大學開始招生,武輝和他一起去縣裡考試,習近平的目標是清華大學。但當時是考試加推薦,家庭成分和背景就很關鍵,要根正苗紅。為此,習近平母親齊心還專程趕到延安,找到時任延安地區知青辦主任高明池,希望習仲勳的問題不要影響子女。延安這邊的問題解決了,但當時的清華由文革紅人遲群、謝靜宜掌管,清華這一關被卡了。

那一年,武輝也沒上成大學,回來後一直灰心喪氣,兩三個月才緩過來,「因為受他們(知青)的影響,很想出去的,想學習,到外面去看看。我們生下來就在那個山溝溝裡,小車都沒見過,天空偶然看見飛機,高興得不行」。

武輝覺著,習近平當時也很失落,但他不說,「他很少說自己痛苦的事,他心裡有啥事就不多說話,有了委屈也不說,我們一塊很少有痛苦的時候」。武輝告訴記者,也是從那時候起,習近平下了決心,要留下好好幹。已年屆八旬的高明池在病床上也向記者證實了這一點,「這個娃娃,上進心大,決心大,頭一回受那麼大打擊,決定不走了,要憑自己的本事,給地方做出成績」。

因為家庭背景,習近平入團、入黨、當上村支書,每一步走得都不容易。「當時大家都躲著『反壞右』,村鎮沒人敢決定習近平到底能不能入黨。」王憲平說。

習近平先後寫過8份入團申請書、10份入黨申請書,公社都不敢批,認為他沒有劃清界限。習近平接受《中華兒女》專訪時追憶起這段經歷時說:「我那時候已沒有一些人那種淒苦之感,或者是一種自卑之感,只是一個感覺,就是黨內、團內好人越多,壞人會越少,不入白不入,除非你不讓我入。」

習近平的入黨問題,最後被提到縣委常委會上,由當時的縣委書記申昜拍板批准。曾在延川插隊的北京知青丁愛迪在一篇名為《陝北十年,那抹不去的回憶》一文中提到,他曾聽到申昜與文安驛公社書記白光星的談話:「白書記,人家近平在你們那裡表現得不錯,幾年了怎麼也在那裡攔住不讓入黨?這是我們陝北的孩子,我今天就請你來給我說說理由。」申昜說:「他爸爸的結論在哪兒?沒有。不能因此影響他入黨。」

1974年1月,習近平終於入黨,並很快當選梁家河大隊黨支部書記。「習近平那時的年紀,生活上要自立,語言上要交流,勞動上要吃苦」,武輝認為毛主席那句「知識青年到農村去可以大有作為」這句話,在習近平那裡得到了最好的體現。

最後一個離開梁家河的知青

1975年,清華大學有兩個名額在延安地區,其中延川縣有一個。習近平三個志願全填了清華,延川縣委也推薦他上清華。此時的習近平因為建沼氣已經是延安地區的先進知青,地區順利通過,但清華招生辦的人卻不敢做主,請示校領導。恰巧那時正刮所謂「右傾翻案風」,遲群、謝靜宜都不在清華,清華當時的負責人劉冰做主說可以來。此時,習近平父親被下放到洛陽耐火材料廠,廠裡開了個土證明:「習仲勳同志屬人民內部矛盾,不影響子女升學就業。」習近平如願走進清華。

1975年,習近平成為最後一個離開梁家河的知青,他在這裡度過7年時光。村裡幾個同齡人一路送他到縣裡,合影留念。這張照片現在在梁家河村委會和部分村民家都能見到。

臨走前,習近平專程去老縣委書記申昜家裡告別,申昜的老伴做了一碗家裡只有在過年時才能吃上的紅燒肉款待他。9月7日,記者在延安見到了申昜的兒子申延生,他講述了申昜對習近平的叮囑:「第一,回北京路過洛陽,先去看一下你父親,向他報告這個好消息。第二,告訴你父親,這個縣委書記和你一樣,也是南梁的後代,我相信南梁的人不會反黨,你父親不會反黨。(申昜的父親申世梁和他的另外兩位叔父都是習仲勳、劉志丹等老一輩革命家創建的南梁陝甘邊蘇維埃革命根據地的紅軍,並先後犧牲在了戰場上)。第三,我不送(推薦)你上大學,心裡過不去,對不住南梁人!」申延生說至此處,數次哽咽。

習近平離開延川後,一直與申昜一家保持著聯繫,逢年過節不忘寄賀卡、打電話、捎禮物。習近平在寧德、廈門、福州及福建、浙江等地工作期間,多次邀請申昜和子女前去,並在家裡設宴。2001年1月申延生陪同父親一起去福建,習近平重提申昜當年叮囑,還念念不忘申昜老伴給他做的紅燒肉。2011年,申昜去世,時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致電慰問並敬獻花圈,「申昜同志永垂不巧,習近平敬挽」。

位高不忘梁家河

記者在梁家河村委會見到了習近平2007年、2009年和2011年寫給梁家河村委會的信,稱自己雖已離開梁家河30年,但始終不曾忘記在梁家河度過的難忘的7年,始終不曾忘記那片曾經勞動、生活過的土地和朝夕相處的鄉親們。

1993年,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的習近平回到梁家河,看望鄉親。據梁玉明兒媳講,村上說給他做些好吃的飯,他不讓,說吃煮苞谷就行了,後來拗不過吃了一頓當地家常飯抿尖兒。武輝記得,那一次回來,習近平還給家庭困難的人家五百元錢。

武輝告訴記者,村裡的老鄉有困難找他,他都會幫助。習近平擔任福建領導時,梁家河村民呂侯生給習近平寫信,說自己的腿出了問題,習近平讓他到福建,自己花錢給他治病。「只要寫信他就回復,咱也知道他忙,我們之間就是君子之交。」武輝2000年去福建,被習近平請到家裡吃飯,習近平妻子彭麗媛親自下廚,「她也很愛農村人,盡量考慮我們陝北這邊的口味」。

2009年,習近平到西安參加會議,抽空回了一趟延安,他親自寫下9個人的名字讓秘書邀請,有申昜、梁玉明、王憲平、武輝等,而王憲平和武輝,習近平直接寫的是小名「黑子」「鐵鎖」。讓王憲平感動的是,習近平在拉話中還特意詢問他母親的身體,記得他妻子的名字「秀姑」。

7年上山下鄉生活影響至深,習近平在自述文章《我的上山下鄉經歷》中,稱最大的收穫有兩點:「一是讓我懂得了什麼叫實際,什麼叫實事求是,什麼叫群眾。這是我獲益終生的東西。二是培養了我的自信心。」他還寫道:「基層的艱苦生活,能夠磨煉一個人的意志。而後無論遇到什麼困難,只要想起在那艱難困苦的條件下還能幹事,就有一股遇到任何事情都勇於挑戰的勇氣,什麼事情都不信邪,都能處驚不變,克難而進。」

      責任編輯:ShelleyPang
網民徵集春聯送習近平 點贊反腐、改革、法治      [2015-02-16]
習大大回延安傳遞什麼信號?      [2015-02-16]
習近平手持「三陽開泰」剪紙向全國人民拜年      [2015-02-16]
習近平登上西安古城牆 同市民交流      [2015-02-15]
習近平現身西安社區 向市民拜年      [2015-02-15]
習近平年前回延安有何深意      [2015-02-14]
梁家河老支書:習近平收了三雙鞋墊      [2015-02-14]
習近平在入黨介紹人家中吃午飯      [2015-02-14]
時隔47年 習近平重回梁家河      [2015-02-14]
習近平介紹彭麗媛:這是我的婆姨      [2015-02-14]